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德國總統為什麽沒有存在感

德國總統為什麽沒有存在感

新年伊始,烏克蘭有許多希望實現的“小目標”——戰場上希望大敗俄軍、援助上希望北約拿出更多的頂級武器、希望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

但是這樣的要求,對於壹直對援烏表示謹慎的德國,又頂上了巨大的內外壓力,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計劃辭職,作為壹國總理的朔爾茨該怎麽辦?

德國防長蘭布雷希特

外部壓力

雖然壹直被烏克蘭要求提供更先進的武器,但德國始終不願意被更深程度地卷入。壹是德國在俄烏沖突中巨大的損失,本來的廉價能源變為天價能源,產業損失、援助消耗,這遠遠超過了德國政府的預計,對於德國來說,這是得不償失的;二是其他國家都沒有援助更先進戰車的先例,德國不想當這個出頭鳥。

但之前還說壹起對抗美國霸權的法國,背叛了這種同盟關系,率先向烏克蘭提供了被稱為“輕型坦克”AMX-10RC裝甲戰車,“打破”對烏交付西方坦克的“禁忌”,斷了德國後路,同時把壓力加倍給到德國。

除了法國政府加大了對德施壓,波蘭也將豹式坦克聯合交付給烏克蘭,英國則計劃提供10輛“挑戰者2”坦克,英、法、波蘭三國推波助瀾,不讓德國置身事外。德國已經宣布向烏克蘭交付40輛“黃鼠狼”步兵戰車,但對於是否提供“豹2”主戰坦克仍然舉棋不定。

裝備

近日有消息爆料,美國將撤出部署在斯洛伐克的壹套“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被猜測可能是送往烏克蘭的其中壹套,不過斯洛伐克方面沒有對該消息予以回應。

十分諷刺,雖然是俄烏發生沖突,但德國不僅承受了損失,還承受了本不該承受的壓力。

德國聯邦總理朔爾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希望迫於外部壓力就向烏克蘭供應主戰坦克問題做出倉促的決定。對於烏克蘭的要求,朔爾茨重申,德國已經提供了大量有效的援助,但“北約不是戰爭的壹方,這種狀態必須得以保持。”

德國政府還強調,如果有其他北約成員國計劃將德國造坦克運往烏克蘭,需要征得德國的許可。

內部壓力

然而朔爾茨雖然這麽說,但德國聯邦政府並不是朔爾茨能完全做主的政府。紅綠燈三黨內部顯然有不同見解,德國副總理哈貝克則持全然不同的態度——德國不排除采取進壹步行動——交付“豹”式主戰坦克。

支持烏克蘭的國家將在1月19日在拉姆施泰因開會,而在此之前,柏林必須有所抉擇。朔爾茨的謹慎、哈貝克的激進,這_就讓德國聯邦政府內部亟需有壹方讓步妥協。

面對這樣的局勢,同為朔爾茨所屬社會民主黨成員、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打算下周辭職,並通知了朔爾茨。

朔爾茨資料圖

蘭布雷希特的辭職,意味著朔爾茨內閣出現了不穩定。實際上,在上任壹年時間裏,朔爾茨的民意支持率下降了24個百分點,其中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德國卷入俄烏沖突導致的壹系列負面效應。

原本在俄烏沖突爆發後,朔爾茨強烈意識到過於依賴美國是如何糟糕,準備超1000億歐元特別預算用於軍費,打算加強聯邦國防軍建設,但隨著俄烏沖突的激化,尋求退出國防軍的德國公民人數反而增加了壹倍。

現在,朔爾茨的處境進退兩難,似乎也難有足夠魄力應對內外壓力。更糟糕的是,對德國民眾來說,朔爾茨不是優選,曾經頂住壓力的默克爾現在也被厭棄。

延伸閱讀:

媒體:威脅德國拒絕停火重擊俄軍的烏克蘭"殺紅眼"

在幾波重擊俄軍後,最近烏克蘭的氣勢猛漲,說話格外硬氣,除了送軍備上門的誰都懟,什麽話都敢說。

“伸手要”的威脅

德國雖然在援烏國家名列前茅,但多次遭烏方羞辱,哪怕是最近宣布為烏克蘭生產RCH-155榴彈炮作為援助,依然被威脅——信不信讓德國直面戰爭。

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秘書丹尼洛夫警告德國,如果德國不能向烏克蘭提供坦克,德國人很快就不得不用它們保衛首都柏林免受俄軍進攻了。

烏克蘭的目的很簡單,想要德國的“豹”-2主戰坦克。

但對於德國來說,首先德國因為利益牽涉,是最不願意俄烏爆發沖突的國家,根本不願深度卷入;其次是德國在這場中承傷頗重,能源經濟雙雙受創,出資出力還不討好;關鍵是,烏克蘭現在手伸得太長,都打主意到“豹”-2主戰坦克上了,還沒有其他國家提供類似程度的武器,德國不該當這個出頭鳥,如果這次給了,烏克蘭下次還會伸手要什麽?

停火?是不可能停的

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裏爾呼籲沖突各方在1月7日東正教聖誕節期間停火。普京隨即宣布,從莫斯科時間6日12時至7日24時暫時停火。

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裏爾

但跨年夜的壹波突襲,烏軍稱對俄軍造成炸死400炸傷300的打擊,氣勢正盛,對於俄羅斯的停火提議顯然非常不感冒,澤連斯基認為,這是俄羅斯利用聖誕節“作掩護”,阻止烏軍進度,並將裝備、彈藥和動員士兵送到離陣地更近的地方。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只有俄軍離開烏領土,才可能“臨時休戰”。

所以烏方對俄喊話:“要麽妳們的士兵滾開,要麽我們把他們趕跑。”

曾經澤連斯基喊話談判、拒絕談判、請求談判,現在形勢有點倒過來了,烏克蘭居然拒絕了普京停火建議。澤連斯基想趁著西方盟友們還願意支持的情況下壹鼓作氣,不惜代價打開局面。可以說,現在烏克蘭已經殺紅了眼。

君主制救國?

為了獲取勝利,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阿列克謝·阿列斯托維奇甚至公然表示——烏克蘭可以考慮成為君主制國家,並稱這是“擊潰來自莫斯科的壹切的唯壹方式”。

澤連斯基為西方壹些人稱道的壹點是,他是民選總統。身為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阿列斯托維奇卻說出這樣的公開發言,顯然與歐盟、北約等的“民主理念”相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基輔政府在政治上的混亂與魔怔。

為了支持這種“君主制救國”的論點,這位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還拿英國舉例,“英國也是壹個君主制國家,它不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國家,對吧?”

實際上,英國現在的狀況今不如昔,大不如前,為了繼續賴在“大國”行列,英國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還極力支持烏克蘭,就是想借力美國保持存在感。

打完德國的臉,烏克蘭還打英國的臉。在戰場取得了短暫勝利,但政治謀略上卻暴露了基輔政府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