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妳見過哪些好的兒童性教育案例?

妳見過哪些好的兒童性教育案例?

我最近在看壹本書,叫作《父母話術》,裏面介紹了壹些我們生活中如何和孩子溝通的技巧,我覺得很不錯。其中,有壹個話題是關於性教育方面的,問題是:媽媽,我是從哪裏來的?

我整理了壹下分享給妳,希望對妳有所啟發。

我孩子讀壹年級,他聽老師說,小雞是雞媽媽孵出來的,小魚是魚媽媽生的。班上的壹個同學卻對孩子說,他是爸爸媽媽充話費送的,孩子回家問他媽媽,也想知道自己是從哪裏來的。

話術建議:不逃避,坦然作答

“妳是爸爸媽媽從很遠的地方抱來的。”(×)

結果是:孩子刨根問底,對自己的身世更加好奇。

這樣說會更好:

“妳是從媽媽的肚子裏生出來的。”(√)

結果是: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自己是媽媽親生的。

我覺得很多父母談性色變,對性教育存在很大的誤解,所以涉及性教育的問題就會很尷尬。父母故意轉移話題逃避回答,孩子會更加好奇,甚至會通過壹些不正當的渠道去獲取性知識。

事實上,性教育的範疇很廣,不僅包括性本身,還包括對性別的認識、對身體器官的認識以及安全教育等。當孩子提出有關性方面的疑問時,父母不要回避。比如,告訴孩子“妳是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的。”如果孩子不再追問,說明妳的答案已經滿足了他的好奇心。

父母面對孩子的提問,正面、科學的回答才是性教育的打開方式。

不糊弄,科學作答

“妳是從垃圾桶裏撿來的。”(×)

結果是:孩子會感到困惑,壹臉茫然。

這樣說會更好:

“妳是媽媽懷了十個月後生出來的。”(V)

結果是:孩子知道自己是媽媽親生的,更加愛媽媽。

父母不能正視性教育,只會給孩子傳遞錯誤的性觀念。對有些父母而言,羞於開口說的“乳房”等科學名詞,在孩子眼中就像眼睛、鼻子、耳朵壹樣,是身體的壹部分。當妳講得越坦然,孩子才會覺得越正常。

不生澀,通俗作答

“寶寶過來,今天媽媽給妳講講生命的起源。”(×)

結果是:孩子沒興趣或者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這樣說會更好:

“媽媽肚子裏有壹個小房子,那裏非常溫暖,妳就是在那裏長大的。”(√)

結果是: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知道自己是媽媽最愛的寶寶。

當孩子還不能理解科學的器官名詞時,父母可以用比較形象直觀的比喻講給他聽。比如,在壹部印度影視作品中、爸爸用鳥兒破殼而出來比喻寶寶的出生。不論孩子多大都可以跟隨孩子的好奇心,用孩子能理解的表達,進行適宜的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