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可轉債債券基金為什麽增長比股票型基金還強

可轉債債券基金為什麽增長比股票型基金還強

可轉債基金是去年表現最搶眼的基金產品。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具備可比數據的13只可轉債基金(A類)2014年平均凈值增長率高達74.56%,位列40余個基金子分類之首。數量稀少的可轉債基金竟然輕松“打敗”眾多標準股票型基金

數據顯示,具備可比數據的13只可轉債基金(A類)2014年平均凈值增長率高達74.56%,位列40余個基金子分類之首,可轉債基金(B/C類)憑借73.74%的收益率排在次席。

轉股價值+稀缺性溢價

可轉債基金的主要投資標的是可轉債。簡單說,這類債券能分解為純債加上看漲期權。在股市長時間沒有趨勢性行情之時,看漲期權的行權價格與正股的市場價格相差往往較小。此時,在轉股溢價率不高的情況下,可轉債的純債價值對投資人有較好的保護。而當上漲的趨勢性行情形成後,可轉債的期權價值開始迅速增加,直到與正股齊漲齊跌,純債部分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弱。

由於其“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屬性,可轉債成為機構及專業投資者歡迎的融資工具。姚秋說,2014年可轉債基金的神奇表現主要源於股市的火爆。壹方面,可轉債的標的大多為低估值藍籌品種,例如工行、國電、平安、石化等,這些可轉債對應的正股漲幅很大,不過隨著估值逐漸修復,這些股票的彈性在減弱;另壹方面,可轉債本身可以進行質押融資,壹些可轉債基金依靠杠桿放大效應,獲得好於正股行情的漲幅,而杠桿本身是壹柄雙刃劍,下跌時跌幅亦會大於正股行情。

“除此之外,可轉債本身的稀缺性也是其受到投資者追捧的因素之壹。

國內可轉債市場的發展長期處於小眾狀態,目前,市場上可轉債品種並不豐富、可轉債基金的數量也僅有15只。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隨著中行、工行、石化、平安等數個100億元大盤可轉債發行,可轉債市場規模出現較大幅度增長,約為1000億元。隨著可轉債市場擴容,市場上以可轉債作為主要投資對象的產品開始豐富起來。

隨著股市的回暖,這些“大象級”可轉債陸續被強制贖回,可轉債市場將再次面臨大幅度的萎縮壓力。具體看,主要是部分可轉債觸發提前贖回,原本總量有限的可轉債逐漸變得更為稀缺,導致轉股溢價率畸高。

此時的可轉債,除了體現轉股價值外,還包含了較多的稀缺性溢價。姚秋說,在短期內供需失衡的情況下,轉股溢價率高的可轉債投資風險有所增加,正股配置的吸引力反而大增,可轉債基金這個“香餑餑”恐難復制神奇。

個券估值風險有所提升

可轉債市場長期面臨供給不足的壓力,並非由於發行對象不願意發、不敢發,而是“條條框框”太多,限制了發行數量的擴容。

《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發行可轉債需要滿足最近三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6%,可轉債融資後公司的累積債券余額不超過凈資產的40%,對凈資產不足15億元的公司發行可轉債有提供擔保的要求。

“這些限制把大量發行對象攔在了可轉債市場外面。”可轉債的風險小於股票,目前對定向增發股票已沒有盈利要求,但可轉債的盈利發行門檻反而高於股票。在企業債券大發展、監管層希望打破剛性兌付的背景下,可轉債發行理應有所“松綁”和調整。

事實上,可轉債數量少了,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加上投資者趨之若鶩,泡沫隨之而來。據估算,2015年的可轉債市場中,若不考慮新增發行量,存量可轉債或將降至400億元左右,降幅明顯。但需求的存在依然會造成可轉債估值泡沫的提升。

2015年可轉債的投資回報率超過純債是大概率事件,但可轉債回報率不會超過2014年的回報率。當然,也要看2015年會不會有新發可轉債進入市場,從而給投資者更多選擇。總體看,2015年可轉債的投資市場較之其他債券品種依然有收益優勢,但個券的估值風險相對去年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