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紅外成像芯片已實現彎道超車:不依賴進口

紅外成像芯片已實現彎道超車:不依賴進口

華為將積極采用備胎方案。種種跡象顯示,打造強勁的“中國芯”已經迫在眉睫,時不我待。根據相關統計,中國使用的的芯片中有近90%是進口或在華外企生產的。值得慶幸的是,盡管中國芯片有9成依賴進口,但是在另外10%的芯片份額中,有壹個非常重要的領域——紅外成像芯片我國已經不用進口!如今,中國生產的紅外成像芯片已經打破了西方國家對我國長達20年的技術封鎖!現在中國是全世界第四個掌握核心技術,具備紅外芯片的產業化生產能力的國家。目前,我國紅外成像芯片領域三強為高德紅外(002414)、大立 科技 (002214)和安徽水利(600502)投資的煙臺睿創微納。

中國紅外芯片逆襲!國防重器熱成像芯片我們不用進口!

事實上,在紅外成像芯片領域,中國芯已實現彎道超車!

紅外熱像儀是壹種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高 科技 產品。紅外熱成像是國防高精尖技術,應用於精確制導、軍事夜視偵查、黑夜狙擊、衛星遙感多個領域,包括航空航天以及星球大戰。

紅外熱像儀行業的發展始於美國,美國、法國、以色列、日本早早掌握了核心技術。

2008年以前,國內紅外產品的芯片,即“紅外探測器”全部依賴進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在高端芯片領域對中國實行嚴苛的出口審批制度。特別是在紅外芯片領域,西方國家更是將其產品及研制技術列為高度敏感的高 科技 領域。美國嚴格禁止對我國出口。不僅如此,還對除美國之外,擁有紅外芯片核心技術產品的西方發達國家施加壓力,限制其對華出口。當時,唯有與中國關系較好的法國,每年向中國出口少量的工業級三流紅外芯片,且明確限制不允許用於軍事領域。當時國內配額最多的高德紅外,平均每年也只有千余個左右。

很多中國人不知道的是:我國在紅外行業的起步雖然較晚,但進步神速。現在中國是全世界第五個掌握核心技術,具備紅外芯片的產業化生產能力的國家。因為紅外熱成像夜視是國防重器,所以西方對中國實行了屏蔽,芯片出口嚴格審批,30萬像素以上的芯片基本封鎖,正常芯片的幀頻是25HZ以上,而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芯片全部鎖頻到8.7HZ!

為什麽鎖頻?就是讓妳不能連續動態觀察,不要說追蹤導彈了,追個耗子都追不上。

魯迅說:壓力像彈簧,有時幫大忙。這種嚴峻的形式倒逼我們自力更生。從國家到民企,中國紅外人奮發圖強。咱們真的是玩命的拼了10年,壹路追趕。

為滿足國內應用需求,徹底解決國外“卡脖子”現狀,高德紅外、睿創微納等國內企業不等不靠,奮發圖強,以此事為導火索,走上了自主研制國產紅外芯片、自主建設生產線的道路。

大面陣,小像元,高清晰,高集成是未來紅外芯片發展趨勢。

大面陣紅外探測器是國家防禦重器,不要說百萬,西方在30萬像素級別以上對中國壹直是封鎖的。

大面陣紅外焦平面陣列在遙感、氣象、通信、天文和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上具有廣泛的應用,紅外焦平面技術是推進航天遙感器技術發展的瓶頸技術,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壹直投巨資進行研發,各國軍備競賽的高精尖項目。

中國在12微米小像元間距這種高端技術領域也迅速趕上,法國ULIS原計劃在2018年底推出12微米640*512紅外芯片,而我們整整比法國提前了壹年多:安徽水利投資的煙臺睿創微納的全資子公司——煙臺艾睿光電 科技 有限公司非制冷的12微米已經推出到1280*1024規格,高德紅外也推出了12微米640*512的非制冷探測器。

2018年中國紅外成像芯片行業進壹步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紅外芯”正式進入“百萬像素”時代

2018年可以說是中國紅外的壹個重要裏程碑,代表著中國“紅外芯”正式進入“百萬像素”時代。

在2018年,百萬像素這個詞匯悄然出現,迅速高溫,標誌著這是中國紅外芯片井噴的壹年。

根據2018年初新華網(603888)的報道:“近日,在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後,中國電科11所技術團隊成功研制出短波和中波單片2.7K×2.7K紅外焦平面探測器,並進行了成像演示,效果良好。該探測器的成功研制,標誌著中國電科在三代超大面陣紅外探測器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單片2K×2K以上陣列規模紅外探測器空白,代表了國內最高和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電科短波和中波單片2.7K×2.7K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的研制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這不僅實現了國內該型產品零的突破,更奠定了集團公司在三代超大面陣紅外探測器組件研制方面的領先地位。”

2018年5月22日,2018北京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上,高德紅外重磅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百萬像素紅外探測器(1280×1024@12μm碲鎘汞中波制冷紅外探測器)。這是壹項趕超歐美的中國技術,這標誌著機載光電吊艙、偵查搜索衛星、精確制導等夜視夜戰武器系統邁入全高清時代。

同樣是在此次展會上,安徽水利投資的煙臺睿創微納的全資子公司艾睿光電發布了12μm、1280×1024探測器,而12微米像元間距也帶來了更加細膩的圖像品質。這款產品延續了艾睿探測器的高靈敏度特點,並且在陣列規模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實現了14位ADC的片上集成,提高了產品的易用性,降低了用戶開發成本。煙臺艾睿光電 科技 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這款12微米的百萬像素紅外芯片是中國非制冷紅外技術的壹個裏程碑,標誌著國產相關產品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18年10月23日的2018北京安防展,作為熱成像領域的領軍企業,大立 科技 攜帶“中國芯”亮相E2國際館,以“兩百萬高清熱成像”為主題,輔以全方位安防系列產品,為觀眾帶來完整的各行業熱成像安防解決方案。

中國紅外成像芯片領域三強:安徽水利投資的睿創微納、高德紅外、大立 科技

業內人士表示,紅外成像芯片行業具有較高的資質壁壘和技術壁壘,少有突然冒出來的公司。目前紅外成像芯片領域三強中,睿創微納全資子公司艾睿光電在非制冷紅外成像方面技術能力和批產能力最強,探測器產能大概年產4萬支。高德紅外其次,產能大約2萬支。但高德紅外比較全面,自建有8英寸0.25微米非制冷探測器生產線和8英寸0.5微米制冷探測器生產線,在制冷紅外成像方面則領先同行。據了解,紅外傳感分為非制冷和制冷型兩大路線,前者靈敏度稍差但成本較低,民用更多;後者成本高靈敏度也高,多用於武器裝備。公開資料顯示,安徽水利通過中核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間接參股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睿創微納已經由中信證券完成上市輔導,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工作總結報告上明確表示科創板上市。國內另壹家重要的紅外成像芯片企業是2008年上市的“紅外第壹股”——大立 科技 ,由浙江省測試技術研究所改制而來。

2009年開始,高德紅外通過自籌資金致力於國有探測器的研制與批產化。2014年,在高德紅外持續投入及工信部“工業強基專項”的支持下,完成了國產自主紅外芯片的研發及批量化生產,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國外的封鎖與禁運,有效確保了我國紅外芯片的自主可控及軍事裝備安全。

高德紅外旗下子公司武漢高芯 科技 有限公司專註於紅外熱成像芯片技術與解決方案,目前已擁有三條完全自主可控的探測器批量化生產線:8英寸0.25微米批產型氧化釩(VOx)非制冷紅外探測器、8英寸0.5微米的碲鎘汞(MCT)制冷紅外探測器和8英寸0.5微米的二類超晶格(T2SL)制冷紅外探測器生產線,實現了核心器件全面國有化,且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壹流先進水平。

安徽水利投資的煙臺睿創微納是壹家專業從事非制冷紅外熱成像與MEMS傳感技術開發的集成電路芯片企業,致力於專用集成電路、MEMS傳感器及紅外成像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非制冷紅外熱成像MEMS芯片、紅外熱成像探測器、紅外熱成像機芯、紅外熱像儀及光電系統。

作為睿創微納的全資子公司,艾睿光電這家成立於2009年,只有10年 歷史 的公司,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和瘋狂的研發投入,頑強拼搏,不斷追趕,不斷超越,從中國走向世界,實現了核心紅外技術突破,使中國成為全世界繼美、法、以色列之後第4個掌握高端紅外芯片核心技術的國家,填補了中國紅外成像空白,打破西方在紅外高精尖領域的多年壟斷和封鎖。作為國內紅外行業領軍企業,從35/25/20微米,到17/14/12微米,艾睿光電每年都會推出壹代新產品,大大縮短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這幾年,艾睿光電的發展進入快車道,定位全球紅外熱成像領域的核“芯”供應商。

作為紅外領域A股首家上市公司,大立 科技 經過多年穩健的發展,從研究所成長為具有較強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且經營業績穩定增長的上市公司。公司獨立承擔核高基項目獲 科技 部批準,即將形成完整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生產過程產業化。

相比之下,安徽水利投資的睿創微納2018年的業績非常亮眼,營業收入3.84億元,凈利潤1.25億元。睿創微納以大約相當於高德紅外三分之壹的營業收入獲得了同等利潤。而在2017年度,睿創微納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55億元和6435.17萬元。僅從凈利潤而言,睿創微納2017年已經超過高德紅外和大立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