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石康的小說《晃晃悠悠》中,“阿萊”是否在現實生活中真有其人?

石康的小說《晃晃悠悠》中,“阿萊”是否在現實生活中真有其人?

分類: 文化/藝術 >> 文學 >> 小說

問題描述:

石康在《晃晃悠悠》中寫了“周文”和“阿萊”的愛情故事,我壹直懷疑“周文”就是石康自己,而“阿萊”是不是真的就是石康上大學時的女朋友呢?

解析:

石康的《青春三部曲》由三本書組成:《晃晃悠悠》、《支離破碎》、《壹塌糊塗》。石康在這三本書裏,敘述了主人公周文的三個情感故事,兼帶訴說了周文的大學生活和情感歷程,更多的是暗示出他的孤獨、焦慮和茫然,故事的時間跨度長達13年(1987-2000)。

“我個人的世俗生活與精神生活是如此得難以統壹,這使我壹直面臨壹種討厭的困境,主要矛盾集中在壹點上,那就是人生的意義,可以說,凡是我在精神上認可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從來就無法得到印證。”

“我的前三本書構成了我的《青春三部曲》,基本上反映了我的人生信念壹壹消解的過程,這是我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之始,發生在我的青年時代,我自認為十分幼稚可笑,但能夠使用我自己的頭腦來想壹些事情,我仍然覺得那是壹種過得去的開始。

書中所有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現實中存在過的,周文的困境便是我的困境。並且我認為,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並不全是因為個人精神氣質的緣故,而是個人精神氣質與個人生存環境相互沖突的結果。”

石康在此將他寫作這部書的初衷表達得很清楚,小說裏的周文完全可以被看成是現實中的石康的代言人,而這部書被看作是石康的自傳似乎也不為過。但是我們又不能武斷地將周文等同於石康。

莫裏亞克說:“我們所虛構的壹些作品來源於現實的因素,我們是把我們對別人的觀察所得和對自己本身的了解或多或少巧妙地結合起來。長篇小說的主人公是小說家同現實結合的產物。” 可是,我們畢竟可以借助主人公的活動感受到更為精煉具體的社會生活,而因為環境的高度集中化和物象化,決定了主人公的活動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也更加真實。煙、酒、女人和朋友,大抵這幾樣東西就構成了《青春三部曲》的核心氛圍,這樣氣氛裏發生的故事多少有些頹廢和曖昧的意味,《青春三部曲》就是在這樣的基調下拉開帷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