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為什麽愛上雜文散文

為什麽愛上雜文散文

雜文,壹種令人望而生畏的文體。印象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是感應的神經,是攻守的手足,屬於純粹的戰鬥文體。非有縱橫捭闔之才不能為,非有金剛怒目之勇不敢作。當然,這樣的印象主要來源於雜文巨匠魯迅。是以讀雜文多年,不敢輕易為文,恐招大方之家嘲笑。

 因了這樣先入為主的看法,我的閱讀和寫作之旅呈現出壹條清晰的脈絡:先小說,而詩歌,再散文,最後緣定雜文。尤其是近壹兩年來,對雜文更是情有獨鐘。吉林的《雜文選刊》期期必買,河北的《雜文報》張張不落。閑時逛網絡,在瀏覽完新聞之後,便是大量的閱讀雜文。《雜文選刊》在網上開辦有“中華雜文網”網站,站內雲集雜文名家的博客,不花壹分錢基本上可將天下名家的雜文名篇壹網打盡。除了閱讀雜文報刊、網站,還閱讀經典雜文名家的作品,購買雜文名家的單行本;對本土雜文家的文章更是壹篇也不放過,細細咀嚼,反復揣摩,以期有朝壹日能寫出像模像樣的雜文來。浸淫日久,終於也鼓起勇氣提起筆來,戰戰兢兢地寫下了雜文的第壹行文字。如此而壹發不可收拾,壹篇接壹篇地寫了下來,大多數在網站和自己的博客上貼出來,居然也贏得了不少網友的喝彩;偶爾把自己最為得意的投向報刊,竟也有發表的,尤其是《伴章如伴虎》壹文在2008年1月11日的《雜文報》上發表,1800余字,發在第7版頭條,讓人歡欣鼓舞!

 情不自禁的問自己:如我這樣的人,性格內向柔弱,為人善良本分,對眼前的世界滿懷憧憬和希望,從未想到過要去“攻擊”某人,怎麽就如此癡迷地愛上了這樣的壹種“戰鬥性很強的文體”呢?

 雜文讓人解氣消悶。世間的不平事太多。人是社會的人,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和燒心的事,有的甚至是令人怒火中燒而又無處噴發,郁積日久必然讓人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而雜文就是讓人壹澆心中塊壘的通道。壹篇上乘的雜文就如壹劑良藥,既可使人“清涼解表”,又可讓人“通經活絡”,讀之可使心中的郁悶和憤怒有如煙消雲散。

 雜文讓人清醒明白。雜文對社會人生及世間的壹切洞幽燭微,所思所想往往發人深省,既能清醒地看清自己,又能明白地看清別人,得意時不張狂,失意時不沮喪,不致於混混沌沌過壹生。正如《雜文報》的辦報宗旨所言,讀寫雜文可以“革故鼎新”,可以“激濁揚清”,可以“做明白人”。

 雜文讓人增知長智。雜文的取材無所不包,思維的觸角無所不及,真可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裏,無壹不是雜文寫作的範圍。壹篇篇雜文飽含知識和哲理,日積月累的閱讀和寫作,使人不知不覺就成了個“雜家”。在此基礎上,還能開拓出自己的領地,寫作出自己的妙文,享受到創造的樂趣,維護人之為人應有的尊嚴!

 壹個不想糊糊塗塗過壹世的人,非讀雜文不可;壹個滿腔正義的人,非讀雜文不可;壹個胸懷天下的'人,非讀雜文不可!雜文是良知的化身,是正義的載體,是公正的天平。雜文是匕首,是投槍,紮向壹個個病變的社會細胞;雜文是警示鐘,是銀針盒,震醒滾滾紅塵夢中人。壹言以蔽之:今天的世界仍然是壹個雜文的世界,有太多的不平和憤恨需要壹個抒發的平臺,而沒有比雜文這樣更好的平臺和去處了!“大恨源於大愛”,正因為身處這個世界還有對光明的向往,也才更希望這個世界幹凈和純粹些,於是加入了雜文的大合唱。

 “壹燈能去千年暗”“壹智能滅萬年愚”。雜文是茫茫暗夜中的燈火,能指引前進的方向;雜文是混沌人生中的利劍,能刺破思想牢籠的重重束縛,獲得自由新生,引領人們朝著光明的聖地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