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中國>的讀後感 大約1200字左右。
黨的十六大在闡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時,強調了要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提出了社會和諧問題。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是對“社會更加和諧”目標的進壹步展開、深化和具體化。我們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布局中來把握和諧社會建設,明確二者之間的關系;又要註意“社會更加和諧”同其他五個“更加”之間的緊密聯系,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實現社會建設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之間的良性互動,全面推進。
當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壹項重要內容,又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遠戰略規劃的壹個重要方面。作為後者,和諧社會建設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任務更長遠。但在當前,還是要緊扣總目標,突出總目標,從實現總目標的要求出發,認真研究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新動向,社會關系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從經濟發展、民主建設、依法治國、思想道德建設、維護公平正義、增強社會活力、加強社會管理等各個方面切實采取措施,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只有這樣,才是真正腳踏實地地幹社會主義。
有兩種情況值得註意。壹種是將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看作是並駕齊驅的兩個東西,把二者之間的主從關系改變為並列關系。另壹種是以和諧社會建設為總題目,把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各方面的內容統統歸到和諧社會建設的名下,也不管是否牽強附會。這些做法的意圖,自然都是為了進壹步突出和諧社會建設的地位。但是,如不註意卻可能會淡化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總目標的關註。
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布局中把握和諧社會建設,還必須從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特點出發來考慮問題。這樣說,包含兩方面的意思,壹是要堅持靠改革和發展來解決社會矛盾,警惕和防止往回看的思想苗頭。當前,我國社會建設領域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後必然產生的。解決這些矛盾,關鍵還是要靠發展。要發展,就必須激發社會活力。這就要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繼續鼓勵壹部分地區、壹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並推動先富帶未富、先富幫未富;通過改革,進壹步確立競爭激勵機制,等等。新階段的新問題不可能用老辦法來解決。我們不能對計劃經濟時代以平均主義為特點的“社會和諧”抱有縷縷思戀,不能把改革開放以來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所采取的壹些正確說法和做法說成是不和諧,不符合“以人為本”的精神,這樣無益於和諧社會的建設。二是要從現階段的實際出發來提要求,不搞超越階段的急於求成。實現公平和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當前,在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等方面,確實都存在著大量的問題,人們議論最多的,如社會成員收入差距擴大、農村兒童輟學率上升、進城農民工身份歧視,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加強法治、創新政策、改革體制、轉變觀念、加大投入等方方面面來努力。但也必須看到,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實現程度是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的。在當前,我們應當按照中央領導同誌所指出的那樣,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不發達這個實際出發,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既充分重視,嚴肅對待,又不超越階段、吊高胃口;既要重視訪貧問苦,也不忽視訪賢問能。只有這樣,才能紮紮實實把和諧社會的建設推向前進。
1.建設和諧社會,從妳我做起
壹個美好和諧的社會,是人類夢寐的追求。從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到數碼航天的信息文明,幾千年來,人類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
和諧,如春風拂面,使人倍感親切;和諧,如久旱甘霖,使人心田滋潤。
建設壹個美好的和諧社會,是妳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許,妳不禁要問:建設和諧社會,難道是我們壹、兩個人就能建造的嗎?不,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互助才能做到,但是,我要倡議,建設壹個美好和諧的社會,請從妳我自己做起。
有壹首歌這樣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壹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身邊的楷模,大學生洪戰輝,這樣壹個家貧如洗的莘莘學子,用自己的青春和愛心,收養壹個素不相識的小姑娘,幫助她完成學業,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人生價值,這種精神難道不是建設和諧社會所需要大力提倡的嗎?如果我們的社會有千千萬萬個洪戰輝,讓大家壹起互相幫助,使每壹個人擁有壹顆善良的心,就可以感染更多的人,每壹個都能常懷感恩的心善待自己、關愛他人,和諧社會何愁不能實現!
曾經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有壹次乘公***汽車回家,在座位旁看見十元錢,我毫不猶豫的就大聲尋找失主,車上的人都用莫名的目光註視著我,每個人都翻自己的錢包,之後就平靜下來,售票員卻在司機的教唆下,不假思索的向我要錢,說他是失主,也許這錢真是他的,也許是因為我的天真,純潔被人利用,我把錢給了他,但我至今無怨無悔,因為我覺得沒有玷汙自己幼小的心靈,感到無比自豪。我們的身邊這樣的事例很多,只要大家從自身做起,從每壹件小事做起,我們的社會就離和諧的目標越來越近。
高爾基說:“人應該尊重彼此之間的互相幫助,這在社會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啊!生活中我們每壹個人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而別人也同樣渴望我們的幫助。只有在充滿愛心,富有同情心的關愛和互助的社會中,我們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滿,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更加欣欣向榮。
播下壹顆種子,收獲壹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為,收獲人生的精彩。讓和諧的影子跟隨我們真誠的步伐,風吹不去,雨打不散,如影隨形,讓我們攜手同行,從妳做起,從我做起,從我們身邊的每壹件小事做起,構建和諧社會,***創美好未來。
2.《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建設和諧社會》
7月7日,曾駐守盧溝橋的士兵和將領後代再度回憶“七七事變”。
7月7日上午,在歷經4個月的“閉關修建”和“全國文物總動員”後,今年我國唯壹壹個全面反映抗戰勝利的大型綜合性展覽在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式登臺亮相。
每年7月7日,人們都會想起很多:盧溝橋、佟麟閣、南京大屠殺、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7月7日就像壹個標記、壹個烙印,承載著太多的東西:屈辱、悲壯、不屈、奮鬥。這個日子,應該被每個中國人銘記。
歷史就像壹面鏡子,讓我們看到過去,也看到未來。重溫歷史,能夠讓人調整對待現實生活、面向未來的態度。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麽反對日本右翼勢力篡改教科書的原因。如果那麽多的犧牲與痛苦都能被輕易地抹殺,只能說明抹殺者的偏執、狂傲與缺乏勇氣,說明他們不能正視過去,也不可能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未來。7月7日,強調真實的歷史,對整個人類,都具有意義。
不說別人,說我們自己。7月7日,抗戰全面爆發的紀念日,我們自己是否能有正確的態度去面對?除了緬懷英烈,表達對侵略者的譴責與憤怒,我們是否還能多做些什麽?在面對車房貸款、孩子上學、夫妻情感這些日常的瑣碎生活的時候,在面對著生活的壓力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告訴後輩,告訴那些獨生子女們,有些責任很大,大到要隨時準備承擔,大到要隨時準備付出犧牲,大到需要所有人的肩膀壹起去扛。
正視歷史,不僅僅是真實地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也不僅僅是對篡改歷史者進行抨擊。正視歷史,最關鍵的表現是正視現在:用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創造經濟發展的環境,用經濟發展的成果建設強大的、文明的國家。壹個民族,只有當自己強大到讓別人尊重的時候,它的聲音才會有力量,才不會再受外族的欺淩,民族的神聖與尊嚴才會真正得到別人發自內心的承認。每壹個中國人:官員、白領、海歸、學生、民工、軍人……都應該在今天審視壹下自己:我為我們的民族與國家做了些什麽?我是不是認真地圓滿地完成了我的工作?我是不是已經盡到最大的努力了?
我們面對的是壹個全新的世界,面對的是壹個全新的時代,但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應該改變的,那就是68年前我們的先烈表現出來的奮鬥與犧牲的精神。這種精神必須長久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裏、存在於我們為人處世的原則中,它鼓勵我們做好每壹件事情,鼓勵我們讓每壹天充實。
登高才能望遠,鑒往才能開來。7月7日,從令人迷戀的電子遊戲中擡頭,從笙歌緩緩的酒吧歌廳裏擡頭,從打折的漂亮衣服前擡頭,從自我的世界裏走出來,花些時間想壹想,我們想到的該是責任——這是留住壹切美好生活、避免悲劇重演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