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過程中,怎麽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現在大多數父母讓孩子“壹心只讀聖賢”。平時簡單的家務,比如洗碗掃地,都是留給自己的。他們用這種方式寵壞孩子,這只會傷害他們。鄰居家有個剛畢業的高中生還不會自己煮面,洗衣服之類的家務就別提了。在這些家長中,“學習-高分”是他們對孩子最大的希望。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相反,壹小部分家長是很有智慧的。當他們的孩子完成作業時,他們應該盡最大努力做家務或鼓勵他們從事其他有益的活動。每年寒暑假,有條件的家庭也會送孩子去上書畫或者彈琴之類的課。目的是讓他們勤奮工作,鍛煉手指的靈巧性,增強大腦的靈感,有效啟動大腦皮層分析儀的活動。
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俗話說“心靈手巧”,靈巧的手是壹個人大腦發育良好的標誌之壹。可見,大腦的發育對靈巧性是非常重要的,手部動作的靈敏又會反過來促進大腦各個區域的發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用手做總比用眼睛做壹次好。”。
從孩子學會獨立行走的那壹天起,父母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孩子量力而行。這時候聰明的父母會符合孩子喜歡做事的規律,帶壹些廢紙讓他們撕,給他們壹些木頭和木棍讓他們敲,買蠟筆教他們畫畫,找壹些沒用過的小瓶子和盒子讓他們配蓋子,給他們準備壹些玩具,比如積木、自制拼圖、橡皮泥、拼圖等,讓他們做事動腦子。孩子開始工作時學習技能和專心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拼拼圖、戴珠子、設置盒子時,延長了對焦時間,培養了獨立工作的能力。特別是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喜歡模仿父母做這個做那個:父母洗衣服的時候,孩子經常拿壹塊布放在水裏;父母摘豆子的時候,孩子經常蹲在旁邊剝……這時,請記住不要不耐煩地把孩子趕走。妳不妨給孩子們壹個小盆,洗壹條小手帕和壹個小圍兜;給他們壹個蔬菜和幾堆豆子,讓他們也能學會削皮。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孩子幹擾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
那麽,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這裏有幾個小技巧。
1.指導孩子做體力勞動
比如折紙和剪貼。壹歲半的孩子3歲就能學會2-3步折紙,3歲就學會拿剪刀,先學會剪紙條,再學會剪圖形,把紙條粘成鏈子或者方紙紮成花籃。4 ~ 5歲可以剪比較復雜的剪報和圖案。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做各種各樣的手工工作來發展他們的手部技能。
2.註意孩子興趣的特點
孩子好奇心很強,會主動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所以父母首先要註意引起孩子對勞動的興趣,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欲望。如果給孩子買壹個漂亮的小碗和勺子,孩子會嚷嚷著要用勺子吃飯;當孩子們看到小花貓用爪子洗臉時,他們會要求父母給他們買壹個小臉盆,並學會自己洗臉。但是要提醒家長,如果孩子沒有很好的掌握分娩的程序和方法,會感到分娩的累,容易導致失敗。
3.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比如:整理玩具,打掃房間,洗小物件。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刻意訓練孩子倒水,用筷子吃飯,學會擦桌子掃地,整理玩具,洗手帕。這不僅培養了手的技能,也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4.為兒童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獨立意識越來越明顯,這也為父母培養孩子的自我勞動意識提供了有利條件。父母在培養孩子良好的工作習慣時,要註意為孩子創造特殊的工作條件。孩子又矮又弱,最好給他提供合適的小桌椅、臉盆和毛巾。玩具、書和衣服應該放在低的地方,這樣孩子們就可以自己拿走和放進去。大壹點的孩子可以給他做小圍裙,準備壹些小掃帚、抹布、噴壺、小水桶、小錘子等適合自己身高和體力的工具,讓孩子有自己的小天地,讓孩子管好自己的“私有財產”,實行勞動教育。
總之,培養孩子的動手觀念,不僅是教孩子勞動技能,更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獨立性、自信心、工作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