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羅中立春蠶作品賞析500字

羅中立春蠶作品賞析500字

羅中立作品《春蠶》創作於1983年,受到當時“懷斯”(美國畫家)畫風的影響,羅中立、何多苓、艾軒等壹代畫家,在文革後傷痕文學的影響下,創作了壹批具有時代氣息的代表作品。其中,羅中立的系列反應農村生活的寫實主義作品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父親》,該作品已經成為新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而被譽為它的姊妹篇的《春蠶》也曾多次在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展出。

據了解,羅中立曾創作了三件《春蠶》,最早的壹件被劉溢謙、王薇夫婦的龍美術館收藏,另壹件早年被臺灣收藏家林明哲收藏,也是參加展覽最多的壹件代表作。這件作品正是於今年的保利春季拍賣會上創造了羅中立作品新的拍賣紀錄。此外,還有壹件尺寸較小,壹直被羅中立個人所珍藏。同壹題材創作了三幅,作者對其喜愛程度可見壹斑。

與《父親》相比,羅中立創作《春蠶》是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感情,與《父親》著重刻畫老人面部的滄桑不同,《春蠶》完全隱去了人物的面部,深色的背景加上頭頂的光線投射,使得畫面的焦點集中在母親蠶絲般的滿頭銀發上。畫面只有壹位母親低著頭,手裏撥弄著蠶,她銀白的頭發就像蠶絲壹樣,而發間也有壹個若隱若現的蠶繭,描繪了傳統中國農耕社會裏男耕女織的分工,深圳美術館藝術總監魯虹表示,《春蠶》用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詩句來表現了壹位母親形象,是有象征意味的,他將默默奉獻的母親比作春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