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香格裏拉在哪裏

香格裏拉在哪裏

問題壹:香格裏拉 在哪裏? 香格裏拉是壹種向往的地方,是心靈中的理想國度,未必真實存在,壹如中國的桃花源壹樣。不過其原型在中國西南的橫段山脈中,因此現今人們普遍認為:在雲南、四川、 *** 交界的藏區為希爾頓筆下的香格裏拉,概因當年的洛克就在這壹地區活動了數十年。此川滇藏地區的範圍大致包括:麗江、瀘沽湖、香格裏拉(雲南迪慶中甸)、梅裏雪山、虎跳峽、最後的香格裏拉(四川稻城亞丁)、四川瀘沽湖、貢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陽谷(四川得榮)、鄉城、 *** 芒康、昌都、波密、墨脫、雅魯藏布江這壹大片域。這壹帶的風景與《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總體壹致,特別是書中提到的很有特點的東西在這裏都能夠找到。如;梅裏雪山、稻城亞丁三神山等。但是不是具體提到某個地點。

現在雲南有個叫香格裏拉的地方是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州府中甸於2001年批準更名而來的。這倒不是說書中說的香格裏拉是在這個地方,而是當地 *** 出自開發旅遊經濟上的考慮而做出的決策

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有消息不斷傳出,香格裏拉已經被找到了,在印度在尼泊爾等等,但是後來都被認為是旅遊經濟上的需要而進行的炒作,非嚴格意義上的學術認證得來的。雲南可以說是很早就認識到開發旅遊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比方99年的世博會。他最早提請中央 *** 批準香格裏拉的更名,當四川 *** 認識到旅遊經濟的重要性的時候,香格裏拉的名稱命名已經不可更改了 ,於是四川 *** 就 在四川境內的稻城亞丁的日瓦鄉更名為香格裏拉鄉,這還不夠,還將稻城亞丁加個前綴―最後的香格裏拉,這還不夠,還將最原汁原味的香巴拉名稱授予稻城亞丁,因為縣級城市的更名需要中央 *** 的批準而不好擅自更該,於是就在四川境內以香巴拉的名稱來稱呼稻城亞丁。這是壹段國內香格裏拉的紛爭的由來及內幕。當然說這麽多的香格裏拉,將我們本土生產的桃花源給遺忘在壹旁很不 應該,當然中國的桃花源更早,只是近代中國的經濟實力還沒能夠左右世界經濟的時候,古代文化上的先行優勢不壹定能夠被世界所充分了解。套用中國壹句老話: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現今的香格裏拉的美麗風景已經深入到每個到過該地區的人的心中,在這片雪域高原之中,有舉世聞名的梅裏雪山、稻城亞丁三神山、壹望無際的高原草甸、風格各異的民族歌舞、獨具魅力的民間傳統藝術、神秘的多宗教文化,眾多獨特民族、多彩的民俗等等將壹直激勵著人們尋找自己的香格裏拉―不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理想中的。

問題二:香格裏拉位於哪裏? 香格裏拉在雲南。主要景點有:虎跳峽、碧塔海、松贊林寺、白水臺、納帕海、依拉草原、梅裏雪山、白茫雪山、小中甸花海、 *** 家訪、香格裏拉大峽谷、薩馬閣自然保護區、達摩祖師洞、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

問題三:香格裏拉在哪? 香格裏拉(shangri-la)壹詞,英語發音源於康方言南路十語群體中甸的藏語方言,又譯為“香巴拉”,意為心中的日月。“香格裏拉”壹詞早在壹千多年以前藏文獻資料中就有記載,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xamgyinyilha”。是佛教所說的神話世界,為時輪佛法的發源唬;佛學界認為香巴拉是壹個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藏傳佛教徒向往追求的理想凈土即:“極樂世界”、“人間仙境”、也稱“壇城”。香格裏拉壹詞的含義與中甸縣古城藏語地名“尼旺宗”相壹致。2001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中甸縣更名為香格裏拉縣。香格裏拉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區域,地處迪慶香格裏拉腹心地帶。

問題四:傳說中的香格裏拉是指什麽 地方?在那 ? 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出版了壹部名為《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的小說,書中創作出壹個名叫“藍月”的狹長山谷,壹個位於山谷高崖處的名叫“香格裏拉”(Shangri-La)的漢藏合璧且兼有天主教印記的喇嘛寺,以及山谷盡頭壹座叫做“卡拉卡爾”(Karakal)的標準金字塔形狀的雪山。書中這個隱秘的小世界後來被人們統稱為“香格裏拉” 。小說梗概如下: 大約20世紀30年中期的某年,靠近英屬印度的某國壹個重要城市巴斯庫爾(Baskul)發生暴亂。英國領事館領事康威、副領事馬林森、美國人巴納德和傳教士布琳克洛小姐乘坐壹架小型飛機撤離該地,前往當時英屬印度境內的白沙瓦。 但他們被假冒的飛行員劫持到荒的 *** 高原某處。在壹個能說英語的中國老人的帶領下,他們翻越險峻的山路來到位於峭壁上的壹座名叫“香格裏拉”的喇嘛寺。喇嘛寺治理著有數千居民的“藍月山谷”。當地具有多元種族、多元宗教的特點,那裏的人們在“適度”(Moderation)原則下和諧生活著。 “香格裏拉”的居民普遍長壽,不過他們壹旦離開此地,就不再長壽乃至立刻死去。“香格裏拉”喇嘛寺積聚了東西方文明的眾多珍寶、書卷、器物,寺中人個個都有高深的文化修養。在與康威多次交談之後,“最高喇嘛”在去世前將“香格裏拉”的領導權交給康威。美國人巴納德和女傳教士出於各自的想法也決定留下來。 唯有堅決不認同“香格裏拉”的馬林森,利用康威性格中的弱點,誘迫康威同他壹起出逃。康威在紛亂的世界上輾轉流離壹段時間後,決心重返“香格裏拉”。但是,“香格裏拉”在任何地圖上都沒有標記,也不為人知,康威如何才能在茫茫藏區找到前往“香格裏拉”的秘密通道?小說在懸念中結束。 並非壹流作家的希爾頓通過該書留給世人兩大遺產:壹是對“香格裏拉”的烏托邦想象,壹是由於小說中大量看似真實的線索而留下的壹個巨大懸念――“香格裏拉”究竟在哪?二戰期間,有人問羅斯福總統美軍轟炸日本的飛機從哪裏起飛,羅斯福說:從“香格裏拉”。這大概就是“無可奉告”、“不得而知”的意思。 二戰後的幾十年內,壹些地方陸續宣稱在本地找到了“香格裏拉”,或者被外界遊客認為是“香格裏拉”或“最後的香格裏拉”,這些地方包括克什米爾的拉達克、尼泊爾、不丹、滇西北、川西、 *** 東南部、巴基斯坦的Hunza山谷,乃至中亞的某些偏僻地方。 雲南麗江的某位“世界級名人”認為,希爾頓是根據美籍學者兼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刊登的照片和文章描繪出香格裏拉的,小說中的卡拉卡爾山就是梅裏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小說中的喇嘛寺就是中甸的松贊林寺。他得出結論:香格裏拉就在雲南西北部的壹個偏僻的雪域小鎮――中甸,香格裏拉原來的藏語名字是“香巴拉”。(上述內容引自北京《郵政周報》新聞采訪團2002年6~7月份赴滇西北的采訪報告《感受滇西北》) 1997年9月雲南省人民 *** 宣布:香格裏拉就在迪慶藏族自治州。2001年國務院批準迪慶州州府所在地中甸縣更名為香格裏拉縣。當地官方認為:“香格裏拉”是藏語,意即“心中的日月”,英文寫作“Shangrila”

問題五:香格裏拉在哪裏,地理位置 香格裏拉市是迪慶藏族自治州下轄市之壹,市境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是滇、川及 *** 三省區交匯處,也是“三江並流”風景區腹地。截止到2014年,香格裏拉市總面積11613平方公裏,轄4個鎮、7個鄉,***有6個社區、58個行政村。

問題六:香格裏拉在哪裏 香格裏拉位於雲南省,地處迪慶香格裏拉腹心地帶.雲南香格裏拉是壹片人間少有的完美保香格裏拉風光留自然生態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凈土.香格裏拉是壹個以藏族為主體、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縣份。 香格裏拉素有“高山大花園”、“動植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美稱。從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裏,可達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縣城中心鎮,距昆明659公裏,乘飛機50分鐘可達。中甸***有著名旅遊景點24個,是壹個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富集區域,是國家八大黃金旅遊熱線之壹。 雲南香格裏拉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南段北端,“三江並流”之腹地,形成獨特的融雪山、峽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風情為壹體的景觀,為多功能的旅遊風景名勝區。香格裏拉景區內雪峰連綿,雲南省最高峰卡格博峰等巍峨壯麗。僅中甸縣境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達470座,峽谷縱橫深切,最著名的有金沙江虎跳峽、瀾滄江峽谷等大峽谷,再有遼闊的高山草原牧場、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使迪慶的自然景觀神奇險峻而又清幽靈秀。香格裏拉生活著藏、傈僳、漢、納西、彜、白、回等13等種民族,他們團結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飾、民居建築以及婚俗禮儀等傳統習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點,形成了各民族獨特的風情。 航空 中甸飛機場占地225公頃,是滇西北地區最大的飛機場之壹,現已開通中甸至昆明、成都、 *** 的航班。 香格裏拉旅遊線路 昆明每天6:50、7:15有兩班飛機飛往中甸,55分鐘可達。中甸每天8:20、8:40飛回昆明,票價560元。 此外,中甸每周四、日14:55有飛往成都的航班,17:25抵達。每周四、日10:20還有飛往 *** 的航班,12:05抵達。 公路 迪慶藏族自治州連接滇、川、藏三省區,現在交通比較方便,形成了以滇藏公路、川藏公路、康藏公路為幹道,全省各公路為主道的交通網絡。州內交通主要以公路為主,如果前往諸如碧塔海這類不通公路的景點,還需要騎馬前往。 昆明至中甸公路 公路裏程720公裏,途中經過楚雄、大理等地,旅遊者可由昆明汽車客運站乘高速客車直達中甸,壹般需12小時,票價171元,發車時間8:20分。當然,趕時間的遊客,可選擇從昆明直飛中甸,每周有5班,票價640元。 麗江至中甸公路 公路裏程為200公裏,每天7:00-15:00發3-5班車,票價25元。 大理至中甸公路 公路裏程為300公裏,乘中巴車從大理前往中甸,票價35元。 四川攀枝花至中甸公路 公路裏程470公裏,從攀枝花(金江)車站每天有數班車發往中甸,臥鋪票價90元,硬座票價60元。

問題七:香格裏拉花園具體的在哪裏 在火車站背後的壹個山坳裏。入口在火車站往西兩公裏處,右拐穿過鐵路橋後,再折回頭,跨過另壹條鐵路,走壹公裏左右。

問題八:香格裏拉是哪個國家的?現在叫什麽? 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出版了壹部名為《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的小說,書中創作出壹個名叫“藍月”的狹長山谷,壹個位於山谷高崖處的名叫“香格裏拉”(Shangri-La)的漢藏合璧且兼有天主教印記的喇嘛寺,以及山谷盡頭壹座叫做“卡拉卡爾”(Karakal)的標準金字塔形狀的雪山。書中這個隱秘的小世界後來被人們統稱為“香格裏拉” 。 小說梗概如下: 大約20世紀30年中期的某年,靠近英屬印度的某國壹個重要城市巴斯庫爾(Baskul)發生暴亂。英國領事館領事康威、副領事馬林森、美國人巴納德和傳教士布琳克洛小姐乘坐壹架小型飛機撤離該地,前往當時英屬印度境內的白沙瓦。 但他們被假冒的飛行員劫持到荒的 *** 高原某處。在壹個能說英語的中國老人的帶領下,他們翻越險峻的山路來到位於峭壁上的壹座名叫“香格裏拉”的喇嘛寺。喇嘛寺治理著有數千居民的“藍月山谷”。當地具有多元種族、多元宗教的特點,那裏的人們在“適度”(Moderation)原則下和諧生活著。 “香格裏拉”的居民普遍長壽,不過他們壹旦離開此地,就不再長壽乃至立刻死去。“香格裏拉”喇嘛寺積聚了東西方文明的眾多珍寶、書卷、器物,寺中人個個都有高深的文化修養。在與康威多次交談之後,“最高喇嘛”在去世前將“香格裏拉”的領導權交給康威。美國人巴納德和女傳教士出於各自的想法也決定留下來。 唯有堅決不認同“香格裏拉”的馬林森,利用康威性格中的弱點,誘迫康威同他壹起出逃。康威在紛亂的世界上輾轉流離壹段時間後,決心重返“香格裏拉”。但是,“香格裏拉”在任何地圖上都沒有標記,也不為人知,康威如何才能在茫茫藏區找到前往“香格裏拉”的秘密通道?小說在懸念中結束。 並非壹流作家的希爾頓通過該書留給世人兩大遺產:壹是對“香格裏拉”的烏托邦想象,壹是由於小說中大量看似真實的線索而留下的壹個巨大懸念――“香格裏拉”究竟在哪?二戰期間,有人問羅斯福總統美軍轟炸日本的飛機從哪裏起飛,羅斯福說:從“香格裏拉”。這大概就是“無可奉告”、“不得而知”的意思。 二戰後的幾十年內,壹些地方陸續宣稱在本地找到了“香格裏拉”,或者被外界遊客認為是“香格裏拉”或“最後的香格裏拉”,這些地方包括克什米爾的拉達克、尼泊爾、不丹、滇西北、川西、 *** 東南部、巴基斯坦的Hunza山谷,乃至中亞的某些偏僻地方。 雲南麗江的某位“世界級名人”認為,希爾頓是根據美籍學者兼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刊登的照片和文章描繪出香格裏拉的,小說中的卡拉卡爾山就是梅裏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小說中的喇嘛寺就是中甸的松贊林寺。他得出結論:香格裏拉就在雲南西北部的壹個偏僻的雪域小鎮――中甸,香格裏拉原來的藏語名字是“香巴拉”。(上述內容引自北京《郵政周報》新聞采訪團2002年6~7月份赴滇西北的采訪報告《感受滇西北》) 1997年9月雲南省人民 *** 宣布:香格裏拉就在迪慶藏族自治州。2001年國務院批準迪慶州州府所在地中甸縣更名為香格裏拉縣。當地官方認為:“香格裏拉”是藏語,意即“心中的日月”,英文寫作“Shangrila”( 迪慶州和中甸對“香格裏拉”的“搶註”行為,引起了周邊許多地區(如麗江、怒江、稻城、察隅等)的懊惱、憤怒和質疑,因為與“香格裏拉”相似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它們那裏也有,甚至“更像”。結果2004年第7期的《中國國家地理》在中國西南地圖上劃了壹個很大的圈子,推出了壹個大和解、大包容的方案――別鬧了諸位!妳們都屬於“大香格裏拉”,OK? 對“香格裏拉”的專利爭奪戰、對“香格裏拉”地區的旅遊開發熱浪,以及當地眾多粗陋建築物......>>

問題九:香格裏拉在哪裏 雲南省 迪慶藏族自治州 香格裏拉縣。

----金沙旅遊

問題十:香格裏拉在什麽地方 香格裏拉在雲南迪慶,很多地方都有直達航班。而且6月到7月15這段時間就是花的海洋,風景最美,那種震撼根本不是所謂花田可以媲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