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醫院取消護士帽,噱頭還是趨勢?
為什麽要摘掉護士帽?
“從目前醫療護理工作需求來說,燕尾帽已經沒有多少實際作用了,更多只是護士身份的象征。”
青島市護理學會理事長王玉玲說,護士帽的設計初衷除了象征著聖潔的天使和職業的高尚,更多的是為了讓護士在工作過程中防止頭發脫落,從而避免汙染,實現無菌操作。
據貴州腫瘤醫院的壹位護士長介紹:護士帽給護士工作帶來諸多不便,護士帽掉落、與輸液架蹭碰等情況時有發生,影響工作。
在實際工作中,燕尾帽作用不大,前額的劉海仍然會汙染操作區域,而且經常被輸液架勾到,短發的話帽子會戴不住,進手術室等區域還要更換。
杭州市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馬紅麗介紹,從實踐來看,護士戴“燕尾帽”工作時存在種種不便,如進行胸外按壓時,帽子易掉落;輸液操作時,帽子凸出的部分易碰到吊瓶;帽子易臟,清洗麻煩等。
“護士帽的象征意義大於實際用途。”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護理部主任胡柳介紹,護士帽用硬質的滌綸布料做成,護士折疊成“燕尾形”,用發卡別在頭發上,這種方式並不能將帽子牢牢固定,有時會與輸液架等物件碰蹭脫落,甚至妨礙急救工作。
需要無菌操作的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等,護士必須佩戴無菌帽,護士帽反成累贅。
“護士帽原本的設計初衷是防止頭發掉落、避免汙染,但漸漸的,其裝飾作用和象征作用逐漸取代了實際工作的作用。”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護理部主任範玲介紹,在護士的日常工作中,護士帽難以清洗、容易脫落的弊端越來越突出。“護士帽原來設計的初衷就是擋住頭發脫落,減少細菌,減少對病人的危害,後來就成了壹種職業象征。”
對於醫院護士紛紛摘掉護士帽,湖北省護理學會理事長李秀雲表示,護士是否戴帽,國家並無強制規定,戴帽或脫帽,近年來在行業內壹直有爭議,有少數省已經取消戴帽。
摘掉護士帽後怎麽辦?
貴州省腫瘤醫院取消了燕尾護士帽後,對於護士的頭部裝束,仍然遵循原有的長發不過肩、儀表整潔等行為規範。
目前,醫院中最常見的壹種護士裝束是,挽壹個發髻於腦後,用發網罩住,再佩戴壹個發卡。
杭州市人民醫院取消了帽子以後,對護士的發型也有明確要求:發長不過肩,不能披發,長發須盤起來,紮馬尾辮過了肩也不行。因此,在放療科看到,所有的護士盤發用的發夾都是壹模壹樣的。
武漢亞心醫院取消護士帽後,該院長發護士需將頭發盤成發髻,用統壹的發飾罩住;短發的護士需將頭發別在耳後,露出眉毛。深圳西麗醫院醫院護理部主任楊明艷說,醫院依然要求護士的頭發要整潔不過肩,長發要盤起,用醫院統壹下發的發卡和頭花固定頭發,前不過眉、後不過肩。
部分進行無菌操作的科室,如手術室、產房、供應室仍保留全封閉式的無菌帽或者壹次性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