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河年少有為,關羽劉備都是他的手下敗將,為何最後卻被害死?
孫堅、孫策、孫權祖孫三代在與曹操、袁紹等人的周旋下,力量日益壯大,孫策更是為了定鼎江東建立東吳政權,在攻打廣陵的時候遇刺而亡。東吳少主孫權繼位後,除了眾多文臣武將竭盡全力的死命效忠之外,孫氏家族的宗親當中也有很多人屢建奇功,為東吳大業的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在眾多的族親當中,孫河就是其中之壹。在史料中關於孫河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因為這位小將年紀輕輕,大業未成就撒手人寰了。在他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呢?
《三國誌·孫破虜討逆傳》載:“徐州牧陶謙深忌(孫)策。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孫策有孩子,但是,當時的孫權是沒有跟隨孫策在側的,反而是孫河在孫策最早投奔他舅舅吳景的時候,就跟在孫策身邊鞍前馬後的效力了。
《三國誌集解.吳書六.宗室傳第六》載“吳書曰:河,堅族子也,出後姑俞氏,後復姓為孫。河質性忠直,訥言敏行,有氣幹,能服勤。少從堅征討,常為前驅。後領左右兵,典知內事,待以腹心之任。又從策平定吳、會,從權討李術,術破,拜威寇中郞將,領廬江太守。”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說孫河性格正直忠厚且訥言敏行,在跟孫策期間非常勤快,“能服勤”。在孫策早期進軍江東的時候,孫河時常為前鋒部將,壹路攻城拔寨立下了不少戰功,“常為前驅”。
後來孫策大軍擴充之後,孫河被單獨分出來統兵作戰,並經常參與軍務的討論,被孫策視為心腹重將,孫河先後跟隨孫策平定了江東的吳、會兩郡。孫策去世之後,孫河又繼續輔佐孫權,在孫權初期平定李術的戰鬥立下了大功,被晉升為威寇中郎將,任命為廬江太守。公元203年,時任丹陽太守的孫翊被其心腹邊鴻殺害。孫河得知消息之後,火速趕往丹陽查明事實真相,結果這件事的主謀媯覽、戴員做賊心虛,兩人合謀把毫無防備的孫河也給殺害了。雖然最後媯覽、戴員也被斬殺了,但是孫權問鼎東吳的關鍵時期,壹下子就損失了兩大猛將,實在是讓人感慨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