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互設計體驗日的2010中國交互設計體驗日
首屆中國交互設計體驗日於2010年12月9日至12月15日在廣州舉行,圍繞“贏在互動”這壹主題,各種活動相繼舉行,包括交互設計作品展覽、交互裝置體驗、5場專家演講、2個圓桌會議、18個業界實戰工作坊、5天系統的交互設計教育工作坊、TouchMe主題晚會等各種形式的交流會。參會企業超過200家,高校30多所,參會人數超過1000人。活動不僅聚集了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童慧明、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交互設計課程主任辛向陽、UPA中國主席黃峰、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中心總經理唐沐、支付寶首席產品設計師白鴉(博客)等交互設計領域的專家;還有來自網易、騰訊、淘寶、金山、華為、TCL、美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唐碩、上海藝土等單位的交互設計負責人、專家主持工作坊;並有貫穿首尾的“開放式體驗”,交互設計愛好者不僅可以免費欣賞3C產品、應用軟件、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產品、服務設計、信息設計五大門類的交互設計作品,還可親身感受和體驗用戶體驗設備、交互裝置,更有機會參加知名企業的交互設計專場招聘。
體驗日大會會議
由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交互設計委員會和UCDChina***同主辦的2010年首屆中國交互設計體驗日大會於12月10日上午在位於廣州大學城的廣州美院的900人大會廳隆重舉行。環節介紹: 時間 形式 內容 嘉賓 09:15-09:45 主題演講 被忽略的交互設計本質
The forgotten roots of interaction 辛向陽(交互設計課程主任,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交互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09:45-10:15 主題演講 體驗設計,我們要走的更遠! 黃峰(主席,UPA中國) 10:30-11:00 主題演講 設計中的人文關懷 唐沐(總經理,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中心) 11:00-11:30 主題演講 完美設計
Designing for Perfect Janna DeVylder(主席,國際交互設計協會 IxDA) 11:30-12:00 主題演講 提問的“價值”
The 'Value' of asking why Daniel Szuc(副主席,UPA國際) 體驗日工作坊環節介紹:
12月11日上午 體驗日工作坊A 時間 場次 內容 嘉賓 14:00-17:00 A1 肢解交互設計-探尋設計過程中的理性思維 臭魚(交互設計師,騰訊互聯網業務系統)
Seven(騰訊 互聯網系統 交互設計師) 14:00-17:00 A2 新媒體的科技思考:顛覆展示空間與人的互動關系 林欣傑 (Keith Lam)(香港dimension+ 藝術總監及創辦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和香港藝術學院的客席講師) 14:00-15:30 A3+B2 交互:玩家互動的催化劑 歐陽曉寧(網易遊戲部用戶體驗組交互設計師)
苗方方(網易遊戲部用戶體驗組交互設計組組長) 15:30-17:00 遊戲交互VS交互遊戲 林健(網易遊戲部用戶體驗組交互設計師)
楊冰(網易遊戲部用戶體驗組交互設計師) 14:00-17:00 A4 移動互聯網產品用戶體驗評估模型建設 林欽(上海藝土,ETU***同創始人兼負責人)
戴均開 (上海藝土,ETU 資深用戶體驗研究員) 14:00-17:00 A5 軟硬件壹體化產品設計 吳曉丹(首席執行官,廣州順科軟件服務有限公司)
徐森聖(軟件工程師,騰訊) 14:00-17:00 A6 交互設計行為研究
Visualizing Behaviour for Interaction Design Janna DeVylder(主席,國際交互設計協會 IxDA)
助理翻譯1人 12月11日上午 體驗日工作坊B 時間 場次 內容 嘉賓 09:00-12:00 B1 從人物角色到設計呈現 歐陽燦(郵件部交互設計主管,網易用戶體驗設計中心)
張佳佳(網易用戶體驗設計中心,用戶研究主管) 09:00-12:00 B3 走近易用性的極致--工具型Web設計 牟偉成(騰訊CDC 高級交互設計師)
劉曉剛(騰訊CDC 高級交互設計師) 09:00-10:25 B4 做有“源”的交互設計 (圓桌會議) 王軍(騰訊CDC交互設計組組長,高級交互設計師)
董重裏(騰訊CDC交互設計師) 10:35-12:00 多平臺體驗移植 (圓桌會議) 陳俊標(騰訊CDC HCI leader,專家設計師)
楊光 (騰訊CDC 高級交互設計師) 09:00-12:00 B6 互動體驗的創新
Creating Interaction Experiences Itamar Medeiros(用戶體驗經理,Autodesk)
助理翻譯1人 12月11日下午 體驗日工作坊C 時間 場次 內容 嘉賓 14:00-17:00 C1 手機交互設計三部曲 張立洲(網站設計交互組組長,網易用戶體驗設計中心) 14:00-15:30 C2+C6 Axure RP於手機介面原型規劃-基本技巧及案例 蔡明哲(首席網站架構師,悠識公司) 15:30-17:00 有福的–針對障礙性的易用性 唐庭斌(飄飄人數字科技CEO,國際交互設計師協會北京分會主席,國際設計聯合會大中華地區常務理事,中央美術學院講師) 14:00-15:30 C3 手持終端交互設計方法 鐘磊 (騰訊CDC 設計師)
高歌 (騰訊CDC 設計師) 15:30-17:00 移動終端的中文顯示難題 吳蔚(專欄作家,南方周末新媒體事業部總監、筆名風端) 14:00-17:00 C4 品牌化用戶體驗設計的構成 張偉(eico design 首席創意執行官)
許士彥(eico design 首席執行官) 14:00-17:00 C5 移動設備的主動式設計方法 周陟 (易方數碼 ID/UI部高級經理)
許讓 (UI部設計主管) 交互設計教育工作坊 1、通過介紹交互設計理論、多樣化的定義、以及各種教學與實踐的案例,讓各個院校了解交互設計專業應有的:交互設計專業技能;專業大綱構建,以及各科課程設計;教學和企業合作的模式;
2、通過演講、閱讀、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在工作坊結束前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具體實例或假設情況設計壹套可行的交互設計教學大綱,需要關註: 理工科和藝術類不同的特點;本科、研究生層次不同的培養目標;專業大綱、課程設置;招生和考核;師資要求、軟硬件配置。 辛向陽: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碩士課程主任
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大中國區分會首任主席
卡耐基梅隆大學設計哲學博士,卡耐基梅隆大學交互設計碩士研究生
曾為寶潔公司美國總部提供過愈壹年的設計研究和顧問服務、參與過美國國家郵政局新版郵政法(DMM300)的修訂和設計工作(以系統和交互設計理念指導下的大型信息和服務設計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背景下的產品創新、設計方法學、交互設計、壹體化整合新產品開發、設計和用戶研究
Michael LAI: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交互設計碩士研究生項目助理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交互設計碩士研究生
曾在 Ologie(哥倫布,俄亥俄,美國)工作,以及自己的顧問公司 Staticmotion(哥倫布,俄亥俄,美國)為 Alliance Data, Big Lots, JPMorgan Chase, Legg Mason, Monsanto 等美國企業做品牌發展策劃; 曾任哥倫布藝術交流協會合作主席;2004年,任哥倫布藝術與設計學院兼職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品牌策劃與視覺傳達的設計研究
袁耀輝(Wilson YUEN)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講師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多媒體碩士課程及交互設計學碩士課程導師
香港數碼娛樂協會之執委及內務秘書
香港數碼遊戲為本學習協會榮譽顧問
香港專業資訊保安協會榮譽顧問
香港中文大學資訊工程學碩士,英國赫特福郡大學應用電腦學壹級榮譽學士
於1993年成立美高(MANCO)設計公司, 主要提供平面及海報設計、數碼及柯式印刷等服務。曾籌辦第壹、第二及第三屆電腦遊戲應用及開發國際會議。
主要研究方向: 電腦遊戲應用及開發, 交互設計及人機界面設計
呂曦:
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副主任
05-06年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傳達設計系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品牌設計、信息架構及視覺化設計
安娃: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交互設計碩士研究生
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學士
香港理工大學紡織與制衣學系設計研究助理
主要研究方向:交互設計與空間環境、信息構架視覺化的應用與發展、虛擬現實中的互動設計 體驗設計策略(Mike Lai)
在教育中,很多時候交互設計的學習只關註功能而忽略了用戶體驗。而這些功能都是來源於壹些通過采用卡片分類或任務分析工具等方式進行的調查和分析,脫離了對用戶體驗的全面考慮。
體驗策略通過定義什麽是用戶想完成的、想得到的、想做到的以及在交互過程中和之後他們的感受,幫助交互設計師建立設計目標、服務和環境,來實現用戶所渴望得到的體驗。
在工作坊中,參與者將學到
1)什麽是體驗策略
2)怎麽從用戶研究中創建體驗策略
3)怎麽利用體驗策略實現用戶交互體驗
通過定義體驗策略,交互設計相關專業的學生和專家們將擁有壹個方法:交互設計不單是設計用戶該有怎樣的交互,並且是怎樣讓交互體驗去影響用戶行為。
信息架構及視覺化設計(呂曦、安娃)
課題概述:
信息社會對信息的處理、貯存及傳遞方式的改變,帶來文化與生活方式變革,亦直接帶來設計方式的改變。在信息時代經濟、文化與科技的條件下,信息設計結合了諸多設計領域的理論和方法,借助數字化的手段,以簡潔優美的信息界面、產品或環境等為媒介,為用戶創造和諧的交互方式和體驗。信息視覺化設計是信息呈現的獨特途徑,以實現清晰的信息傳達與有效溝通與使用。良好的信息架構能為任何復雜或簡單的信息提供方便的導航和給予有意味的交互支撐。本課題側重在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設計策劃能力、以及結合信息產業和社會需求探尋新的解決方案的創造能力。
課題目標:
通過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的培訓,讓參與者了解並掌握信息架構視覺化設計的方法與程序,了解怎樣進行信息架構視覺化設計的教學。
專業技能:理解和綜合運用用戶研究、設計理論、生活體驗、邏輯思維、理性分析,通過文字、 影像、空間、平面等多種媒介來進行思維轉換和設計表現,並運用適合的設計語言來傳遞準確的信息與概念。 ①對復雜信息的架構分析和組織方法 ②視覺化的不同方法、手段與工具 ③視覺化設計中的分析和判定方法。
綜合素養:註重設計思維的轉換,強調研究、概念、方法、表現、傳達方式的有機結合;在多學科交叉和知識點的研究學習中提升綜合素養和能力;強調系統性、功能性和整體性的組織策劃、邏輯分析和設計創新能力。
主要內容框架:
·信息設計基本理論
·信息架構及視覺化的設計方法及工具
·信息架構視覺化設計與用戶可用性研究
·信息架構視覺化設計課程設置
·課題訓練
1、信息設計基本理論
概述、定義、需求、目標、標準
2、信息架構及視覺化的設計方法及工具
·信息架構的定義及案例分享
·傳統的信息組織方法--LATCH
·視覺化設計定義、設計方法及案例分享
3、信息架構視覺化設計與用戶可用性研究
· 用戶研究在信息設計中的運用
· 案例分享
4、信息架構視覺化設計課程設置
如何在現有的教學體系中,
根據理工類、藝術類院校的不同特點、本科或研究生層次的不同,來進行信息設計的課程設置;
如何將信息設計的教育與企業的需求結合起來,信息設計學生的就業方向,拓展校企合作的渠道。
5、課題作業 1、中國內地各個院校的設計教育者
2、中國內地各個企業的交互設計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