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中美建交的基本過程

中美建交的基本過程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壹個應邀訪華的美國團體。代表團的訪華打開了隔絕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門,被稱為“小球轉動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訪問中國。訪問期間,中美雙方於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

1973年5月1日,中美兩國在對方首都設立的聯絡處開始工作。1975年12月1日至5日,美國總統福特訪華。?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發表了《中華人民***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即中美建交公報。?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美國宣布斷絕同臺灣的所謂“外交關系”,並於年內撤走駐臺美軍,終止美臺《***同防禦條約》,即“斷交、廢約、撤軍”。

擴展資料:

壹、中美建交的發展

反對蘇聯擴張的***同利益推動中美這兩個冷戰對手走到了壹起。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訪問巴基斯坦期間,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飛機飛抵北京。

7月9日至11日,周恩來同基辛格進行了會談,為中美關系打開了壹個新的篇章。經過中美雙方的頻繁磋商和精心設計, 尼克松終於在1972年2月21日實現了其對中國的破冰之旅。

尼克松在次日與周恩來會晤時,私下保證美國不支持任何臺灣“獨立”運動, 強調臺灣是中國的壹部分, 並支持任何可通過談判達成的“臺灣問題的和平解決方案”。 在尼克松訪華結束時(1972年2月28日), 中美在上海簽署了著名的《中美聯合公報》(即“ 上海公報”)。

美國承認只有壹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壹部分,並確認了從臺灣地區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

尼克松訪華也標誌著自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以來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的失敗。中美兩國關系的和解極大地緩解了來自北方的對中國安全的威脅, 同時也推動了中國與壹大批國家關系的正常化。從此,中美兩國走上了充滿荊棘的、通向關系正常化的道路。

在中美高層官員的互訪基礎上, 兩國的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得以開啟, 但兩國的貿易、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仍然受到沒有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和毛澤東時代後期相對封閉政策的阻礙。此時, 兩國關系的核心可以說是聯合對抗蘇聯的***同利益。

二、建交意義

①結束了長期的對峙,開始了兩國關系的新階段。

②提高了兩國的戰略地位,改變了國際戰略格局,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重大的意義。

③有利於兩國的經濟、貿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與發展。

④中國處於美蘇之間的關鍵性制衡地位,使中國戰略地位空前提高。

中美建交是中華人民***和國與西方關系突破的標誌性大事。30年來,在兩國幾代領導人和各界有識之士的***同努力下,中美關系取得了歷史性發展,雙方在廣泛領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兩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與日俱增,中美關系的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更加突出。

百度百科-中美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