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未來戰士,穿著“空調”作戰?

未來戰士,穿著“空調”作戰?

近幾年來,每當冬天到來,華中地區的孩子們總是期待著大雪,然而現在的雪沒有以前下得大了,現在的冬天也沒有以前冷了,這預示著全球氣候的變暖。

全球變暖是由於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而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從第壹次工業革命以後,人們開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據《科學》雜誌報告:與100年前相比,非洲大陸平均氣溫上升0.5攝氏度,某些局部地區上升更多,如肯尼亞部分地區在過去20年裏,氣溫上升3.5攝氏度。從目前趨勢看,全球平均氣溫在未來50年內將升高2攝氏度到3攝氏度。如果真的這樣,我們的夏天將更為炎熱,國防戰士們的生活將更艱苦,特別是南海的戰士們。

士兵作戰或者行軍,因身負背包、穿防護服等阻礙了熱量散失,然而溫度太高會使體能消耗過快,從而影響戰鬥力;另外經過測試表明:人體溫度過高會使大量血液流向皮膚散熱,而影響判斷力。那麽,如何通過改善單兵裝備來提升士兵在高溫環境下的戰鬥力呢?

這是多年以來,世界各國都特別關註和研究的問題。由此針對單兵便攜式的降溫系統,軍事科研人員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據資料記載:1989年,美國海軍艦船上的水兵為了降溫而采用了在前後兜裏裝滿冰水的降溫方法。將軟管縫在背心裏,用水泵使冷水在軟管中循環,達到降溫的目的。這個系統可以使大約2升冰水循環,冷卻時間可持續35~45分鐘,由於制冷時間太短,沒有被廣泛應用。後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材料科學的發展,出現了很多新型降溫服。主要分為四類:冷水循環式降溫服,用特殊纖維材料制造的降溫服,鼓風降溫服,快速熱交換降溫服。

先說壹說冷水循環式降溫服,現在,由此原理制成的降溫背心在各方面比過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背心上布滿塑料管道,便於冷液流動循環,制冷系統為背包款式,裏面有馬達、電池、泵閥以及作為冷源的冰袋,還特別添加了控溫裝置。使用時只要在制冷系統的冰袋中放入冰塊,或者向冰袋灌入水,放入冰箱,冷凍成冰就能提供冷源了。開啟後,制冷系統將冰水源源不斷地打入背心的管道中,使其循環,並通過控溫裝置使打入背心的冰水壹直保持在設置好的溫度。可選擇的溫度有15 攝氏度、18 攝氏度、20 攝氏度以及25攝氏度。制冷時間也有很大提升,能長達5~6小時。更方便的是它還能提供可飲用冰水,這樣,戰士們就可以在炎熱的野外喝冰水降溫了。同時,該裝備還減輕了重量,不提供飲用冰水時的重量為1.5公斤,提供飲用冰水時的重量為4.5公斤,通過這種方式來減少戰士們的負擔。但是,由於循環管道由塑料制成,在嚴酷的作戰環境下有可能被鋒利的物品劃破,導致內部的冰水流出,使其失去制冷功能。

溫度太高和濕度太大都會使人感到不適,而軍人在酷熱的環境下作戰,身著盔甲,武器,會出很多汗,皮膚表面的濕度很大,而衣服裏的汗又很難蒸發,會使戰士的身體不適,甚至中暑。而有了下面這些降溫服,事情就沒有這麽麻煩啦!

科學家們通過改造纖維來增加纖維的導熱能力、吸水能力及傳遞能力,用這些纖維制成軍用衣物,使得衣服的散熱能力大大提高,從而達到制冷的效果。通過在化學纖維內混合金屬粉末後形成塗層,由於鐵(Fe)、銅(Cu)、鋁(Al)、鋅(Zn)這些金屬的熱傳導效率要高於纖維,這種纖維會有很好的導熱性,能將人體產生的熱以更快的速度傳導出去,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還有壹種纖維叫異形纖維織,因為它們的截面大多不是天然纖維的圓形,而是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多邊形的截面使得它的表面積更大,提高了纖維對水、汽的吸收及傳遞能力,從而提高織物散濕、散熱的能力。人穿著用這樣的纖維制成的衣服會感到更加舒適。更神奇的是,還有自動調溫的纖維。西方國家正在研制用自動調溫的化學纖維制成的軍服,它對周圍的溫度反應特別敏感,可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使軍服內形成壹個小氣候環境。酷暑季節,調溫纖維自行收縮,使編織物的孔眼張開而通風透氣,大大地提高軍服的散熱能力;寒冬臘月,調溫纖維又可自行膨脹,使編織物的孔眼閉合而阻止空氣流通,從而提高軍服的保暖能力。

除了這些,還有紫外線和熱屏蔽纖維,能起到屏蔽紫外線和部分紅外線的作用,從而防止體表溫度升高。除此之外,在內衣中運用壹些新型功能材料還可以達到抑制細菌繁殖的作用。如我國南沙守礁部隊的專用軍服,其中,內衣褲和護膝應用了多種新型功能纖維,能有效克服因高溫、高濕環境引發的細菌增殖對守礁官兵的健康帶來的危害。

由 “美國陸軍士兵系統研究中心 ”開發的攔截者風冷式戰術背心采用蜂窩狀結構,並通過電動換氣扇促進空氣在防護服和皮膚之間的空隙中流通,從而達到制冷和輔助排汗的效果。據了解,該產品在配發美軍試穿後,根據反饋意見,設計者對其進行改進,包括采用兼容性更好的電池,減輕引擎重量,降低風扇噪音等。想必在不久的將來,這種降溫背心的性能將越來越高,人穿著的舒適感將越來越好。

接下來,讓我們看壹看更有科技感的降溫設備——快速熱交換技術降溫戰靴。像上面這些傳統降溫方法的降溫效果都不明顯,只能使體表溫度暫時下降,卻退不了“內火”,對內部器官無濟於事,而內部器官溫度太高會造成功能紊亂,影響戰士的作戰能力和身體健康。

斯坦福大學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找到壹種能夠使人體“從裏涼到外”的方法。它被稱為“快速熱交換技術”,是按照哺乳動物的體溫調節規律開發出來的。該系統形狀像個咖啡壺,裏面有個冰冷的錐形鋼板。使用者將手伸進去,握住並扳動金屬板,將真空裝置啟動。冰冷的金屬板可以使手掌上的血管迅速變冷,真空裝置通過減小手掌周圍的氣壓來增加流向手掌的血液。冷卻的血液循環回體內,就可以使全身的血液降溫,這樣可以減少熱量的散發,從而降低體能的消耗。實驗表明,“快速熱交換技術”系統能在10分鐘內將人體的體溫從40攝氏度降到正常值,如果自然冷卻,這壹過程則需要30分鐘。“高級研究計劃局”正與的發明者密切合作,積極利用這壹原理研制“降溫戰靴”。將來,戰士們穿著這雙鞋會有“腳下清風生”的感覺。

可喜可賀的是,現在,已經有壹些“冰背心”進入民用市場,主要運用在運動會上,如2008年6月,中國足球國家隊在多哈挑戰卡塔爾隊時,為了應對多哈地區的高溫,國家隊隊員配備上了循環式“冰背心”來抵禦高溫和迅速恢復體力。除此應用外,壹些交警配備了鼓風式降溫背心來抵禦夏日戶外的高溫。

當然,也有壹些降溫裝置還沒有走進我們的生活,就像“降溫戰靴”還在研制當中,要將制冷裝置、真空裝置和供電電池都安裝在壹個不是很大的靴子內是壹件較為困難的事,同時如何通過增加電池容量來增加工作時間也是壹個比較大的困難。但是,我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美好的設想壹定會實現,沒準兒我們還能用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