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山西富豪張新民接受新京報采訪

山西富豪張新民接受新京報采訪

5月26日,張新明在北京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與華潤的合資公司中,他被“邊緣化”了,公司出現了巨虧。新京報記者王遠征攝

四年前壹場涉資百億的收購,對交易雙方,都是壹段“悲劇”。

收購方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落馬。而被外界認為“套現百億離場”的張新明,近日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是交易案裏的最大受害者。

從農民到山西首富,再到目前生意“壹潭死水”,張新明的人生跌宕起伏。這種起伏,與“政策變化”息息相關。趁著扶持民營企業的春風,張新明崛起於草莽間。而2009年,壹場意在壓縮民資的煤炭整合運動,則使他的命運面臨抉擇。

最終,“響應政府號召”的張新明,把手中的大部分資產賣給央企華潤集團。他說,本來是希望可以跟著央企“賺大錢”。

2013年,《經濟參考報》記者王文誌實名舉報稱,宋林涉嫌在這筆交易中放水。而舉報的核心問題之壹,是張新明轉手的煤礦礦權已經過期。

5月26日,張新明回應稱,他的資產包不存在問題,而礦權也已滿足審批條件,但卻受阻於山西的煤炭整合。

新京報記者尹聰北京報道

爭議不斷的超級富豪

2010年之後,張新明成為了“問題富豪”——他被報道與偷稅、騙貸、涉黑等多起事件有關

許久未公開露面,外界關於張新明的猜測不斷。有人說,他出逃了;也有人猜測,他可能在接受調查。

“如果有事,今天我就不會坐在這裏了。”5月26日,張新明對新京報記者說。

2010年以前,張新明是太原乃至山西聲名顯赫的企業家。在“黑金遍布”的三晉大地,張新明壹度控制著兩家煤焦化企業、三個煤礦等龐大產業。

借煤價飆升的東風,他多次進入福布斯和胡潤發布的內地富豪排行榜。在2005年的“胡潤能源富豪榜”上,張新明家族以10億元的身家,領跑“山西煤老板兵團”。由此,張新明戴上了“山西首富”的帽子。

2010年之後,在公開報道中,張新明成為了“問題富豪”——他被報道與偷稅、騙貸、涉黑等多起事件有關;落馬被查的原山西省委副書記金道銘、原太原市委書記申維辰等,也被指與張新明有所交往。

最轟動的壹起,發生於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初。其間,華潤集團原董事長宋林,兩度被《經濟參考報》記者王文誌公開舉報。舉報稱,華潤以近百億的價格收購山西金業集團10個資產包的過程中,數十億元的國有資產流失。

張新明正是這些資產包的原實際控制人。他被外界懷疑從這筆交易中套現百億。這位昔日的“山西首富”與宋林之間,也被質疑有利益輸送的存在。

當過武警,23歲開上奔馳

張新明說,他於1986年進入武警學校,契機是“武警從地方上招納生產經營人才”

“這些全是胡說、誹謗。”5月26日,張新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他沒有什麽背景,“我老子是放羊的”,“從小家庭就貧困”。

據《財經》報道,1963年出生的張新明,“20多歲跑出古交,到外地闖蕩”;其後在外地接觸到了武警部隊,“交點管理費、以軍隊名義挖礦運煤,可躲開諸多監管”。

《第壹財經日報》報道稱,“張新明起家是通過私挖濫采煤炭資源,他在古交開的所有煤礦都是 黑口子 (無證煤礦)”。

張新明講述的版本則是,讀了壹年高中肄業後,他“下過煤窯,拉過平車,當過修理工、裝卸工和泥瓦工”,其後他註冊企業,往全國各地發運煤炭,“我是壹步步幹起來的,哪裏有問題?”

1986年,張新明23歲,“這時我就有了過千萬的身家,還開上了奔馳”。

張新明稱,他的武警身份是真實的。據其介紹,他於1986年進入武警學校,契機是“武警從地方上招納生產經營人才”。到1993年,他開始擔任內蒙古森林武警總隊綜合訓練基地主任,兼任華北黃金實業集團董事長。張新明稱,後者當時的性質為武警的三產企業。

借力“扶持民企政策”起家

“金業的200萬噸煤焦化項目,從籌備到建成,僅用了17個月時間。”張新明回憶,該速度堪稱“世界之最”

按照張新明的說法,他於1999年回到地方,原因系“中央出臺決定,禁止軍隊和武警經商”。

2000年開始,時年37歲的張新明,開始籌備其後來最主要的資產——山西金業煤焦化集團。5月26日,張新明幾次提及,金業的發展壯大,有賴於踩準了山西大力扶持民營企業的政策步點。

“山西民營經濟的發展已經來臨,請企業家放開、放心、放膽發展。”2003年,時任山西省省長的劉振華公開宣布,山西省委、省政府“將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寬松的環境”。

金業集團所在的古交市,也於2001年提出了“民營經濟強市”的戰略。古交市提出,在項目審批、土地出讓等方面,“給市場前景廣闊、附加值高的民營企業集團 吃偏飯 ”。

“金業的200萬噸煤焦化項目,從籌備到建成,僅用了17個月時間。”張新明回憶,該速度堪稱“世界之最”。

2003年和2004年,受鋼鐵熱銷的提振,焦炭價格持續多月瘋漲。自此,“煤炭大王”張新明成為了各類富豪榜的常客。

2007年9月至2008年底,張新明三度謀求推動金業集團上市。*ST威達、*ST泰格和大通燃氣,均發布過與金業集團商談重組的公告,但最後全部無疾而終。

至於張新明熱衷上市的原因,有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受金融危機沖擊,金業集團營收下降、出現虧損,面臨“斷糧危機”。

張新明否認稱,2008年,金業經營並未陷入困境。他提供的壹份納稅材料顯示,當年,金業納稅6.16億元。

“上市的目的,是想通過資本市場把企業做大做強。”張新明說,他那時“搞了個大規劃”,準備“建設1000萬噸的煤焦化園區”。

山西煤炭改革中被整合

張新明稱,他之所以作出轉手金業集團的決定,是出於“響應政府號召”的考慮

2008年,山西煤炭業的政策大環境大變。

2008年9月,山西省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並重組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支持大同煤礦、陽泉煤業、山西焦煤集團等大型煤炭生產企業,作為主體兼並重組中小煤礦。

2009年5月,山西省出臺《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劃要求,2011年,全省煤炭礦井數量減少至1000處;到2015年,控制在800處。

在這些政策下,煤炭改革席卷山西。《工人日報》報道稱,截至2009年底,約2000名煤老板退出煤炭領域,1400億民間資金被擠出。

張新明和金業集團,也無法置身於煤炭改革以外。

張新明稱,2009年,他之所以作出轉手金業集團的決定,是出於“響應政府號召”的考慮。

金業集團的第壹個“婆家”,是山西省國資委實際控制的大同煤業集團。

據公開報道,2009年9月,同煤與金業簽約,擬定以合資公司“同煤金業集團”作為平臺,收購金業旗下10個資產包100%的股權。

此後,同煤和金業的合作,壹度進展順利。金業方面提供的材料顯示,2009年10月19日、20日和22日,其分別收到同煤支付的款項5億元、3.95億元和1.05億元,***計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