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之橋》是壹部怎樣的電影?
這是壹部題材上就很主旋律的影片,所以由斯皮爾伯格這壹美國主旋律旗手執導,真心毫無違和感。正因為由他執導,此片也註定了比不上叱叱在我國屏幕上的抗日神劇:缺少直奔主題的急切,也沒有腦殘對手的盲目。不夠直接,不夠誇張,在他的電影世界裏,敵人從來不是,勝利也永遠贏得艱難。最重要的,每部影片都以絕對正能量的方式傳播資本主義價值觀,即便在看之前默念三遍,“警惕資本主義洗腦“,還是會為影片動容,並壹次次毫不猶豫地相信“斯皮爾伯格出品,必屬精品”。更可況這次依然有“湯姆.漢克斯“,以及科恩兄弟。
漢克斯是位演技從未失手的大叔,而科恩兄弟的冷峻風格也將這個原本可以光怪陸離的故事塑造得亦如故事本身般----凝重。這時壹定有人說我是瞎扯蛋,妳這不是說他們啥都沒幹,照本宣科嗎?作為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編劇和導演在不過分浮誇的情況下,力求最大限度將觀眾帶入時代背景裏的壓抑,人物本身也最大限度地還原當時的困中求生,並且,還要讓我們覺得深受觸動而不是乏味冗長如報告文學,也並非匪夷所思如鄰居大媽的小道消息,是不容易的,再次提醒大家想想我們的抗日神劇。 ?說了半天,回到故事。壹個冷戰時美蘇交換間諜的故事,斯彼爾伯格在過程中壹定是會很露痕跡地臭蘇聯,臭中情局,臭年輕人。因為他是主旋裏導演,他要刺激大家往年走,他有“匹夫有責”強迫癥。 這個事咱們也幹,但咱們的臭法是把敵人塑造得很蠢。然後咱們還被蠢貨殖民了那麽多年。看看人家怎麽幹的。人家也用對比。但是人家的對比轉換堪稱行雲流水。讓我們看看幾個代表場景:法庭上,美國有開明的氛圍讓自由律師沒有迷失在集體仇恨中;那邊廂,蘇聯法庭上儼然黑壓壓枝頭上濕漉漉的花瓣,沈重的集體主義為裁判間諜叫好。監獄裏,美國人雖然從上到下對阿貝爾恨不得殺之而後快,但還是沒有用刑,各種溫柔叫醒服務;那邊廂,疲勞戰術已經轟炸好幾輪了,各種不讓睡,各種潑水,各種居住環境慘不忍睹。……總之,壹副“對比這麽明顯妳還不趕緊膜拜資本主義優越性嗎”的自得已經呼之欲出了。這種技術上的別具匠心建議抗日神劇編劇導演集體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