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十縱的歷史?
第十縱隊司令員王宏坤。王宏坤本來是第六縱隊的司令員,王近山接任第六縱隊司令員後,王宏坤回到晉冀魯豫軍區參與主持日常工作,第十縱隊組建,王宏坤擔任司令員。
10月20日,第10縱隊抵達濮陽,接收了壹批南下幹部工作團和1200人的原劉鄧部隊傷兵,再加上地方調撥的隨行民工,形成壹個龐大行軍隊列。
王宏坤率領第十縱隊南下,運送大批騾馬、金條和彈藥等物資,千裏押送,壹直送到大別山。
此時,國民黨軍隊已經開始了對大別山的清剿,劉鄧決定內外線配合粉碎國軍圍剿計劃。按照部署,剛剛進入大別山的第10縱隊去平漢路西的桐柏山,以桐柏山為依托,建立了桐柏軍區,10縱部隊發展為二級軍區和軍分區的基幹部隊。
中野組建時只有七個縱隊,沒有第10縱,第十縱隊的番號也沒有保留。
淮海戰役結束後,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關於統壹全軍組織和部隊番號的命令,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下轄9個軍,從第10到第18軍,並包括壹個特種兵縱隊。
1949年2月中旬,桐柏軍區及所屬部隊根據命令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8軍。高樹勛和孔慶德先後任軍長,部隊編為第172、第173、第174師。第58軍成立後,即執行剿滅殘匪、清除地方反動武裝等任務,並配合江漢軍區部隊發起花(園)西戰役。3月上旬,河南軍區成立,桐柏軍區撤銷。5月,第172師調歸湖北軍區建制,改稱獨立第4師,第58軍軍部率第173、第174師撥歸河南軍區建制,在豫西地區剿匪。9月,軍部與河南軍區機關合並,第58軍番號撤銷。
附帶說壹下,10縱當年默默無聞,今天卻非常出名。58軍172師改編為湖北軍區獨立4師,後來以這個師為班底之壹,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部隊。七十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部隊創作了壹部小說《桐柏英雄》(前涉執筆),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進行了小說連播,人民出版社於1975年出版了《桐柏英雄》連環畫。後來,北京電影制片廠又將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小花》,由陳沖、劉曉慶、唐國強等人主演,獲得巨大成功。影片中的主人公趙永生、趙小花的名字,在當時幾乎家喻戶曉。其中有壹首插曲“絨花”,後來又被馮小剛的電影《芳華》作為主題曲再壹次搬上熒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