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老人去世打帆有什麽講究嗎

老人去世打帆有什麽講究嗎

扛帆多用在農村葬禮中,壹般為老人的兒子或者孫子 ,按照傳統習俗,村裏老人去世後,子女們要為死者準備招魂幡。這樣可以讓亡魂順利走向黃泉路。那麽招魂幡為什麽要有兒子來扛,又有哪些講究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壹下農村葬禮上的招魂幡,招魂幡又叫靈旗,多用於農村葬禮中,以招引亡魂。招魂幡通常用竹竿或柳桿撐起,出殯時由死者的長子或長孫扛起,走在喪葬隊伍的最前面,據說這樣可以指引死者的亡魂順利通過黃泉路上的關卡,招魂幡上的幡旗,可以在市場上選購,上書“西天大路引魂幡”等文字。而撐幡用的桿多為家屬自備。材料多用竹竿或柳桿,如果家中沒有現成的柳桿,通常會在村裏的柳樹上砍個大的枝幹,砍誰家的柳樹要給誰家些錢(通常五塊、十塊),樹的主人也會欣然接受,因為這是習俗,招魂桿的制作也是有講究的,砍下的柳桿通常分主桿和枝幹,主桿粗壯而堅實,可用來制作招魂桿(鄉下稱柳木桿子),寓意家道興盛。枝幹比較細,多用來做哭喪棒,哭喪棒數量越多越好,寓意多子多福,扛幡人選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死者兒子比較多,扛幡者多為長子。如果長子已故,則由長孫為其扛桿。如果死者沒有兒子,則女兒為其扛桿。如果死者沒有子女,可以由侄子或其他親屬代替。據村裏老人講,誰為死者扛幡誰就可以繼承死者的遺產,所以老人去世後,對扛幡人的選擇還是比較重視的,出殯時扛幡的講究也比較多,啟靈前死者的長子就要把幡桿拿在手中,如果死者為男性,則左手扛桿;如果死者為女性,則右手扛桿。啟靈那壹刻,長子或長孫就要把幡桿扛起,以指引死者的亡魂走向黃泉路,下葬完畢後,幡桿要順著棺材的氣口,插在死者的墳頭。逢頭七、三七、五七、七七的祭日,家屬給死者送完紙錢,要用手晃壹晃墳頭的幡桿或者往上提壹下桿的位置,這樣可以避免幡桿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