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查韋斯主義?
查韋斯主義是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及其繼任者馬杜羅推行的壹種社會發展模式和治國理政模式,西方學術界認為其本質是政治權力的獨占化、經濟的去市場化及社會政策的超福利化,查韋斯主義的理念和所推行的政策在拉美民粹主義潮流中頗具代表性。
社會財富分布失衡壹直是拉美國家的沈屙宿疾,民粹主義思想也因此成為拉美社會發展過程中難以割舍的壹部分,常在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中出現。
近幾十年拉美的民粹主義思潮比歐美國家更早興盛起來,根本原因在於多數拉美國家主要依靠出口原材料獲得經濟收入,在全球市場中處於邊緣地位,例如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等國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工業,因此比歐美國家更早受到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波動的沖擊。
與歐美發達國家情況不同的是,由於嚴重的社會斷裂和日益加重的個人主義傾向瓦解了傳統上用以聯合勞動者的集體組織(如工人合作社、工會等),拉美國家的民粹主義思潮通常支持左派經濟政策,而在這壹思潮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群眾運動逐漸成為聯結中下層勞動者的新紐帶。
具體來講,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拉美“新自由主義”改革以失敗告終,財富分配差距過大,社會不平等問題凸顯,中下層民眾的利益在自由經濟的浪潮中飽受侵害,加強政府對社會經濟幹預以增進社會平等的呼聲在拉美各國日益占據主流。
委內瑞拉的“查韋斯主義”在這壹背景下應勢而生。1998年委內瑞拉民粹主義者拉斐爾·烏戈·查韋斯(Rafael Hugo Chávez)當選總統,帶來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嬗變。
查韋斯以民族英雄西蒙·玻利瓦爾(Simón Bolívar)為旗幟,秉持“國家幹預主義”理念重建了委內瑞拉政府“查韋斯主義”(Chavismo)由此獲得政治影響力。
查韋斯總統及其繼任者尼格拉斯·馬杜羅將政治精英和社會精英等傳統勢力斥為“萬惡之源”,宣稱只有自己才能將其推翻拯救民族和造福大眾,還積極利用電視、網絡、報刊等現代傳媒宣傳民族主義思想,激烈反對以美帝國主義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的剝削和侵略。
在同時期的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等拉美國家,民粹主義政黨和領袖也先後開始執政,推行了與“查韋斯主義”類似的政策。
擴展資料:
查韋斯主義認為自由市場和私人資本的大量存在有礙社會平等政府應當對經濟活動加強幹預和控制,保障國家財富由全體人民***享。首先,委內瑞拉政府以捍衛人民財產和保護勞工權益為名,將部分私人企業和外資企業收歸國有。
以委內瑞拉的支柱產業石油行業為例,查韋斯總統上任伊始就宣布將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etróleosde Venezuela S.A.)收歸國有。
2001年,委內瑞拉政府又頒布《新石油法》,核心內容是加強國家對油氣產業的控制,具體舉措包括提高礦區使用費、國家石油公司的持股比例、政府分成比例及油氣出口關稅水平等。
“國有化”政策出臺後,大部分長期在委內瑞拉運營的跨國石油巨頭都受到不小的沖擊,雪佛龍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和道達爾石油公司被迫出讓大量份額成為所運營項目的小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