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播歷經幾次改版?
1985年:主持人羅京
微波幹線沿線的10多個省、直轄市電視臺傳送信號。播出時間10~15分鐘,只有外景片,沒有播音間的口播。早期《新聞聯播》的地方新聞,大都是通過班機或火車送到北京,加上洗印、編錄,快則壹周,慢則半月才能跟觀眾見面。
1978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正式開播。1958年中央電視臺建臺伊始,新聞欄目就承擔起“新聞立臺”的責任。目前,《新聞聯播》是中國收視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同時它也是全世界擁有觀眾最多的電視欄目。
《新聞聯播》創辦當年的12月,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歷史的巧合,使《新聞聯播》肩負起記錄時代變遷的重任。因此它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忠實的記錄者。
1979年9月1日起,央視創辦新欄目——《國際新聞》:新華社每天專門為它編發5分鐘國際簡訊;加播英美合資的“合眾獨立電視新聞社”外景片;並從香港收錄新聞,航寄北京。
1980年勞動節起,《國際新聞》保留欄目名稱並入《新聞聯播》。後來,《新聞聯播》改進編排,不再把口播國際新聞與國際新聞外景片分開,《國際新聞》完全並入《新聞聯播》,鞏固了《新聞聯播》的龍頭地位。此間,地方臺新聞由航送改為微波幹線傳送,《新聞聯播》播出時間增至30分鐘。11月《新聞聯播》播出了審判林彪與江青反黨集團的實況。
1981年4月13日—21日全國新聞工作座談會在青島舉行,會議作出兩項重大決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臺都是中央電視臺的集體記者,有責任有義務向中央電視臺供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臺必須轉播《新聞聯播》節目。
這使她在短時期內擁有了最龐大的記者隊伍,構建了世界觀眾群體最大的新聞傳播網。全新的管理理念、傑出的人才隊伍、務實的敬業精神、先進的技術手段,推動了《新聞聯播》飛速發展,也帶動了電視新聞事業不斷進步。因此她是中國電視新聞改革創新的領軍者。
從1982年報道中國***產黨的十二大開始,中央把重大時政的發布時間從20點提前至《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19點,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從此,不論國際新聞還是國內新聞,不論中央政令還是地方民生,《新聞聯播》都是最權威的發布機構。
1982年9月1日中***中央宣傳部宣布自即日開始,重大時政消息的發布時間由每天20點改為由《新聞聯播》首發,確立了她獨立的新聞發布機構的地位。
1983年10月18日新聞聯播香港記者站建立,蒙古族記者包拉白成為第壹任記者。
1984年起,《新聞聯播》派遣駐外記者。6月開始收錄臺灣中華電視臺的《華視新聞》;並和亞廣聯A、B、C區的國家、地區交換新聞,加強了有關第三世界的報道。
1987年起,《新聞聯播》收錄美國CNN等國際新聞。7月1日播音員由1人改為2人播出,節目結束後打出編輯制作人員名單。
1988年12月1日新聞中心成立,形成了集采訪+編輯+播出的壹條龍管理機制。
1991年9月1日,《新聞聯播》通過國際衛星頻道走向世界,覆蓋全球。目前,《新聞聯播》在全世界17個國
歷屆新聞聯播(18張)
家和地區建立了18個記者站(點),並與CNN等全球知名的電視機構建立了新聞節目交換合作關系,“揚獨家之優勢,匯天下之精華”成為她的宗旨與特征。世界重大突發事件常常成為《新聞聯播》“本臺剛剛收到的消息”;《新聞聯播》播報的內容也往往成為境外主要媒體的國際報道。因此她是中國了解世界與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
12月1日主持人開始使用新聞提取器,增強了主持人與觀眾的交流。
1992年12月19日中央電視臺美國記者站建立。
1994年1月2日中央電視臺第壹次在《新聞聯播》中直播亞太壹號衛星的發射情況,首次在同比報道中實現了同步編排的播出。
1996年1月1日起,《新聞聯播》由錄播改為直播,時效性進入爭分奪秒的新時期。
上世紀末起,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可以看到《新聞聯播》,《新聞聯播》走向世界。
2005年以來,《新聞聯播》越發註重“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越發關註百姓身邊的好人好事,關註普通黨員的奉獻,關註普通單位的經驗。弘揚了真善美,起到“感動中國”的公益效應,遏制了不良現象蔓延。
2006年新聞頻道改版後,各節目都有自身的側重點,而《新聞聯播》則是全部新聞的精選與總結。其間,播音員的新老更替,引起了廣泛關註和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