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服的讀音
袞服的讀音:gǔn fú。
擴展資料:
袞服也指袞冕,是指的袞衣和冕,是中國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禮服和禮冠,是皇帝等王公貴族在祭天地、宗廟等重大慶典活動時穿戴用的正式服裝。《周禮》中即有關於袞冕的記載,從西周到明朝滅亡延續兩千余年。各朝細節略有不同,大體樣式不變,在清朝入關剃發易服之後消亡。
史料最詳細完備的是明朝的袞冕。明洪武十六年定袞冕制度,明代袞冕是歷代以來唯壹在文獻、圖樣、繪畫和出土實物幾個方面都有詳細資料存世的皇帝大禮服。袞冕還有比喻“登朝入仕”的意思。
民族歷史
袞冕的形制基本承襲古制,在圓柱形帽卷上端覆蓋廣壹尺二寸、長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綖板前圓後方,用皂紗裱裹。綖板前後各有12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根穿五彩玉珠12顆,每顆間距壹寸。
綖板左右懸紅絲繩為纓,纓上掛黃玉,垂於兩耳之旁,叫作蘣纊充耳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紗,裏裱朱色紗做成。帽卷兩側有紐孔(戴時用玉簪穿過紐孔把冕固定在頭頂的發髻上),下端有武(即帽圈),紐孔和武都用金片鑲成。
與此配套的袞服,據《明史·輿服誌》記載,由玄衣、黃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配成。據永樂三年的定制,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彜紋,領、褾(袖端)、襈(衣襟側邊)、裾(衣襟底邊)都是本色。
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前三幅、後四幅,腰部有襞積(褶襇),綼(裳的側邊),褐(裳的底邊)都是本色,腰以下前後不縫合。中單以素紗制作,青色領、褾、裾,領上織黻紋13,蔽膝與裳同色,織藻、粉米、黼、黻各2,本色邊。
另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和小綬,玉鉤、玉佩,金鉤、玉環及赤色襪、舄,但《三才圖會》的附圖與此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