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行為主義理論的“四大實驗”有哪些?

行為主義理論的“四大實驗”有哪些?

教招考點——行為主義理論的“四大實驗”帶給教師的啟示

敏試教育

2017年08月20日

行為主義理論又被稱為刺激反應理論,是當今學習主義的主要流派之壹,而行為主義理論的“四大實驗”是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點之壹,是每位經歷教師招聘考試必學內容之壹。

簡單概括地說,行為主義理論的“四大實驗”,包括“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貓”、“斯金納的小白鼠”和“班杜拉的小朋友”四大內容。

巴甫洛夫的狗

首先,是“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後來,每次給狗進食時打開紅燈、想起鈴聲。壹段時間後,狗只要看到紅燈亮或者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這是作為中性刺激的鈴聲由於與無條件刺激聯結而成的條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條件反射,後人稱之為“經典性條件作用”。

經典性條件作用

桑代克的貓

其次,是“桑代克的貓”。著名的迷籠實驗:將餓貓關入籠中,籠外放壹條魚,餓貓急於沖出籠門去吃籠外的魚。貓第壹次被放入迷箱時,拼命掙紮,或抓或咬,試圖逃出迷箱。終於,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在這些努力和嘗試中,它無意中踩到踏板,結果使門打開,多次實驗後,餓貓的無效動作越來越少,最後壹次入籠就會立即以壹種正確的方式去觸及機關開門。桑代克把貓放進迷籠中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排除錯誤最終學會開門來取食的過程稱為嘗試錯誤學習,並提出學習的“嘗試—錯誤”理論。

斯金納的小白鼠

然後,是“斯金納的小白鼠”。在斯金納箱中放進壹只白鼠,並設壹杠桿,箱子的構造盡可能排除壹切外部刺激。動物在箱內可自由活動,當它壓杠桿時,就會有壹團食物掉進箱子下方的盤中,小白鼠就能吃到食物。實驗發現,動物的學習行為是隨著壹個起強化作用的刺激而發生的。斯金納通過實驗,進而提出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班杜拉的小朋友

最後,是“班杜拉的小朋友”。在早期的研究中, 他們首先讓兒童觀察成年人對壹個波比娃娃的拳打腳踢,然後把兒童帶到壹個放有波比娃娃的實驗室,讓其自由活動。結果發現,兒童在實驗室裏對波比娃娃也會拳打腳踢。這說明兒童通過觀察成人的行為而習得新行為。通過實驗,班杜拉提出了觀察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四大實驗”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為學生創設壹種環境,盡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消除不良行為。

而在具體教學中,行為主義理論啟示教師註重創設有助於教學的課堂情境,配合教材設計教學的進度,塑造個體的良好行為以循序漸進的達到教學目標。

這要求教師要理解學習的行為。個體獲得的學習經驗包括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教師可以通過這兩種形式的利用,壹方面創造條件讓學生可以輕松參與到活動中,通過直接的體驗進行學習(這對於年齡小的兒童這壹點尤為重要)。學習的結果是產生行為的較持久的變化,因此,教師要註意采取措施保證學習行為的持久性,在學習之後進行及時的練習和強化,避免已學習的行為的消退、遺忘。在現實中,學生的學習以掌握間接經驗為主,具有壹定的被動性,教師應當在理解其特點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例如,幫助學生認清當前所學知識對未來適應環境的重要作用,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系統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以利於學生的理解與掌握。

教師還應當根據不同的知識類型進行教學設計,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不同形式的教學:當設計需要理解的概念或原理時,可以從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或熟悉的生活入手進行教學,促使有意義學習的發生;對於結論性的知識則可以直接教給學生,促使其進行接收學習。另外,不同的教學方式下,教師的角色不盡相同:教師有時充當知識的傳授者,指導學生進行接收學習;有時則只起引導、輔助作用,如在物理、生物等的自然學科課程中,鼓勵學生進行獨立的學習發現,指導學生學生進行試驗和實驗等。教師應調整好自身的角色,促進學生的學習。

在巴普洛夫經典性條件試驗中,消退說引起教師的思考,幫助教師利用消退律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例如教師應註意到如果教師對那些上課吵鬧的不予以理會,則開始時可能出現更多的吵鬧行為。桑代克通過壹個經典的“迷籠實驗”說明不斷嘗試錯誤行為在學習中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允許學生犯錯誤,尤其在促進學生探究能力形成的課堂上,教師要敢於放手,盡量保證學生經歷完整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個別零散的片段,允許學生犯錯誤走彎路,經歷”嘗試—錯誤—從教訓中學習“的過程。當學生感到困難時,教師應給與適度的引導,幫助學生分析失敗的原因,對學生作出正確的反應,對學生獲得的成績進行鼓勵和獎勵,幫助學生進壹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我們知道學習的實質是觀察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榜樣來學習,教材、影視作品中的人物都可能成為學生觀察學習的榜樣,那麽,教師即可給學生提供觀察學習的來源。另外,觀察學習的過程包括註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動機過程,教師可以利用這四個過程強化學生的觀察學習。從學習理論中的交互作用觀,給教師這樣的啟示。教師通過利用交互作用,為學生創設壹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創設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合理競爭、合作的學習風氣。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正確的理解這些理論在學習中的作用,從而利用這些理論背後的實質作用很好的運用於教學活動中,以達到引導學生學習並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的良好的學習效果。

本文整理 | 敏試教育(江西教師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