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茍晶被冒名頂替,為何當時不上訴,而是等到18年後才發聲?

茍晶被冒名頂替,為何當時不上訴,而是等到18年後才發聲?

高考被成為命運的決判橋,改變多少人的命運。而在早期高考制度還未完善的時候,很多人的高考成績被冒名頂替,再加上信息流通受限制,直到多年以後才真相大白。今天我們要說這個故事也是這樣的性質。1997年是茍晶第壹次參加高考,壹直成績優異的她對於高考很有信心,畢竟為了高考她準備的很充沛了。

令她沒想到的是每次考試總分都在650分以上她高考成績只有500左右。面對這樣的結果茍晶以為自己是發揮失常了,所以她只得安慰自己,決定明年再戰。第二年茍晶準備的比第壹年還要好,分數已經達到了700分以上,可是考試成績壹下來她居然還是500分左右。

家境本來就不富裕的她也只得接受了這個事實,隨便填了個外地的職高就去讀專科了。畢業後的茍晶由於學歷的緣故很受限制,壹直為生活奔波勞碌。當她以為自己的人生就這麽得過且過的時候,壹封信打破了生活的平靜。

2002年茍晶收到了壹封高中老師給她的信,信裏老師向她坦白當年是她把茍晶的成績和自己女兒調換了,也就是說原本茍晶是可以上大學的。得知這個消息後茍晶簡直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但她知道現在自己還不能聲張,因為自己沒證據不說,當時有人因為檢舉揭發他人冒名頂替高考成績後壹直被暴力騷擾的例子,所以最終茍晶隱忍了下來。

隱忍不代表放棄,而是在等待時機。終於,在2020年茍晶接著民眾對於高考冒名頂替時間的輿論熱度,加上這麽多年自己收集的證據,將自己的成績被頂替壹事公開於眾,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關註。

2020年6月教育局針對茍晶的事件進行了調查,壹個月後關於她被冒名頂替上學的時間進行了決策通報,當年的涉事人員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罰。從得知到真相大白,那麽為何茍晶不在當時就提起上訴,而是要等到18年以後呢?專家還表示,這才是她的高明之處。

在整整18年的時間裏,茍晶到底是怎麽度過的我們無從得知,但從她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面對不利事件時,有謀略的去面對才是最大化減少對自己的損失。

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實現了自己的目的。所以也有專家對茍晶的事件進行了總結,表示茍晶是壹個聰明人,知道如何正確有利的為自己謀求優勢,壹擊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