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七月革命的影響是什麽?
促進資本主義進壹步發展
——19世紀法國的七月革命這是法國發生的又壹場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有人描述過:人民群眾在這次革命中表現出如此勇敢、忠誠、寬厚、慷慨……許多窮人幾乎沒有衣服,汗流浹背,灰垢滿身,缺少飲水而口幹舌燥,饑餓使他們精疲力盡,他們拒絕給他們的錢,只接受壹點浸酒的面包和水,休息片刻後,補充好彈藥又去參加戰鬥。那些中立的旁觀者向他們通報危險,毫不猶豫地救護傷員……普希金、萊蒙托夫和別林斯基都曾贊揚法國人民的這場偉大鬥爭。
革命在1830年7月27日至29日三天內進行,也稱為“光榮的三天”。
1829年9月,查理十世任命忠於波旁復辟王朝的波黎尼亞克親王組閣。波黎尼亞克是逃亡貴族,其父母與波旁王朝有密切的關系。其他內閣大臣也都是極端派王黨分子。資產階級和人民群眾仇恨這些封建專制制度的殘余,對查理十世的倒行逆施進行政治鬥爭和輿論抨擊。
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簽署了四項敕命,上面規定取締報紙、期刊等出版自由。凡在20個印張以上的印刷品,都須得到國王或各省省長頒發的許可證方能發行,印刷設備要受到監督保管。敕令還規定了新的選舉辦法。這些關於取締報刊自由發行,實行嚴格審查制度的規定,扼住了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輿論喉舌,危害了發行業工廠主和工人的利益,剝奪了商業資產階級的選舉權。四項敕令立即引起了資產階級、學生、工人群眾的強烈不滿,成了七月革命的導火線。
7月26日,工人、小手工業者、學生在巴黎的許多地方舉行集會,與軍警發生小規模沖突。
資產階級也行動了起來,很快形成了兩個政治集會的中心。壹個在大銀行家拉菲特和卡茲米爾·貝裏葉家中,壹個在資產階級著名報紙——《國民報》編輯部。他們最後聯合起來,壹致推選《國民報》主編梯也爾起草針對波黎尼亞克內閣的抗議書。
7月27日上午,王家軍隊司令馬爾蒙元帥遵照查理十世的旨意,命令軍警封閉了進步報刊《國民報》、《時代報》。壹些印刷工廠、店鋪被迫關閉。許多被解雇的工人首先走上街頭示威抗議,學生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他們高呼口號:“打倒敕令!憲章萬歲!”“打倒大臣!”下午,軍警前去驅散在巴黎歌劇院附近集會的人群,人民群眾則以石頭相迎。在與軍警的沖突中,壹名群眾被打死,三人受傷。頃刻間,四面響起了“復仇!”“拿起武器!”的口號。人民群眾的集會示威逐漸變為武裝起義。
隨後,巴黎許多地區也發生了起義,憤怒的群眾打死了壹名軍警。
起義越來越激烈,巴黎也越來越混亂,又有群眾在沖突中喪生。人民更加憤怒了。
7月28日清晨,巴黎人民開始毀街道,築街壘。他們將各處波旁王朝復辟的標記壹律砸爛,插上激奮人心的法國大革命的三色旗,準備戰鬥。軍火商人慷慨提供武器,退役軍人也參加了行動。人民向前來鎮壓的軍隊投擲石塊,士兵多有死傷。
面對這種形勢,查理十世的將軍們也終於認識到:“這不再是騷亂了,而是革命!”他們請求國王采取和平措施,阻止事態的繼續蔓延。
然而,查理十世在波黎尼亞克內閣的慫恿下發布了《巴黎處於戒嚴狀態》的命令,以武力鎮壓人民起義,企圖以軍事勝利保證政治上的勝利。可是巴黎人民反抗的烈火是撲不滅的。在人民群眾的英勇抵抗下,軍隊受到了阻擊,為他們的行動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武裝起義者占領了市政廳,繼續構築和加固街壘。8萬多起義人民對國民自衛軍的全面進攻很快打響了。他們不顧國王軍隊的瘋狂射擊,向國民自衛軍主力駐守的盧浮宮和杜伊勒裏宮頑強靠近。他們的英勇行動不斷取得勝利,也震懾了敵膽。無法鎮靜迎擊的軍隊士兵有的接受勸降,有的逃出軍隊。沙裏將軍更是不知所措,他聽錯了命令,本來國王命他集中兵力頑抗,他卻把士兵撤到盧浮宮的院裏集合。於是,國民自衛軍如大堤崩潰,起義者頃刻間湧進盧浮宮,士兵們逃往臨近的杜伊勒裏宮。軍隊的抵抗已無濟於事,他們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7月29日下午,在人民起義勝利的形勢下,資產階級議員們采取了篡奪革命果實的行動。30個議員在拉菲特家開會,決定成立臨時政府,行使政權。
在起義由開始到勝利結束的過程中,查理十世的態度也在發生著轉變。7月26日起義開始時,查理十世非常傲慢,這天,他很早就出去狩獵,晚間才回宮。他的將軍兩次向他遞送戰報,警告其王位已受威脅,人民無法阻擋,請求議和。而查理十世的回答卻是宣布巴黎戒嚴,斥責將軍失職。當資產階級代表前來議和時,查理十世認為代表們是來乞求和平,則繼續以武力相要挾,他還說:“發布戒嚴令是憲章賦予國王的職責。”當得知壹部分國民自衛軍由於同情人民與人民聯歡時,他叫嚷,如果這樣,“就向軍隊開槍”。
7月29日,國民自衛軍潰敗、倒戈的消息傳來,查理十世呆若木雞。他不停地重復念著在法國大革命中被人民推上斷頭臺的路易十六的名字。稍稍鎮定後,他召集內閣開會商量對策,以圖頑抗。為了保住王位,他決定撤消正在指揮軍隊作戰的將軍的職位,解散本與他沆瀣壹氣的內閣,但用這些做法來緩和人民的憤怒情緒已經不可能了。當查理十世的代表宣布國王決定時,革命的資產階級議員的回答是:“革命已經開始,必須使它完成,必須以壹個更為自由的王朝取代壹個過時的、不可救藥的王朝。查理十世不能再回到巴黎人民血染的巴黎。”
7月30日,梯也爾、米涅及壹些報刊撰稿人起草聲明,擁護奧爾良公爵執政。7月31日,眾議院開會歡迎奧爾良公爵。8月1日,查理十世迫不得已任命奧爾良公爵為攝政王。8月2日,查理十世退位,逃往英國。8月9日,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力浦正式登上王位,從此開始了七月王朝統治時期。
七月革命是壹場資產階級的革命。這場革命粉碎了在法國實行封建專制統治的夢想,沈重地打擊了“神聖同盟”的反動體系,對歐洲其他國家的民主改革和民族解放運動都起到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