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基本法解讀?-- 組織基本原則(小結)
第壹、組織建立的方針以流程、效率,責任、能力為基本管理導向。
組織建立是將業務流程化,責任明確化,能力系統化的壹種基本管理行為。
組織的建立首先要保證業務流程全面系統的呈現,清晰的流程是基礎和前提。在業務關鍵控制點的地方以效率為出發點建立組織控制的控制點,最後以崗位和人員的形式將能力固化在組織節點上,也就是我們經常講到的能力,要建在組織上。
組織管理的過程,就是將戰略目標、業務流程、組織崗位、人力資源進行充分設計的壹個管理過程。因此,組織建立是以規範流程,強化責任,高效運營為核心目的和價值。
第二、組織結構的建立原則以戰略實現,並保持相對穩定性為根本出發點。
組織結構的建立始終要對齊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凡是不能快速響應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壹切組織結構都是毫無價值的,都要進行堅決的優化和裁撤。
戰略實現的可持續性,決定了我們的組織結構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性、科學性和合理性。他受到外部環境壹切變量的影響,所以他是壹個動態平衡的過程。組織結構的設立要以企業的業務變化評價為基本前提。
組織的設立壹個重要的價值,就是在組織中壹定有壹個責任主體保證戰略目標的管控。也就是壹定要有組織來推動整個企業的戰略目標的進程評估、管控和推動。中長期的企業發展目標,對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具有重要的牽引作用。有清晰的戰略目標,實際上也是企業組織能力的壹種外化行為。
因此,有這樣壹個關鍵組織始終圍繞組織目標的實現開展工作。就形成了短期組織目標和中長期戰略規劃所形成的動態管理模式,既兼顧了當下的利益,同時又兼顧了中長期的發展,兩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進。
第三、職務設立的原則,以業務管理效率為基礎評價依據。
有了具體戰略目標,有了具體的業務流程設計,有了流程節點上的關鍵控制點。職務就是明確關鍵控制點的責任義務和管理邊界。
在日常的管理當中,我們要回歸到基本的管理本源。就是要找到組織為什麽要設置成壹個職務,或者這個職務意味著他在整個業務流程當中所有起到的何種關鍵價值和作用。
有時候,我們很多管理者是忽略或者忘掉了這個職務的基本的崗位職責和要求。同時忽略了他的組織當中的作用和價值。找不到自己合適的定位,要麽不能夠精準他在組織裏邊的價值點,同時也會盲目的去看在組織流程當中的價值實現。這些都會造成管理者對自我管理定位的錯位。管理認知的偏差,以及定位的認知偏差,往往是我們組織效率低下的最本質的矛盾和問題。
因此,職務的設立,他的範圍要足夠的大,責任也要足夠的大,在組織內部以最快的響應速度和最小的管理半徑才能快速地服務於市場和客戶,才能具有相對的競爭力水平。所以在大組織大職務的設立成為我們當下組織,提升組織效率的壹個重要抓手,同時也是現代管理組織打破以往傳統管理模式的重要體現。
比如我們在管理大職務當中聚焦市場和客戶,其相應的目標無外乎對市場洞察和客戶需求管理。另外就是聚焦到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設計和生產管控,端到端說的就是客戶需求和產品輸出,兩者之間的管理關系。
第四、管理者的職責以管理者價值的發揮為主要實現載體。
當組織和責任壹旦確定,管理人才就成為了實現目標中的唯壹確定性因素。管理者的重要價值就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管理者的責任意識要提高到組織行為這個層面上來,所以我們經常講為何要敬畏組織就是去深刻理解管理責任,基於組織價值實現的基本點。忘掉個體,記住流程節點,記住組織目標是壹個管理者的基本管理認知。
要法制不要人制,目的就是要擺脫人作為主觀能動性這壹主要管理變量所帶來的管理障礙。我們壹切的管理行為無外乎就是把大家的思想行為,統壹到相對統壹的管理要求當中來,消除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異。
壹切標準化的目的就是消除這種認知偏差,是最核心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其實管理並沒有多麽高大上的地方或者運用很多方法和工具。而是我們人為的將問題復雜化、流程復雜化,責任復雜化,方法復雜化等等。為了管理而管理實際上是最大的管理資源浪費。
管理者在組織當中的三個核心的價值,就是首先要保證我們工作富有成效,有直接的價值輸出解決業務的關鍵問題,其次是員工富有成就。這壹過程實際上就是將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轉化為組織能力的壹個過程,既是發揮管理者能夠去實現單壹個體形成的組織能力大於個體能力的效率目標,同時,又將員工作為價值主體,實現個體價值的管理行為。任何時候組織和個體的利益可以有機的結合,相互保持獨立,同時又相互依存。
因此,個體的利益始終堅持以組織利益為前提,而組織利益實現的前提下,個體利益有可能實現最大化的良性互動關系。
第五、組織的擴張以戰略機會點與人才組織管控能力動態平衡為關鍵運營目標。
設立組織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業務能夠順利有效的開展,是壹種有效的管理行為和手段。搞清楚了設置組織的目的,才能夠讓我們在實際的業務運營當中,去找到設定組織的影響關鍵要素。壹方面當外部有戰略機會點,我們怎麽去設置相應的組織來獲取?另壹方面,我們可以評估內部的組織人才的管控能力是否足以去支撐外部機會的把控。
因此,組織管理行為在企業管理當中是壹個重要的管理抓手,也是我們經常忽略的組織管控的基本管理認知,而單純去看壹些在與人為目標的行為管理方式。抓住管理的核心在於直面核心問題。
首先是要抓住組織管理最基本的管控方式。其次,才是用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讓組織管理更加的有效和確定性保持。組織機制的設置可以有效推進業務的長足的發展,同時又需要以有效的管控模式和能力來支撐組織作用的發揮。而組織管控能力的提升又要依賴於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特別是幹部隊伍建設和幹部能力建設。幹部隊伍的素質和管理控制能力,成為了組織能力建設的決定性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講抓住組織能力建設,比抓幹部能力建設更為關鍵,並且是重要的前提。
總結壹下,充分有效地利用組織這壹管理資源可以充分有效地對外獲取戰略機會的同時,又能夠促進內部管控能力的提升,另壹方面內部管理能力的提升又可以促進組織能力的發展,以促進獲取外部機會點的能力水平的提升。
始終保持機會和能力的動態平衡,是我們作為管理者的壹個基本常識,也需要不斷地去沈澱和強化提升管理者素養已達到對業務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管理的深刻認知。公司的治理水平,更多是強調我們的組織管理的水平。管理者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對組織管理進行深刻的認知,提升對組織資源的價值評估和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