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貝爾的懷疑論?
法國哲學具有懷疑論的傳統,早在16世紀,蒙田運用懷疑論鼓吹宗教寬容,笛卡兒也用懷疑論說明傳統知識的不可靠。貝爾的懷疑論也有同樣的目的。他認為懷疑論的精神實質是理性批判、探索的精神,在此意義上,“所有哲學家全都是學園派和皮羅派”。懷疑論的目標不是針對科學和社會的,而是針對宗教神學的。他指出壹切神學問題和爭論都是混亂、無意義的。像恩典和意誌自由、惡的起源和上帝的全能、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朽等教條教義都沒有理性的確定性,通不過懷疑論的考察。比如,“三位壹體”的教義與邏輯的同壹律相矛盾,與人格、個體和個性三者的同壹關系相矛盾,還與“個人是身體與靈魂的結合”的哲理相矛盾。
貝爾指出理性與信仰之間的矛盾的目的,壹方面是為了說明我們不能用信仰來否認理性,另壹方面也是為了說明理性不能否認信仰。他的懷疑論的結論是:既然我們既不能證明信仰為真,也不能否定信仰為假,那麽,我們對於宗教信仰就應該保持寬容的態度。從宗教寬容的目的出發,貝爾懷疑論的最後歸宿是信仰與理性的“雙重真理論”。這與後來的百科全書派站在唯物主義立場上對宗教和基督教信仰進行的激烈批判是截然有別的。貝爾批判的只是神學以及壹切用理性來證明信仰的哲學理論,但他並沒有批判信仰本身。相反,他說,信仰來自“啟示之光”,理性是“自然之光”,信仰在理性之外,但並不因此而失去它的確定性和真理性。宗教信徒完全有相信天啟和神跡的正當權利,只要他們不把自己的信仰混同為理性,他們的信仰就是無可懷疑的真理。
貝爾不但把理性與信仰分開,他還用同樣的方式把道德與宗教分開。他說,道德的基礎不完全是信仰,理性對實際環境和行動後果的算計也可使人趨善避惡。他說:
對上帝的畏懼和愛慕並非永遠是比其他動力更為積極的原動力,對榮譽的愛慕,對死亡、惡名和痛苦的畏懼,對官職的期望。對某些人來說,推動力量要大幹存心討好上帝和害怕觸犯天條。
他建議把“對上帝的畏懼和愛慕並非永遠是人們行動的最積極的原動力”列入壹般的道德準則。按照這壹道德準則,異教徒和無神論者都可行善,他們也可以組成壹個秩序良好、道德高尚的社會,無神論者尤其是這樣。他以遙遠的中國為例,說明世界上存在著這樣壹個無神論者的社會。這在當時是壹個驚世駭俗的結論。馬克思說,這壹思想“宣告了註定要立即開始的無神論社會的來臨”。當時德國的弗裏德利克大帝在評價啟蒙學者的貢獻時說,貝爾開始了啟蒙的戰鬥,壹批英國哲學家跟隨其後,伏爾泰最後決定性地結束了這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