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殲-11BS的機型特點

殲-11BS的機型特點

在發動機方面,早期型號將繼續采用中國WS-10A“太行”大推力渦扇發動機。

現代化戰鬥機核心的就是發動機。與殲-11B的早批次不同,殲-11BS從第壹架原型機開始,就使用了中國WS-10A“太行”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做標準動力源。從戰鬥機發動尾噴特征分析,所有交付部隊的殲-11BS使用的都是“太行”發動機。“太行”最大加力推力13200公斤,推重比為7.5,涵道比為0.8,因此在耗油率上比AL-31F低。於2006年設計定型,2008年在珠海航展首次公開亮相,已經開始批量服役,是新型殲-11B、殲-11BS和殲-10B的標準化通用動力系統。後期將逐步換裝更先進的改進型WS-10B。 殲-11BS的進氣道結構進行了優化和遮掩等處理,加裝了反輻射隔柵等設備,機頭外形和雷達罩與蘇-27UBK有相當差別,與殲-11B類似,而與引進蘇-30系列最大的區別,是其光電探頭位於風擋玻璃正中央而不是偏右。類似於蘇-27UBK和殲-11B。座艙布局,以及“側衛”雙座型系列標誌性的“駝峰”則像蘇-27UBK。而兩臺發動機間那粗大的尾椎,個頭超過並有別於單座型殲-11B和俄制蘇-27UBK。大型尾椎是蘇-30MK2的典型特征,內部安裝有後視雷達,殲-11BS這點受到進口的俄制蘇-30MK2的影響。蘇30的前起落架雙排輪,殲11BS前單輪,蘇30後面兩輪子小,殲11BS的後輪很寬,還有殲11BS的機頭短些。

1:光電雷達蘇30在左,殲11BS在中間。

2:雷達罩,殲11BS看似比較短點。

3:垂尾不壹樣。

4:前輪殲11BS單輪。

5:翼尖導彈掛架不同。

6:進氣道下端小突翼,蘇30沒有。

7、蘇30垂尾切尖,殲11BS未切。

8、機炮耐熱護板面積不同。

9、雷達罩後方機頭處,蘇30有個維護口,殲11BS沒有。

10、垂尾和機背上的天線均有差別。

11、雷達罩的長短估計跟兩架飛機的角度不同有關,殲11BS有防雷條是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