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簡介
bǎi hé
2 英文參考Lilium brownii, lily [朗道漢英字典]
greenish lily bulb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Bulbus Lilii(拉)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ily bulb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百合為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1]。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 或細葉百合Lilium pumilum DC.的幹燥肉質鱗葉[2]。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百合的別名藥百合[1]。
5 來源及產地百合科植物百合Lilium brownii F.E. Brownvar.viridulum Baker或卷丹L. lancifoliumThunb.細葉百合L.pumilum DC.等的鱗莖[1]。主產湖南、浙江、江蘇、安徽[1]。
6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寒[1]。入肺、心經[1]。
7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寧心安神[1]。
1.治肺結核咳嗽,潮熱,陰虛咳血,肺癰[1]。
2.治熱病後余熱不清,神思恍惚,神經衰弱,心煩失眠[1]。煎服:9~15g[1]。
3.搗敷天皰濕瘡[1]。
8 化學成分百合鱗莖含生物堿及澱粉、蛋白質、脂肪等[1]。卷丹鱗莖含葡萄糖、黏多糖,莖、葉中分得百合苷(Lilioside)[1]。百合鱗莖含百合皂苷、β1澳洲茄邊堿、1O阿魏酰甘油等[1]。
9 藥理作用煎劑對小鼠有止咳、平喘作用[1]。還可升高外周白細胞[1]。
10 百合的食用價值百合為百合科植物百合、卷丹、山丹和川百合等的鱗莖。百合、卷丹、山丹和川百合都是多年生草本,百合分布於河北、河南、山西、陜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卷丹分布於河北、河南、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山丹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河南、山東等地;川百合分布河南、山西、陜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百合是我國傳統出口特產,國人的自我消費也連年攀升,百合本身就匯集了觀賞、食用、藥用價值,全世界百合有 100 多個種類,我國就有 60 多個種類。就其生長年限可分為壹年生、兩年生、多年生百合。全國各地有不少優良品種,如宜興百合,也叫虎皮百合、苦百合。壹年生分瓣繁殖,畝產 700公斤左右,高的可超過 1000 公斤;湖南的麝香百合,也叫龍牙百合、粉百合。甘肅甜百合,又名川百合,種植 3 年後,畝產可達 1500公斤。
於移栽第2年9月至10月莖葉枯萎後采挖,去掉莖桿、須根,將小鱗莖選留做種,大鱗莖洗凈,剝取鱗葉,置沸水中略燙,幹燥。
1. 百合鱗葉呈長橢圓形,頂端尖,基部較寬,微波狀向內彎曲,長1.5至3厘米,寬0.5至1厘米,厚約4毫米。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光滑半透明,有脈動紋3至5條。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角質樣。無臭,味微苦。
2. 卷丹鱗葉長2至3.5厘米,寬1.5至3厘米,厚1至3毫米,表面乳白色或淡黃棕色,有脈動紋3至8條。
3. 山丹鱗葉長約5.5厘米,寬約2.5厘米,厚約3.5毫米,色較暗,肪紋不明顯。
4. 川百合鱗葉長2.5至5.5厘米,寬約1.2厘米,厚約1至3毫米。
均以鱗葉均勻、肉厚、筋少、色白、味微苦者為佳。
10.1 百合的營養價值1.潤肺止咳:
百合鮮品含黏液質,具有潤燥清熱作用,中醫用之治療肺燥或肺熱咳嗽等癥常能奏效。
2.寧心安神:
百合入心經,性微寒,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用於熱病後余熱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夢、心情抑郁、喜悲傷欲哭等病癥。
3.美容養顏:
百合潔白嬌艷,鮮品富含黏液質及維生素,對皮膚細胞新陳代謝有益,常食百合,有壹定美容作用。
4.防癌抗癌:
百合含多種生物堿,對白細胞減少癥有預防作用,能升高血細胞,對化療及放射性治療後細胞減少癥有治療作用。百合在體內還能促進和增強單核細胞系統和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能力,因此百合對多種癌癥均有較好的防冶效果。
5.本品甘涼清潤,主入肺心,長於清肺潤燥止咳,清心安神定驚,為肺燥咳嗽、虛煩不安所常用。
美容養顏,清熱涼血。主治肺燥、肺熱或肺熱咳嗽、熱病後余熱未清、心煩口渴等病癥。油性皮膚的人多吃百合對皮膚特別好。
10.2 百合的選購因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百合、蜜百合,炮制後貯幹燥容器內,蜜百合密閉,置通風幹燥處。
10.3 百合適合的人群1. 適宜體虛肺弱者、更年期女性、神經衰弱者、睡眠不寧者。
2. 風寒咳嗽、脾胃虛寒及大便稀溏者不宜多食。
10.4 百合的食療功效百合味甘、性平、微苦;歸肺、心、腎經;和潤滑利;
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止咳的功效;
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咽痛失音;熱病後期,余熱未清,或情誌不遂,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
10.5 百合的食用建議1. 食療上建議選擇新鮮百合為佳。
2. 四季皆可食用,秋季最宜。
3. 百合為藥食兼優的滋補佳品,四季皆可應用,但更宜於秋季食用。
4. 百合雖能補氣,亦傷肺氣,不宜多服。
11 百合的藥典標準 11.1 品名百合
Baihe
LILII BULBUS
11.2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或細葉百合Lilium pumilum DC.的幹燥肉質鱗葉。秋季采挖,洗凈,剝取鱗葉,置沸水中略燙,幹燥。
11.3 性狀本品呈長橢圓形,長2~5cm,寬1~2cm,中部厚1.3~4mm。表面類白色、淡棕黃色或微帶紫色,有數條縱直平行的白色維管束。頂端稍尖,基部較寬,邊緣薄,微波狀,略向內彎曲。質硬而脆,斷面較平坦,角質樣。氣微,味微苦。
11.4 鑒別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百合對照藥材l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樹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1.5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冷浸法測定,不得少於18.0%。
11.6 百合飲片 11.6.1 炮制 11.6.1.1 百合除去雜質。
11.6.1.2 蜜百合取凈百合,照蜜炙法(附錄ⅡD)炒至不粘手。
每100kg百合,用煉蜜5kg。
11.6.2 性味與歸經甘,寒。歸心、肺經。
11.6.3 功能與主治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於陰虛燥咳,勞嗽咳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11.6.4 用法與用量6~12g。
11.6.5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
11.7 出處《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