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國際空間站的成員中沒有中國?
中國沒有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原因:
1、政治原因。 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遭到美國的反對,國際空間籌劃建設時美國反對邀請中國參與,所以中國沒有成為國際空間站的啟動方。後來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載人航天領域的進步,以及經濟條件的改善,國際空間站的參與方普遍支持中國更多的參與國際空間站,包括美國,但是由於中國參與更多的是作為出錢方,技術上參與受到很大限制,沒有主導權和決定權,所以中國對此項提議不感興趣。
2、經濟原因。 參與國際空間站基本都是發達國家,國際空間站的入門費很高,至少需要投入上億美元才能有機會參與,這對中國有限的航天經費來說,性價比顯然過低,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去參與。
國際空間站項目由16個國家***同建造、運行和使用,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自1998年正式建站以來,經過十多年的建設,於2010年完成建造任務轉入全面使用階段。
49歲的宇航員星出彰彥將在2020年5月前後起,滯留國際空間站約半年時間。在滯留後半期的2個月內,他將作為站長負責指揮。據悉,星出將成為第二位國際空間站日籍站長。
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稱,這是星出繼2008年和2012年後的第3次太空飛行。在滯留後半期的2個月內,他將作為站長負責指揮,確保其他宇航員的安全等。
2025年俄將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
4月18日消息,俄羅斯副總理尤裏·鮑裏索夫近日在俄羅斯第壹頻道的壹節目上稱,俄羅斯將從2025年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他稱,這項決定是在4月12日“國際載人航天日”與總統普京舉行的會議上做出的。
國際空間站功能艙模塊已近其服役期限。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表示,“我們與國際空間站項目的合作夥伴商定了空間站的運轉期限為2024年。
在這壹時限之後,這些空間站模塊組件的使用壽命已大部分到期,我們將根據空間站模塊組件的技術狀況以及建設新壹代國家軌道空間站的計劃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