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丹的味道,顏色等等
樟丹又名紅丹、鉛丹、黃丹、廣丹、東丹、樟丹。為鉛的氧化物(Pb3O4),是中藥含鉛量較高者。鉛是作用於全身各系統的毒物,主要累及神經、血液、消化、心血管系統和腎臟,嚴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肝病和溶血性貧血等。由於臨床表現復雜,癥狀多樣化,往往被誤診而延誤治療。
采集炮制把純鉛置鐵鍋內,加熱炒動,勿加鍋蓋,使之暴露於空氣中以利氧化。取出後放於石臼中研成細末,用水漂洗,將粗細粉末分開,細粉再經氧化24小時,將其再度研細過篩即得鉛丹。揀去雜質備用。
性味歸經辛、微寒;有毒。歸心、肝、脾經。
功能主治內服截瘧、鎮驚、墜痰;外用解毒生肌。治瘧疾、癲狂、各種瘡瘍久不收口、膿液多、黃水瘡、毒蛇咬傷。
臨床應用骨、關節結核竇道、風濕性關節炎、骨髓炎、骨肉瘤疼痛、宮頸糜爛、外陰潰瘍、慢性皮膚潰瘍、疣、濕疹、雞眼、足癬。
用法與用量內服:入丸、散,每日量為0.3~0.6g。外用:適量,研末撒,調敷或熬膏。
禁忌虛寒吐逆者忌服。不宜持續內服,以防蓄積中毒。
藥理作用鉛丹能直接殺滅細菌、寄生蟲,並有制止黏液分泌的作用。
毒性小鼠靜註LD50為16.70g/kg;大鼠腹腔給藥的LD50為220mg/kg。臨床中毒量為0.04g;每天口服2mg,連服數周出現慢性中毒。
不良反應急性中毒者以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癥狀為主。如口內有金屬味、流涎、惡心、嘔吐、吐出物帶血絲、臍周劇痛、按之痛減、腹瀉、糞呈灰黑色、頭痛、煩躁不安、譫妄、幻覺、震顫;有時可出現癲癇樣發作,或類似麻痹性癡呆的表現;小兒常有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的表現;還可見多發性神經炎。此外,尚可見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腎病、貧血及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暫時性高血壓、肺瘀血、肺出血、肺水腫、循環衰竭等臨床表現。
慢性中毒者面色土黃或灰白、齒齦有鉛線、腹部經常絞痛、頑固性便秘、食欲減退、有神經衰弱癥候群及多發性神經炎;女性患者可有月經不調、流產及早產等;小兒可見發育遲緩、抵抗力降低等;血常規異常,尿鉛含量高於正常界限。
源於 《本經》
《本經》:“主吐逆胃反,驚癇癲疾。”
《藥性論》:“煎膏藥用,止痛生肌。”
《本草綱目》:“能解熱拔毒,長肉去瘀,故治惡瘡腫毒,及入膏藥,為外科必用之物也。”
為純鉛經加工煉制為鉛的氧化物(Pb3O4)。主產於河南、廣東、福建、雲南等地。生用或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