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答某網友:再談從會計學的角度看鎖幣

答某網友:再談從會計學的角度看鎖幣

TVB上壹篇文章是《從會計學的角度看鎖幣》。壹位不願透漏ID的網友對TVB的內容進行了評論,讓TVB感覺熱血沸騰,於是決定就這位網友提出的質疑,做出回應和解釋。

先來看看這位網友的評論內容,我相信其他人也會有同樣的疑問。

“會計術語都是非常嚴謹的。權益和收益不同。幣乎鎖倉和收益沒有直接關聯,幣乎也只是幣乎。有些項目鎖倉的幣獲得的是利息,反而限制了某些紙面上的"權益"。”

“壹姐,發文需謹慎啊。 盈余公積是企業的行為,不是股東的行為。鎖倉是用戶的行為。用戶的收益可以鎖定起來,也可以解鎖,但不到時間是不能解鎖的,壹旦選擇鎖倉,用戶就沒有支配權了。 用戶鎖倉和項目發展關系不大吧?即使選擇鎖倉,我相信大部分人也不是為了給項目方提供籌碼啊,大部分是為了那點受益,更相當於抵押,但是在幣圈鎖倉風險相當大,因為波動太大了,很可能錯過機會,或者項目方跑路。 我覺得鎖倉對於幣價穩定沒有意義,用戶鎖倉是獲得利息,而不是權益。“

“鎖幣設計有會計學上的依據。幣市項目嚴重缺乏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絕大多數也沒有價值支撐,沒有基礎。兩者道理相似,但可比性較小。 幣乎的鎖倉點贊獲得收益,但鎖倉和點贊是兩碼事,鎖倉不直接產生收益,只有點贊才會產生收益,但兩者又有關聯,這是幣乎的玩法設計。其實也可以沒有關聯,幣問就沒有鎖倉。 現實情況來講,大部分項目的鎖倉簡單粗暴,鎖倉生息,息還特別高,這是資金盤的玩法,是割肉飼鷹,動機嘛,鎖定籌碼限制流動性穩定幣價,甚至有的是為了讓狗莊先跑,套路很深。現實是,鎖倉能不能穩定幣價還要看項目本身。怕砸盤設計鎖倉是不自信的表現。 咱倆說的其實是兩碼事,但我要驢唇不對馬嘴的提醒壹下,鎖倉需謹慎。“

這位網友對會計的理解存在壹些誤區,為了更好的從會計的角度來解釋鎖幣這件事,我首先不得不去解釋壹下會計理解的誤區。

企業是壹個實體,這不假,但是在會計學中,企業是壹無所有的。很簡單,企業中的所有的資產,要麽是借錢買的,要麽是投資者投資以及用投資換來的東西,要麽是借來和投資的東西掙回來的東西。

對,借來的就是債權,投資者投資的就是股權,掙回來的東西就是收益。

債權屬於債權人,股權和收益屬於投資者。

企業呢,沒有壹分錢屬於企業。

企業實際上等於零。

誤區二:權益與收益是兩碼事

權益與收益確實不是完全相同的。

但是,收益就是壹種權益。前面說過了,企業所有的資產,就三種,第壹種是債權,總有壹天要還給債權人; 第二種是股權,是投資者投入的,是投資者的權益; 第三種就是收益,收益不屬於企業,它是屬於投資者的。

(為什麽不屬於債權人呢?因為無論企業盈虧,債權都是要按借款合約還給債權人,企業虧損了也要還錢,債權人沒有承擔企業經營的風險,所以也沒有享受收益的權力。)收益可能是負的,所以投資者承擔著風險,自然也有權享受收益。

收益不等於權益,但收益就是權益的壹部分。

企業的行為,本質上都是人來決策的。在企業的具體運營中,企業決定生產什麽產品,使用什麽樣的營銷手段等,這些具體的是企業管理者,壹般是總經理、CEO來決定的。但是,企業的重要決策,是要由董事會來研究並提出的,並且這些決策要交到股東大會中去,由股東們投票來決定的。

公司的治理也是會計學研究的壹個方向哈。

企業最終決策權,是屬於股東的。

再來說鎖幣這件事。

用戶持有的通證,要麽是用錢買的,要麽就是自己在平臺上掙的。

這就和企業的權益壹樣,要麽是投資者投入的,要麽就是投資者參與企業決策掙到的。

權利和義務是壹個硬幣的兩面。

用戶在二級市場(交易所)買幣,沒有鎖定在項目平臺上,自然也就沒有權益。以比幣乎為例,如果不充進來鎖幣,那就沒有點贊收益。很簡單,股民在交易所裏買了企業的股票,也不可能用這個股份去企業的股東大會投票,也不能參與企業決策呀。

收益鎖倉

所有用戶在平臺上掙到的幣,就相當於是企業收益。企業在掙到錢以後,股東們就會商議,這個錢怎麽分,有多少大家分錢,有多少留下來繼續發展企業。上市公司呢,壹般是董事會提出分配的比例,再由股東們投票,如果建議不通過,就要重新擬定計劃了。股東對於分配的方案具有壹定的決定權,股東通過投票,在壹定程度上可以決定,有多少錢分到口袋裏,有多少留做盈余公積。這個行為,不是企業行為,而是股東們***同來決定的,所以說這就是股東的行為。

而在通證經濟環境下,每個用戶,或者說每個股東,可以自由決定多少幣提現,多少幣鎖倉。坦白說,這個機制比上市公司更自由。

前面我說過,收益就是權益的壹部分,用戶可以選擇將收益變現,也可以鎖倉,變成另壹種權益,另壹種權益就是鎖倉帶來的權益。

這位網友似乎將通證經濟理解成了幣乎。事實上,TVB曾經說過,幣乎的收益發放不上鏈,這種形式嚴格來說屬於偽通證經濟。

steem是在公鏈上的內容平臺,用戶的通證發放和轉移全部在公鏈上,是完全透明可見的。

這位網友還提到了幣問。實際上,幣問上線比幣乎還早,而且平臺體驗和運營都不錯。但是,幣看的通證yoyo還是由於交易量太小,被okex 隱藏了。

鎖倉不是不自信,鎖倉本來就是符合經濟規則的通證機制。

這位網友還提到幣乎鎖倉和點贊是兩回事,他提出點贊收益是來自點贊。事實上,如果沒有鎖倉,只是點贊,是沒有收益的。

幣乎的鎖倉看似強制鎖倉,但實際上,用戶解鎖只需要30天,可以理解成是用戶的最初的30天是強制鎖倉的,其後的收益都是可以直接變現的。相當於用戶提前解鎖。

而steem,妳可以選擇100%鎖倉,也可以在發文的時候選50%,這樣壹半是倉鎖的,另壹半以steem dollar的形式到賬,直接可以變現的。

所以強制鎖倉的強制力其實是很小的。

前面科普過了,收益也是權益的壹種。這位網友提到的“鎖倉限制紙面權益”指的是鎖倉限制了收益變現的權益。

這裏面有個駁論。按照這位網友的意思,是看見幣價漲了,馬上就可以變現賣了。幣價不漲,就留著增加權重。

我覺得這個要求有些過分。要知道,企業的投資者,除非是在二級市場買股票的,他們也只有在企業年末結算以後,才能公布紅利,然後指定的時間才能獲得紅利。沒有隨時可以變現的!

如果想要隨時變現,只能是在二級市場上買賣投票。投資通證也是壹樣的,隨時變現的,可以有,在交易所買幣即可。

希望這壹篇文章可以寫清會計的壹些概念。會計只是工具,它是盡量反應經濟的真實,鎖倉相當於企業的非流通股股權,是符合經濟規律的設計。

股東持股,相當於鎖倉,鎖倉限制了資金的流動性,但是換來的是股東在企業中的決策權。我們鎖倉以後,給文章點贊,才有收益,就是這個道理。

股東在分配收益時,不可能把所有的收益全部分走了,全都分走了,企業還怎麽經營下去呢?總有壹些錢會留下來,作為企業的發展資金的。這就是通證收益鎖倉的邏輯。

所以呢,鎖倉是屬合經濟規律的壹種機制。第壹,股東的決策權和鎖倉是相對應的,想要參與決策,還不想鎖倉?第二,不鎖倉相當於企業股東掙錢就全部提現了,那企業還如何發展下去?

而且,通證的鎖倉比股票的更靈活,每壹個股東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的收益,有多少是變現的,有多少是鎖倉的。

當然,鎖倉是需要謹慎的,這個沒毛病,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對項目的判斷來做出決定。

/long-post/11375?h=9e7EYAoDxK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