如何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壹)企業經營者安全意識淡薄,沒有把安全生產放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來認識。在有些企業中,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領導者、組織者、決策者的企業主要負責人偏重經濟效益,對安全生產所產生的社會效益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重生產輕安全,重利潤輕安全投入,把安全與生產對立起來,這是目前企業在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方面存在的最根本的問題。
(二)企業安全責任履行不到位,特別是安全投入方面有較大不足。許多企業只從短期經濟利益考慮,安全投入不足,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如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生產設備陳舊老化、本質安全度低等現象仍在不少企業普遍存在。
(三)企業安全基礎工作不紮實,安全管理不到位。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從這幾年發生的安全生產死亡事故中我們發現,不少企業的安全管理基礎工作仍然有很多的欠缺。安全管理人員配備不到位、安全管理機構形同虛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缺乏落實等,這些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導致了企業員工的三級安全培訓流於形式、職工違章作業現象時有發生。大量的事故案例表明,企業只有抓好安全基礎管理工作,才能真正步入安全發展的正軌。
安全生產,主體在企業,因此,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應該是壹個很重要的課題,那麽,企業如何才能更好的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呢?我總結了壹下,具體應該做到以下“五抓”。
壹、抓建章立制,提高企業基礎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是企業開展安全管理工作、規範職工安全行為的重要前提和保證。企業應該結合實際,進壹步健全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在規章制度健全的同時,要建立相應的配套落實措施,加強檢查,嚴格考核,落實獎懲,確保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提高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
二、抓設施完善,提高企業本質安全度。企業要按照國家或行業安全標準規範要求,加大安全投入,添置、完善工作場所、生產設備、電氣裝置等方面的安全防護設施,為職工提供壹個安全的生產作業環境。嚴格執行安全“三同時”制度,確保安全設施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杜絕先天性隱患,從源頭上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同時要抓好企業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對發現的隱患及時進行整改,防患於未然。
三、抓教育培訓,提高企業全員安全素質。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是提高廣大職工群眾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的有效途徑。在廣泛、深入地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對廣大職工的在職安全技術培訓。今年,我們海門安監局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文化建設,並且正在著手準備創辦海門網上安全學校,擬聘請大學教授、省、市安監局領導、行業專家進行網上授課,為企業員工的在職安全技術培訓提供壹個良好的平臺,通過網絡培訓,力爭使每壹位員工都受到有針對性的教育,切實提高每壹位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
四、抓標準化建設,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企業要做到安全生產,涉及到人、機、料、法、環境和時間等多項因素,達到了這些要素的和諧統壹和有效控制,就成為壹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目前國家安監總局大力提倡開展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就是在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間裏,通過有效的制度和辦法,使人的行為與各種要素達到和諧統壹,以確保安全。今年我們安監局深入開展安全標準化創建工作,從從業人員基本條件、應急管理、主要負責人安全履職、專家安全檢查、“星級安全班組”創建等多方面進行了規範化指導,督促加大標準化建設力度,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五、抓應急救援,提高企業應急處置能力。2010年春節過後發生的響水縣“萬人大逃亡”事件令人記憶猶新,壹句化工廠發生泄漏並且即將要爆炸的謠言,導致了響水“新春萬人大逃亡”,引起了國內眾多媒體的關註,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這個,就是我們遇到的新的課題,我們海門的化工園區遇到這樣的問題怎麽辦?我們的企業怎麽做?我們主管部門怎麽做?地方政府又需要做些什麽?為此,今年我們海門安監局全力打造的十個層面十四項創新工程中有壹項就是要創新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我們開展了危險化學品等行業的桌面演練和危險化學品“不告知”演練,進壹步加深了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成員單位對事故應急響應流程及職責認識,檢驗在響應等關鍵環節的協調配合能力,解決了“預案和現場處置兩層皮”的問題,從而進壹步規範應急處置程序,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同時,督促各企業進壹步完善各自企業的應急救援預案,根據新形勢下的新要求、出現的新情況設置應急科目,從實戰出發組織進行應急救援演練,督促企業加快應急隊伍建設步伐,並且不斷提高其快速反應、協調作戰和應急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