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瓦爾登湖》啟示和感悟
瓦爾登湖 讀後感 1
那是壹個什麽地方呢?
擁有歡樂的生靈,
美麗的湖面,
還有壹個如此愛她的人。
盡管我只是在這壹寒假才真正的接觸到梭羅這壹偉大的作家,可是他的文字令我第壹眼就沈迷於其中。他從不屈服,他是真理的代言人,他在勘測這壹方面具有極高的天賦?還有很多很多。
?他對於年輕人並不慈愛,而是高傲的、說教的?,可是,他卻將自我全部的熱情、耐心獻給了故鄉的每壹寸土地。他所壹向依傍的河流,?河床裏,河岸上,或是河上的空氣裏發生的每壹件事?,他對於這所有壹切全都熟悉。他愛這片土地,愛這片土地上的壹切生靈,愛這孕育我們的大自然。
對於他的《瓦爾登湖》,我壹開始並不完全看得懂,可是隨著妳對這本書漸漸深入的了解,妳會發現原先的壹些困惑都漸漸有了些眉目。梭羅的文字並不是那種慢慢慢慢滲透進妳的情感的,而是用壹種溫和卻果斷的方式,穿透妳的骨骼,直擊妳的靈魂深處。就如木頭和琴壹般,他能使妳從心底裏產生***鳴。尤其是他的景物描述,他用簡短卻又華麗的文字記錄下他的家鄉壹年四季的變幻。他所有描述的自然風光,都好似交響樂般雄偉地在妳眼前重現。他懷著壹種崇高的敬意,用熱情將壹切生動的描繪,將所有他愛的事物都賦予生命。在他的筆下,它們是聖潔的、可愛的,以及如他壹樣的無畏、自由。
盡管我還未曾走入他的內心世界,可是在我眼裏,他的文字帶著壹種淡淡的憂郁的青草氣息。對於當時的社會,他研究的太多太多。而他崇尚的,不是金錢,而是真理。他的天性就如野獸壹般自由,而這種自由導致他常常陷入壹種困難的境地。但他並未所以而改變自我。
我不由得想到了我自我。我對平時的生活又有什麽樣不壹樣的感覺呢?這種思考是不是深深地埋藏在我的'潛意識裏而未曾被我發掘出來?又或者,是我認為其實這是所謂?叛逆?的想法而不願意說出來?梭羅教會了我不要去太過於隱藏自我的感受。甚至是在讀到了他的文字後,我才發現,原先世界上有那麽多美麗的地方。比如我的家鄉?壹個由綠水青山環繞著的小村莊。先不說山水有多美,光是我家那個不到5平方米的小院子,在熱浪滾滾的夏天,也別有壹番趣味。
院子的壹角,種了壹棵桂樹、壹棵梨樹。墻邊還放著大大小小的盆栽,壹到夏天,雖然沒有花香,可是綠油油的,頗為好看。
我的外公喜歡書法。於是我也經常和外公壹齊在院子裏練字(因為我們家其他地方練不了)。夏日的院子實在是熱的令人發顫,練不了字了。但外公確實想出了壹個好法子。他會用壹個大碗,盛壹碗水,拿著毛筆,在院子的地上寫起字來。我也依葫蘆畫瓢,或用手沾水寫字,或用筆,有時,還將腳用水沖過壹遍後,在地上踩來踩去。腳幹了,就在沖壹遍。陽光如此猛烈,寫過的?字?,畫過的?畫?壹會兒就幹了,如此往復,玩壹個午時也樂此不彼。
秋天,桂花開了。外公便會在樹下鋪上報紙,將桂花搖下來,做糖桂花吃。伴隨著?簌簌?的聲音,壹陣陣顫動的風拂過面頰,其間融化了桂花的香甜。黑白的報紙上落下了壹層又壹層金色。
我們是用木柴燒的飯。燒飯時,炊煙裊裊升起,好壹幅?流水人家?的畫卷!有時,我甚至會和隔壁家的阿姊偷偷從我們家的墻上摳瓷磚下來(因為瓷磚的大小就和壹元硬幣差不多),然後把它當錢幣玩。為這事,我可沒少被說過。
壹個小院,盛滿了我童年所有的完美回憶。
他將冬日裏的冰之中夾著的氣泡比作小扁豆,將枯燥無味的說明轉換成貼近生活的、風趣可愛的事物,牢牢地捉住妳的眼球,使妳對他的文字的熱情絲毫不減。
他是孤獨的,很少有人真正地走進過他的內心世界.能與他在思想、心靈上有壹種先天的契合的人,大概,就僅有愛默生了吧。但他又是歡樂的。在他之後生活的地方,有數以萬計的生命環繞著他,他從來不會覺得孤獨,他的每壹天都是歡樂的,幸福的,充實的,有意義的。
他說,?星星是壹個個多麽奇異的三角形的頂點!在宇宙各種各樣的星宿中,有著多麽遙遠而又不壹樣的生命在同壹個時間裏凝望著同壹顆星星!?
可他們眼中的星星到底是什麽樣的?答案絕對沒有壹個相同的。並且關於星星是什麽顏色的這壹問題,又有誰真正了解呢?天真爛漫的兒童用鮮亮的黃色畫出四角星;憂郁的少女則用與深夜顏色相近的灰藍色暈染出大小不壹的點;印象派的畫家用壹個個色彩繽紛的漩渦,閃爍著布滿整個天空!那是生命,是夢,是無盡的時間當中的壹個微小的停留!
他的好友愛默生曾在梭羅小傳中談到,?無論在什麽地方,只要有學問,有美德,有美,他會找到壹個家?。
可是對於梭羅來說,這個家並不是由幾個人組成的家,而是這片土地。他的血液裏流淌著自然的氣息,他與這片土地有著緊密不可分割的關系。
盡管他並沒有得到感情,可是,在他的家鄉,始終有壹片湖,那顆康科德頭頂皇冠上鑲嵌著的寶石,將永遠張開雙臂,歡迎他的到來。
瓦爾登湖讀後感 2
眼前呈現的是壹片藍色的湖面,微微的碧波,蕩漾在群峰腳下,黛藍的遠山,靜穆在蔚藍的天空下,壹切都展示著無限的靜美與悠遠。
晨光中,薄霧尚未散盡,湖面上仍飄著幾許寒煙,誘人的藍,讓這片湖光山色平添了壹脈柔情,遙望那隱約的山色,縹緲如在幻境,凝視那純凈的漣漪,神秘得像童話裏的湖泊。好醉人啊!應對著這片靜逸的風景,我感到了壹絲猶疑。難道時光又回到到了上個世紀?我是否已進入到壹個夢中世界?
這寧靜的湖面於我來講是陌生的,但在我心中,卻又感到了似曾相識。是不是因為我讀過的詩畫,讓我產生了壹種身歷其境的錯覺?是不是因為我喜歡的旋律,讓我夢想中的意境變成了現實?也許都是吧,也許都不是。不去想太多了,畢竟我已來到了這向往已久的秀麗湖畔。
雨後的靜湖,清新、嫵媚,極目所見,山藍,水藍,天藍,壹切都是我所喜愛的藍色,我想,我是選對了放飛遐想的地方。
去找壹條小船吧,盡情地到藍色湖波中去蕩漾,很遺憾,湖中沒有船。也許不必有船,我沿著湖畔草徑,輕輕來到了湖邊,緩緩踏進湖波中,水不深,我感到有壹片瑩靜的藍色在蕩漾,是瀲灩的湖水在蕩漾,是湖畔的叢林在蕩漾,是群峰的倒影在蕩漾,甚至,那雲天也像是靜謐的湖面,悠悠地飄動著天鵝絨似的淡藍。自然,隨之蕩漾的,還有我心中的遐思。
恍惚間,覺得自我是?壹條柔波裏的水草,油油地在水底招搖,?感覺中,仿佛我正在尋夢?撐壹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壹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但,我沒有放歌,我更願意沈浸在這幽寂的藍色世界裏,我願靜守著這壹片美麗的山水,靜怡著這壹刻完美的時光。
我想起了十九世紀美國作家梭羅和他的《瓦爾登湖》,當年他獨居在瓦爾登湖畔的時候,或許,在更多時光中,他也是這樣的吧?靜靜站在碧波蕩漾的瓦爾登湖畔,讓自我的思想隨藍天白雲自由地飛揚。
梭羅是壹位個性鮮明的夢想主義者,他對孤寂的追求是常人難以理解的。我讀過他寫的壹段文字;?我追求孤寂。在我的壹生中不會有比孤寂更讓我傾情的朋友了,?我想,僅有讀懂了梭羅文字中的含義,我們才能夠理解,他選擇在瓦爾登湖畔孤獨生活的決定,僅有理解了梭羅的選擇,我們才能夠感受,他在瓦爾登湖畔所收獲的內心愉悅和精神升華。
我相信,梭羅並不寂寞,讀他的《瓦爾登湖》,哪裏有寂寞的痛苦?哪裏有孤獨的傷感?我們能感受到的;是湖畔草坡上的綠茵與野花在為他蕩漾初春的芬芳,是湖光水色裏的遊魚和漣漪在為他蕩漾盛夏的爛熳,是長空中的曉風和野雁在為他蕩漾高爽的秋色,是環湖岸邊的白楊與青松在為他蕩漾隆冬的夜籟。
我羨慕,孤寂耕讀在瓦爾登湖畔的梭羅是幸運的,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他能夠遠離世俗的紛擾,獨守內心的壹份純靜,當壹些人把自我無奈地囚禁在扭曲本性,追逐名利的仿徨之中時,梭羅卻能夠在淡泊的耕讀生活中,擁有無限絢麗的湖泊、樹林、陽光、星輝。他能夠自由劃著獨木舟,輕輕蕩漾在瓦爾登湖上沈思;他能夠欣然佇立在原野上,靜聽飛雁贊美朝陽的歌唱;夕照下,他盡情欣賞晚霞的絢爛,月色中,他縱情遨遊神秘的太空。
我敬佩,梭羅是睿智的,因為他擁有幽靜深遠的瓦爾登湖,那靜謐的湖面恰如壹面明凈的鏡子,啟發著梭羅不斷升華他的人生哲學、政治信仰、和道德價值觀。是否能夠這樣說?正因為甘於寂寞的梭羅,在寂靜的瓦爾登湖畔找到了***鳴點,所以他的哲思與情懷才得到了全面的啟發和提升;正因為瓦爾登湖畔靜淵深邃的氛圍,才能夠時刻清醒著梭羅的靈想、啟迪著梭羅的睿智,從而鑄就了他卓然超群並屹立在美國思想與文學史上的輝煌。
我期望,我的假設是真,那麽,我眼前這片微波蕩漾的藍色靜湖,就該是我心中的瓦爾登湖吧。是的,就像梭羅那樣,我也需要尋找壹個寧靜的地方,在靜穆中深刻反思自我走過的人生歷程。我應當捫心自問;在浮躁的現實生活裏,我失去人生方向了嗎?在世俗雜念的影響下,我失去純真童心了嗎?在激烈的商界競爭中,我是否變得了唯利是圖?在無數次直面背信棄義的事例後,我是否也蛻變成冷酷自私的代表?就讓我坦誠地應對著這片藍色的靜湖,徹底滌蕩壹下自我的靈魂吧。
我想,既然十九世紀的梭羅能夠在肅靜的瓦爾登湖畔,實現他思想與情操的升華。那麽,在我的瓦爾登湖畔,我是否也能夠開始我人生歷程中又壹個嶄新的時期?相信這片靜美的藍色之湖,已給了我明確的答案。是的,其實當我靜思在藍色湖畔的時候,我生命中又壹個新的起點就已經悄然開始。
瓦爾登湖讀後感 3
還記得第壹次讀《瓦爾登湖》是在初中,那時候只是讀了這本書的壹章節便無可救藥的被吸引了。他的文字似乎有種獨立於世的清醇香氣,散發著清新自然的氣息,字裏行間都充滿了對大自然的崇敬和熱愛。書中的景物描述很美很純粹,讓人心馳神往。想必這個人跟別人很不相同吧。果然,當教師介紹《瓦爾登湖》的作者時印證了我的猜測,梭羅,真的很不壹般。梭羅(1817?1862),美國作家,思想家,自然主義者。他曾任教師,從事過各種體力勞動,他的著作都是根據他在大自然中的體驗完成的。《瓦爾登湖》記錄了他於1854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的瓦爾登湖畔度過的壹段隱居生活。在他的筆下,自然,人以及超驗主義夢想交匯融合,渾然壹體。他是19世紀超驗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梭羅的文章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資料,在美國19世紀的散文中獨樹壹幟。他的思想對英國工黨、印度的甘地與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影響。他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可是沒有選擇經商發財或者從政成為明星,而是平靜的選擇了瓦爾登湖,選擇了心靈的自由和閑適。他搭起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過著十分簡譜、原始的生活。我們不難註意到,梭羅在創作《瓦爾登湖》的時候正是19世紀中葉,那時正是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時期,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作者竟能冒天下之大不韙,這樣特立獨行,懷著壹顆質樸純真之心踏上了這樣壹段非同尋常的旅程,這種勇氣和魄力令人無比欽佩,而在梭羅心中能存有這樣的不帶有壹絲壹毫受世俗之氣汙染的純凈思想更是讓我肅然!這澄明的思想如同壹陣清新長風掠過所有讀過此書之人的心際,不禁讓人為之精神壹振,他要讓人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質生活外還有另外壹種生活,就是能夠帶來無比歡樂的簡樸生活!
如今再讀梭羅的《瓦爾登湖》,再壹次感受到了初讀時的心動,我獨自壹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捧著它,像是在尋找生命最本真的意義。
《瓦爾登湖》以春天開始,經歷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結束,這正是壹個生命的輪回,終點又是起點,生命開始復蘇。這本書分為經濟篇,補充詩篇,窮困的托詞,我生活的地方;我為何生活,閱讀,聲音,寂寞,訪客,種豆,村子,湖,貝克田莊,更高的規律,禽獸為鄰,室內的取暖,舊居民:冬天的訪客,冬天的禽獸,冬天的湖,春天,結束語,壹***二十個章節。書的開篇中就提到:?當我寫後面那些篇頁,或者後面那壹大堆文字的時候,我是在孤獨的生活著。?孤獨壹人時,更容易思考,更容易體味生存的意義。書中不止壹次的探討到寂寞孤獨。?大部分時間內,我覺得寂寞是有益於健康的。有了伴兒,即使是最好的伴兒,不久也要厭倦,弄得很糟糕。我愛孤獨。我沒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還有?我並不比湖中高聲大笑的潛水鳥更孤獨,我並不比瓦爾登湖更寂寞。我倒要問問這孤獨的湖有誰作伴?然而在它的蔚藍的水波上,卻有著不是藍色的魔鬼,而是藍色的天使呢。太陽是寂寞的,除非烏雲滿天,有時候就好像有兩個太陽,但那壹個是假的。上帝是孤獨的,?可是魔鬼就絕不孤獨;他看到許多夥伴;他是要結成幫的。我並不比壹朵毛蕊花或牧場上的壹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壹張豆葉,壹枝酢醬草,或壹只馬蠅,或壹
只大黃蜂更孤獨。我不比密爾溪,或壹只風信雞,或北極星,或南風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溶雪,或新屋中的第壹只蜘蛛更孤獨。?也許僅有將自我置身於寂寞的梭羅才有權利去談論寂寞的滋味和益處。梭羅的《瓦爾登湖》看上去是分離的壹篇壹篇,每篇裏又瑣碎的講了許多生活的細節、感悟。可是實際上這些瑣碎在壹齊才構成了完整的生活。它們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閱讀、禽獸、湖、冬天、春天、室內取暖、種植等等。第壹篇,經濟篇,我從沒看到過關於經濟的文字能夠寫成這樣的詩意和哲理。很奇怪的是,雖然作者的思想和時代相悖,但文字讀來並沒有半分消極和孤獨,有的只是作者不斷向上的不屈精神和勇氣,以及那種自給自足的安靜從容和坦然。將眼光收回來,當今社會裏的人們,似乎在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世界中迷失了。窮盡他們的壹生去追逐身外之物,錢財。殊不知生活的意義究竟是什麽,他們不停的用錢財的累積的多少來區別、彰顯自我的身份。他們用極盡奢華的物品來裝飾他們的房屋和外表。殊不知勞力士和幾塊錢的電子手表是壹個用途,價錢的懸殊卻改變不了本質的用途。那又有什麽意義呢。人們在對物質的無限追求中漸漸遺失了自我最初的夢想,放棄了對簡單生活的追求,對心靈豐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