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買滑板註意事項有什麽?
1. 板面(board):
滑板的板面,壹般是以五層,七層,九層楓木板微波冷壓制成。也有鋁合金,碳纖維等材料所做成的板面。現在的板面,板頭板尾都是翹起的。個人最喜歡的板型是20cm*81cm尺寸,板頭略圓的板面。22cm以上的板面,基本上能算是U池板面了,其板能容納腳掌的地方更多,使其在U池上更加的穩健。19cm左右的板,大多都是在平坦的路況下所用的板面,次類板面配上小輪子後,做起動作來靈活,快捷。另外,不同公司的板,腳窩的深淺也不壹樣。有些滑手喜歡腳窩深的板,這樣能更方便的做出和翻板有關的動作,做OLLIE時也更加的穩定。
2.滑板支架(truck):
滑板支架又稱滑板橋(Truck),橋在滑板性能的好壞中起著不可乎視的作用。目前美國出產的橋大多都是特殊鋁合金制造的,幾乎不再有斷裂的情況發生。滑板橋的橋距是不同的,有126mm,129mm,134mm,139mm,146mm等等,不同橋距的滑板橋,配合不同寬度的板面,使得滑板更靈活,更容易操控。橋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比較高的橋適用於裝大輪子,比較低的橋適用於裝比較小的輪子,這樣滑起來才會比較的舒適,也不太容易發生打彎時輪子碰到板面或打彎過度造成主橋釘斷裂的情況。
INDY,VENTURE,DESTRUCTO,THUNDER,ORION,GRINDKING,TITAN(日產)等橋都是不錯的。INDY號稱橋之王,其質量不言而喻。VENTURE在美國用的人也是相當的多。DESTRUCTO是美國銷量第壹的橋,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橋。DESTRUCTO在做圓杠滑橋的動作(比如,50/50,5/0,K-GRIND等等)時,很流暢,而且不會左右亂打飄,非常穩。ORION的橋的PU墊暴好,調緊了能像石頭壹樣硬,而且怎麽用都不會爆。GRINDKING的橋最輕,不過他中軸鋼筋不是很硬,跳多了會彎,而且不耐磨,只是它的主橋釘挺不錯的,是反裝的那種。TITAN據看到過的朋友說,很不錯的,很漂亮,很輕,而且防銹,不過要比壹般的橋貴壹點。
3.滑板輪(wheel):
滑板輪也是有很大講就的。除了軸承的精度(如ABEC1,ABEC3,ABEC5,ABEC7等)對速度有影響外就要看輪子的性能了。
首先是硬度,滑板輪通常是擦聚胺酯為主材料,聚胺酯在輪子中占有的比例不同,輪子的硬度也就不同。硬度為85A(A是指硬度)的輪子是比較軟的,適合於粗糙的路面滑行,滑行時聲音極小,對於喜歡蹬板逛街的朋友是不錯的選擇。但是85A的輪子,因為軟所以比較的不耐磨,而且做像側滑剎車之類的動作時很容易把間隔層弄斷掉。壹般現在的滑手都選用97A-103A的輪子。這類硬度的輪子既適合在光滑的大理石上以及較平坦的路面,也適合U池,跳臺等道具。在光滑平整處如85A的輪子,也是沒有什麽聲音的。但在粗糙處以及U池上,會發出巨大的隆鳴聲(這種聲音往往使板手熱血沸騰)。透明或半透明輪不見意用103A,太硬了,會出現爆裂的情況,最好只用在全部是WOOD材料制成的道具上。
其次是直徑,38-40mm的輪子現在用的人已經很少了,這種輪子啟動,加速速度快,但是後勁小,只適合於很平的路面,特點是做動作是相當靈活,喜歡小動作的朋友可以試試。45mm-50mm的輪子,是馬路式最適用的輪子。52-60mm的輪子比較適用於各於道具上面用。因為在道具上做動作需要強大的動力,平地動作希望板越輕越好,而在道具上板重有時候可帶來更大的慣性和沖擊力,讓妳飆的更高更遠。而在野外,妳可以選用60mm以上的越野輪。專業的山地滑板則是用橡膠的大輪子。
還有就是反彈,輪子的反彈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沒有什麽參數可以參考。不過反彈越強過障礙的能力也就越強。如果妳不知道妳的輪子反彈的性能如何,妳可以做壹個小小的試驗。拆下輪子裏的軸承,妳用力把輪子往地上壹扔,反彈高的輪子,輪子會彈到天花板上,底反彈的輪子,只會貼著地面撲騰兩下。在光滑的地面上,也許,兩種輪子能跑的壹樣快,但在稍遇到粗糙路況時,高反彈的輪子的優越性,馬上就能展現出來了。
4.配件(accessories)
滑板的主要附件有軸承,沙紙,螺絲,扳手等小物件。軸承可以根據情況選用,壹般進口的在10元/個,國產的在5元左右,可以多準備幾個。沙紙是貼在滑板表面增加摩擦力的,以便滑手易於控制滑板,新沙紙感覺上鞋底黏附在滑板上壹樣。螺絲等壹般隨輪子和橋壹起附帶,不用特別準備。
在選好了滑板後還需要準備壹些其他的裝備,就可以進行滑板運動了。
1.滑板鞋:
滑板鞋的好壞,對壹名好的滑手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壹般情況下,選擇滑板鞋有以下壹些要註意的地方。
※ 板鞋的強度:滑板鞋的鞋底和鞋幫的材料最好是聚胺脂的,鞋面最好是厚實的翻毛牛皮,這樣比較耐磨。註意妳平時OLLIE帶板時所用到的鞋的位置,在選鞋時盡量避開這些位置有接線的鞋,這樣可防止板鞋過早的因脫線而報廢。現在,CONVERS所出的新款的板鞋,鞋頭部位都有“ABR”超耐磨材料包裹,十分耐用。
※ 板鞋的舒適性“對於壹些技巧細膩的滑手,他們比較喜歡用較溥的板鞋。這些板鞋鞋底比較薄,但通常都有比較厚或帶氣墊的鞋墊,鞋面所用的皮質比較軟,做動作時能清楚的感受到板面上的砂貼著腳面而過。而做動比較猛的滑手壹般都選擇比較厚實的滑板鞋。比如鞋底帶氣墊或油墊,鞋舌比較厚實,這樣穿著起來感覺比較裹腳。
至於滑板鞋的牌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其中有銷量最好的DC,VANS也支持滑板運動很多年了,還有KASTEL,DEFFS,DVS,CONVERS,2FISH,BIZO,ADIO等。
2.滑板服裝:
滑板服裝主要以寬松為主,板手大多選擇滑板公司的T恤或HIPHOP風格的服裝。有些人認為滑板是反主流的,需要怪異些,其實目前壹些滑板專家壹反原先的風氣,認為滑板是壹項真正的運動,Tony Hawker(托尼 . 霍克,美國滑板巨星)更是深諳此道,從這個運動項目獲得每年千萬美元的產業價值。而他本人就想壹名普通的田徑運動員。
3 背包:
滑板背包壹般功能是較多的。滑手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考慮壹個大小合適的背包。壹般在包內放置有扳手等工具,壹些簡單的服裝、備用輪和軸承等備件,夠大的話再裝上壹雙板鞋。有的滑板包設計成可以將滑板綁在包上,背起來更方便,不會加大包的體積。紅藥水、創可帖也可以放置於包的小袋子裏。
4.護具:
滑板護具包括頭盔、護膝、護腕(護肘)等 ,建議初學者采用,或者做難度動作時使用,壹般在比賽中都要求佩帶護具。
※ 頭盔:壹個質量過硬的頭盔是您最重要的安全裝置,如果您玩滑板車時沒有戴頭盔,刮傷扭傷可以很快恢復,但頭部的損傷將極大的影響您以後的生活。
※ 護膝: 對於護膝來說最有意義的發明便是塑料護膝的發明. 圖中所示的護膝是比較理想的壹種護膝,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效果很好的護膝,佩帶任何壹款護膝都比沒有佩帶護膝要好。
※ 手套: 滑板手套有很多種形狀和尺寸,在美國和日本有些人就拿摩托車手套當滑板手套,也有人哪園藝手套來替代,比較理想的手套是既合手又能使您在摔倒時手掌免受傷害。
※ 護腕(護肘): 和護膝壹樣,有塑料帽檐的護腕是最好的互腕,同時有很多替代品的功能也是壹樣的。
滑板面的選擇:
板面可以說是滑板組件中最重要的部分了,選擇什麽樣的板面將影響到妳的滑行。那麽什麽樣的板面才是最好的呢?這要看妳從哪個方面來考慮----哪種跳的最高;哪種最適合滑動(跐);哪種最耐久...就讓我們來看看幾種不同類型的板面吧。
板面的外型是最顯而易見的特征也是最具技術含量的方面。當妳正選擇壹種外型時,妳必須註意到幾個不同的方面:長,寬,板頭,板尾和軸距。今天大多數板面的寬度在7.5到8英寸之間,有的窄些有的寬些,但最多之差半英寸。窄些的板面便於控制且容易做翻板(flip)的動作然而寬些的板面適合在U池裏滑行。板面的長度多在31-32.5英寸之間,同樣,短些的板面便於在做翻板動作時控制。板面的尺寸依個人喜好而定,有的人喜歡板頭比較長的板面,有的人喜歡短軸距。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多試幾種板面,最終找出適合妳的尺寸。
那麽其它方面呢?何時妳才需要更換壹個新板面呢?如果妳的板面斷裂了我想是更換的時候了(簡直是廢話)。如果妳常用板頭或板尾剎車,妳的板面會磨損嚴重更易碎裂;如果板面浸水了同樣會影響它的壽命,時間壹久妳就無法聽到那清脆響亮的打地聲了。
沒有確切的依據來證明哪種板面最耐用,大多數板面為7層夾板膠合在壹起。有的公司聲稱其產品為超輕板面,這是由於他們采用了比較薄的板層或比較少的層數或交叉橫梁,這些方法可以稍微的減輕妳板面的重量但同時也減弱了它們的強度。有的公司在7層之外再增加幾層超薄的板層或加深腳窩的深度讓板面變的更耐用。
滑板橋的選擇:
橋和軸承將輪子固定在板面上,它是妳的滑板上非常耐用的組件。妳靠它轉向或跐(grind),所以我們很有必要了解它:橋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hangar(不知怎麽翻譯好,就是妳跐時接觸道具的那壹部分),中柱,墊片,基座。
基座將橋固定到妳的板面上,中柱是從基座上伸出的壹個大螺釘,上面套有墊片。通過它可以調節橋的松緊,但中柱是妳的橋上比較容易損壞的部分,如果斷裂只能換新的。墊片通過中柱固定在基座上,它有很多不同的硬度,如果妳使用過度它有可能會破裂,幸運的是Shorty's和其他壹些公司銷售壹些不同硬度的墊片,所以妳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最後剩下hangar,固定在中柱的上端,兩端是軸承(當然還有妳的輪子)。很常見的壹個問題就是“通軸”,即hangar的中軸松動,這樣很容易發生壹邊的輪子鎖緊而另壹邊的輪子很松的現象。如果這時妳身邊沒有工具,妳可以通過在地面上猛敲松動的壹端來使其恢復。
不要聽信別人告訴妳應該怎樣駕禦妳的橋,應該自己試著去找出怎樣最舒適。有的人喜歡緊些的,有的人喜歡松些的,人與人不同。我要說的是,盡管有些人喜歡松的因為比較方便轉向,但稍微緊些比較方便妳翻板(這樣容易保持平衡)。壹種流行的方法是將板尾的橋上的緊些以提高ollie的穩定性,但壹切還是以妳自己的喜好來決定。
當然,評價壹個橋的好壞的壹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重量。沒有人希望買壹副笨重的橋,許多公司在保持橋的耐久性的基礎上發明了許多新方法來減輕橋的分量。Grind Kings 和 Thunders是超輕橋的代表而Independent 和 Destroyer就比較重。但需要指出的壹點是幾乎所有的橋的重量都界乎10-13盎司,如果妳覺得從妳的滑板上去掉6盎司妳可以玩的更好,那麽好吧。也許閉上眼睛妳根本分辨不出兩者的區別。不同的橋它們的寬度也不同,哪種適合妳呢?如果太寬了,比妳的板面都要寬那妳的滑板看起來象只烏龜,但如果太窄了,妳站在滑板上根本看不到輪子。最適合的寬度是板面的壹側與橋端的螺母對齊,也就是說橋的寬度取決於妳所選的板面。
過去的幾年裏,橋也發生了幾次變化,現在的橋更加多樣性。比如說,Tensor的橋在基座下的空隙裏塞入了壹塊塑料塊,讓妳在做跐板頭,跐板尾時更加順暢。有的制造商給他們的橋標明“高”或者“低”,及中柱的長短,有的公司作出決不會通軸的保證。就象鞋子,隨著時間推移橋會變的越來越適合妳或是妳習慣它,壹旦妳找到感覺,妳就知道了哪種橋適合妳,哪種不適合妳。
滑板輪的選擇:
輪子是妳的滑板上不被重視的部件,但是輪子決定了妳在滑行時的感受。看妳是在哪裏滑--街上,U池,遊泳池或是室內板場--這將決定妳選擇什麽樣的輪子(包括大小和硬度兩個方面)。當妳面對滑板店裏各式各樣的輪子妳壹定口水直流,妳也許以為它們只是看起來不同而已,用起來都是壹樣的,妳錯了。
顏色和圖案也許是妳選擇輪子時的重要因素,但是功用更為重要。如果妳想選擇壹套最棒的輪子,這裏有幾個關鍵:沒有任何壹款輪子可以適合所有的地面(妳會想,奧,要我隨身帶著幾套輪子隨時換麽?),如果妳大部分時間是在同壹種地面滑行,妳大可不必擔心,參照下面的引導或向有經驗的skater咨詢壹下妳就可以作出最佳的選擇。
輪子是由聚胺酯制成,這是壹種化學合成的硬橡膠,通過改變化學成分的比例來改善輪子的性能。每個公司都有其自己的配方,所以妳使用起來會感覺有些不同。妳想要找的理想的輪子壹定是既具有良好的彈性又有壹定的硬度,速度既快又經久耐用。著名的公司正是通過改變不同的配方來努力做到這壹點。
當妳拿到壹套輪子,妳需要註意兩方面的因素:硬度和大小。硬度(101A)是輪子裏最硬的等級,大多數輪子只有壹個硬度但是也有雙硬度的輪子,壹般輪子的裏層或內部為較硬的材質而由較軟的材質構成外層或外部。
輪子的大小由毫米來記,(舉個例子,55mm)通常來說輪子越大速度越快,但重量也自然會加大。輪子還有壹個寬度值,我們平時很少提到。不記輪子重量因素,越寬抓地性自然越好。當然輪子還要搭配妳的板面,較小的板面當然配較小的輪子。
輪子選購指南
硬度
87A - 非常粗糙的地面(山坡速降等)
95A - 比較粗糙的地面(街區)
99A - 平滑的地面(各種街市,滑板場,U池,遊泳池)
101A - 不適合粗糙或非常光滑的地面(因為太硬所以抓地性很差)
大小
52-55 mm - 適合大部分使用者。街市,滑板場。小滑手。
56-60 mm - 適合大部分使用者。街市,滑板場。成人滑手。
60+mm - 特殊滑手。加長板面,山坡速降,泥地板。
初學者最好選擇硬度較低的輪子,因為他們還無法很好的駕禦他們的滑板躲過路面上的小石子,玻璃,碎物等,如果硬度太高這些碎物將會卡住他們的輪子,而有經驗的滑手通常選擇較硬的輪子。
如果妳是個初學者最好向妳身邊的朋友多咨詢或多試用幾種硬度和大小的輪子,來幫助妳做決定。
練習Ollie的幾點體會(初學篇):
1. Ollie的動作順序:
a 壹定的滑行速度,並註意雙腳的站立位置;
(註意:速度過慢導致落地後不能滑行;站立位置不當不利於起跳!前腳在板的中部附近,後腳前腳掌輕輕踏住板尾腳踝放松內收)
b 下蹲後雙腳用力起跳(稍微向前),前腳跟將要離板時後腳踝關節發力點板(要有壹定力度)。前腳借起跳之勢上收(應與後腳點板力度相適應,感覺上前腳要粘住板頭);
(註意:下蹲過分不容易控制重心;點板前後腳踝應放松內收,點板時突然發力;後腿點板要靠踝關節發力,大腿和小腿的力主要用於起跳;這壹部分的各個動作的力量配合和時機配合非常重要,點板力量時機和收腳力量時機的配合決定了是否能將板帶起!點板過早則前腳會壓住板頭,過晚則點板無力;收前腳過早則起跳無力,過晚則壓板;點板力量過小不行,收腳力量(速度)過大不行...)
c 前腳與板頭升到最高點時(剛開始練Ollie可不考慮前腳拉板),前腳下壓或順板頭下落之勢踏下同時後腳順板尾上升之勢上收,後腳應有粘住板尾的感覺;
(註意:如果b步完成後沒有上升感,自然會導致後腿無法上收)
d 當後腳順板尾上收到壹定高度(不能失去粘住板尾的感覺),兩腳都有粘板的感覺,此時已經騰空,然後只須下落後緩沖即可。
2. 上升感的問題:
a 起跳力量,點板時機和收腳時機的配合基本決定了是否能獲得上升感!
b 點板用踝關節發力有利於獲得上升感,只用大腿和小腿發力不利!
c 起跳,點板和前腿上收完成後上身應該是壹種完全伸展的狀態,而不應該蜷縮,才有利於獲得上升感!
3. 落板的問題:
a 後腳點板用力方向不正確容易導致落板!
b 前腳踝關節過於生硬,未能做到放松踝關節用腳背貼住板頭容易使板頭偏離!
c 前腳提拉板頭時低頭看側面容易導致拉板偏離而落板,Ollie時頭部應該盡量保持在重心與板的運行方向構成的平面內並保持面部朝前,看腳下盡量用余光!
d 前腳收腳過快,害怕後摔,容易使前腳踏出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