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四大米市分別是
近代中國四大米市是長沙、無錫、蕪湖、九江。
1、長沙
長沙地處湘中偏東,湘江下流,湖南東部,氣候春溫多變,夏秋多晴,嚴寒期短,暑熱區長。民國時期,長沙米市和金、錢、綢、紙大行業享譽全國,長沙城出現了許多同行當商業街和名老字號,素有魚米之鄉、花炮之鄉、湘繡之鄉、陶器之鄉等許多美稱。
2、無錫
無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位於江蘇省南部,南臨太湖,西依惠山,北連太湖水網平原,扼滬寧鐵路、京杭運河與錫澄公路、錫澄運河之交。無錫建縣始於秦漢,沿用至今,歷史上曾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
3、蕪湖
蕪湖素有全國“四大米市”之首的美譽,而米市的啟動點和發祥地是今日的弋江區。弋江區因為地處青弋江註入長江的南岸,俗稱河南。沿岸人煙密集,集市貿易相當繁榮,管轄皖南地區的“徽寧池太廣道”也設在這裏。
4、九江
九江及附近縣歷史上就是魚米之鄉,是米市的主要來源,再就是毗連的安徽、湖北兩省沿江等地的稻米。南昌是全省米谷壹級集散中心,九江為出口咽候。九江米市在贛北的轉運點有湖口、塗家埠、吳城,這三個城鎮都是靠江臨湖。九江所以成為米市,湖口起了很大的作用。
長沙的歷史文化
1、湘劇
湘劇是湖南的地方大戲劇種,流傳於湘、資二水的湘中、湘東地域以及江西西部的廣闊地區。因它是用中州韻、長沙官話演唱的,故壹度稱為“長沙湘劇”。湘劇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彈腔(南北路及壹些雜曲小調)四大聲腔和壹些雜曲小調,其戲劇表演程式嚴謹,服飾、臉譜都具有濃厚的湖湘地方特色。
2、長沙彈詞
長沙彈詞是長沙城市曲藝的壹種,它源於道情,因用長沙方言說唱,也稱長沙道情,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長沙彈詞是壹種個體的彈唱藝術,其特征是“懷抱月琴,口吐聖賢。”其中長沙彈詞所使用的樂器為月琴。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國四大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