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那些地區遭受霧霾的侵害
北京壹有霾,河北就挨批
張壹強來北京5年,這些年已經練就了壹種奇特的本領:人肉檢測PM2.5數值。這全靠他那敏感的鼻子。他逢人便說,“沒得過敏性鼻炎,不足以談北京的生活。”
每天早晨起床,張壹強根據鼻子的“擁堵”程度,大體就可以猜到當天的霧霾指數:半通不通,指數壹般能到300以上;要是全堵了,PM2.5指數壹定奔著爆表而去。但即便鼻子再堵,班,畢竟還是要上的。張壹強只好戴上防霧霾的口罩,壹頭紮進灰蒙蒙的空氣裏去。公交車上、地鐵上,到處都是戴著各式口罩的人,口罩兩側,隨著呼吸的頻率,塌下去又鼓起來。
張壹強在壹家雜誌社供職。有時候辦公室裏四五個同事同時犯病,噴嚏聲此起彼伏。他們都知道,這和那濃得化不開的霾有關。偶爾,他的同事會抱怨,這麽糟糕的空氣,都是被“某省”害的。
張壹強知道,同事口中的某省指的就是河北省,也知道因為霧霾而批評河北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幾位同事——2014年APEC會議前,環保部還曾點名批評河北應對霧霾不力:2014年環保部10月13日通報稱,在近期的大規模霧霾期間,對京津冀8個城市(北京、天津、石家莊、廊坊、保定、邢臺、衡水和邯鄲)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進行專項督察發現:京津冀相關城市迅速反應,積極應對,均按要求開展了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但壹些城市應急措施沒有落到實處,如邯鄲、廊坊等城市措施形式化,石家莊、廊坊等城市部門聯動不夠,而涉及民生的機動車限行措施也出現操作難度大的問題;河北省尚未設立全省統壹的重汙染天氣情況下的機動車限號規範。
但他並不認同這樣的抱怨,他是河北石家莊人,並非出於對家鄉的熱愛,他才聽不得同事對河北的腹誹,他承認,河北的空氣確實非常糟糕,但河北的空氣為什麽這麽差,他認為,這裏面的事兒,壹兩句話說不清。
北京就像壹道分水嶺。以此為線,河北北部城市和南部城市的空氣質量差別大得令人驚異:北京以北的張家口市,2013年全年空氣質量的優良率竟然達到了90%以上,名列壹份由《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的“16座‘洗肺’城市”之中;承德市的空氣質量略遜於張家口,它的空氣質量優良率也達到了86.7%。而北京以南的那些河北城市,則成了空氣汙染的重災區。
“張家口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這裏不會出現長時間的霧霾天氣。”張家口市氣象臺臺長黃山江說。張家口位於河北北部,橫亙在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之間,突兀隆起的地形使得大陸性季風在這裏提升加速,霧霾不可能會長期停留。
但張家口和承德能免受霧霾困擾,卻不僅因為地理原因。另壹個重要的因素則在於,因為處於北京的上風上水方向,為了給北京保水源、堵沙源、做生態屏障,張家口、承德長期處於限制發展的狀態。“保衛北京、保護北京、保障北京”壹直都是張家口的責任,對有汙染的項目,不管效益多好,張家口壹律不準上馬。承德盡管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還有著堅實的工業基礎,但在近年依然關閉了大批工礦企業,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戰略轉型。
作為新中國解放的第壹座大城市,石家莊解放之初人口僅有12萬,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當時***有27家企業。石家莊的母親河滹沱河常年碧波蕩漾,下遊的正定縣多處泉湧。石家莊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前副院長劉英彩回憶,當年前來提供城建規劃指導的蘇聯專家對這裏的建城條件贊不絕口,認為此處地下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目前沒有找到資料描寫當年的空氣狀況,但壹個可以佐證空氣尚佳的事實是,1951年3月3日至4月27日期間,毛澤東曾經短暫離京到石家莊休養。
但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工業建設潮。當時的北京市長彭真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南望的時候曾經說,毛主席希望有壹個現代化的大城市,他說他希望從天安門上望下去,下面是壹片煙囪。彼時,煙囪是中國新型工業化自豪的象征,北京如是,河北亦如是。而且因為有著豐富的煤、石油、鐵礦資源,有被譽為“中國煤炭工業搖籃”的開灤集團,有全國鐵礦儲量最大的縣遷安,還是華北油田、冀東油田的所在地,所以河北被定位為重工業基地,石家莊也成為全國重點建設的城市之壹。
在第壹、二個五年計劃時期,石家莊市區***有150家大中型企業相繼建成投產,華北制藥、熱電廠、大型紡織聯合體、橡膠廠、農藥廠、化肥廠、焦化廠等紛紛落地。到1960年,石家莊市區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65萬。
在計劃經濟年代,河北毗鄰北京,還有著“跑部錢進”的便利,此後的工業發展更是“積重難返”。
邯鄲是河北的重要工業基地,其所轄的縣級市武安市是壹座以工業為主的新興城市,冶金工業、建材工業和煤炭工業被列為武安市的支柱產業。在武安,鋼鐵廠、水泥廠、焦化廠、發電廠、洗煤廠等重化工企業分布非常密集,城區幾乎已經被完全包圍。
但如果我們以現在的眼光、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石家莊地處太行山山前,三面環山,地形如同喇叭口,不利於汙染物擴散,並不適合發展重工業。而從河北省整體來看,河北地形西高東低、西北高東南低。影響河北的盛行風大多來自偏西或偏北方向,而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對於河北東南方向的平原地區形成了弧狀半包圍,對盛行風起到了阻擋和削弱作用,使山麓地區形成了壹個個“避風港”,大氣汙染物質不易擴散。現在河北空氣汙染指數畸高的地方大都屬於類似情況。
但現實中這些區域壹直都在發展重工業。還是以石家莊為例,石家莊市贊皇縣主要工業產品為水泥、石材、特種鋼、矽沙、鐵粉等,工礦企業向空中輸送了大量粉塵汙染物。鹿泉、平山兩區縣位於石家莊西部,處於石家莊的上風上水地帶,具有豐富石灰巖資源,在那個“靠山吃山、有水快流”的年代,這裏成為石家莊著名的“水泥走廊”,高峰時期,僅鹿泉區宜安鎮壹地就有72家水泥廠和粉磨站,水泥業曾經占到鹿泉總稅收的52%。這些高汙染、高能耗企業遍地開花時,也使得石家莊市市民深受粉塵和汙染之害。
河北目前還處於重工業化階段,2012年重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80%,同期全國平均水平為72%。以原材料工業為中心的重工業對能源需求大,對環境的影響也大。
在這些工業中,能源密集型工業突出。河北是鋼鐵大省,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有冶煉能力的鋼鐵企業***計148家,粗鋼產能2.86億噸,產能超過全國的1/4。除鋼鐵外,電力、熱力、石油加工、煉焦、化學原料等行業占到了工業總產值的50%,這些行業的通病是高汙染、高能耗、低效益,能源消耗總量占全國的8%,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3%。能源消耗中對煤炭依賴過大,也是河北霧霾繚繞的重要原因,煤炭約占河北能源消耗總量的90%,遠高於全國近70%的水平。
在武安的街頭,壹輛運煤的騾車從鋼鐵廠的圍墻外經過。灰蒙蒙的天幕下,三輪車夫的臉是黑乎乎的,身後的板車已經被煤灰染得看不出原來的顏色,圍墻之後的煙囪群中,正有白煙滾滾排出。車夫身後依稀可以看見兩幅標語,分別寫著“管住臟亂差,留下真善美”和“武安是咱家,潔凈靠大家”。從現狀看,要實現標語上的目標,武安依舊任重道遠。
北京的產業項目轉移,讓河北人悲喜交加。壹方面,這些產業轉移到河北,河北的經濟發展有了新動力,但同時也帶來了汙染的可能性。以2005年首鋼搬遷為標誌,北京拉開了產業轉移至河北的序幕。過去近十年中,除了首鋼和北京焦化廠,北京第壹機床廠重型鑄造分廠、北京內燃機總廠鑄造車間、北京白菊公司洗衣機生產基地、北京汽車廠等也轉移到了河北的保定、廊坊和滄州等地。在以首鋼(遷移過來名為首鋼京唐公司)為龍頭企業的曹妃甸區,遍布鋼鐵產業鏈上的企業。而在海港開發區內,分布的也多為與北京焦化廠(遷移過來名為唐山佳華公司)相關的煤化工產業鏈上的企業。
部分企業搬遷轉移了,其環保卻沒有質的飛躍。這些汙染企業在遷入地往往是“香餑餑”,這便是經濟落差突顯的治汙之困。
處於產業鏈下遊的河北治霾尤應引起更多關註目光。具體到工業布局,當前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服務業都在向京津聚集,而落地河北的大多是重汙染企業。要徹底扭轉霾罩京畿的狀況,應該從更大地域來布局,它以環境資源為背景,把人和自然資源作為有機整體來充分協調各方利益關系。在此基礎上,大家來***同審視這個地區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模式。京、津只有把河北真正當作自己的後花園,與它***享發展機遇,在產業布局、分工等方面給予最大扶持,才能真正驅散陰霾。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