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應提出什麽樣的看法呢?
“大學應設立多種學科,培養多種類型的人才。正科註重通才教育,但不忽視應用。專修科註重專才教育,但不忽視基礎。壹個綜合大學的好處,通才與專才相互調劑,使通才不致流於空疏,專才不致流於狹隘。大學生都應成為平正通達的建國人才。”
——著名教育家郭秉文
“學問範圍務廣,不宜過狹,這樣才可以使吾們對於所謂人生觀,得到壹種平衡不偏的觀念。對於世界大勢文化變遷,亦有壹種相當了解。如此不但使吾們的生活上增加意趣,就是在服務方面亦可以加增效率。”
——著名教育家,清華大學前校長梅貽琦
大學教育應施行“通才教育”還是“專才教育”這個問題向來是高校教育的爭論所在。有人說,“專才教育”的弊端在於讓“人才”工具化,有人說,“通才教育”只能培養出半桶水人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這壹決定被譽為人才培養模式從“專才”轉向“通才”的風向標。
大學究竟采取什麽樣的教學模式、培養什麽樣的人才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存在何種辯證關系?
專才教育是大學的終極關懷
練洪洋
歐洲中世紀大學自誕生之日起就存在著自由教育與職業教育(即後來的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之爭,我國也壹樣,從大學引進之日開始就存在育人方向之辯。20世紀50年代初,百廢待興,國家建設急需專才,於是大學教育照搬蘇聯模式,偏向專才教育。近年來,對專才教育之偏進行反思的人越來越多,於是社會又出現另外壹種傾向,提倡通才與通才教育,否定專才與專才教育。通才教育固然需要,但若以通才教育代替專才教育,對社會、學校、學生都不是壹件好事。大學,說到底還是要將更多註意力放在專才教育上。
社會需求層面,在社會科技化、人文環境技術化、科技縱深分支細微化、產業結構國際化背景下,新興工業的每個行業都需要專門人才,甚至可以說基本上靠專才。譬如時下應用最為廣泛的互聯網領域,就匯聚了各類高精尖人才,而不是所謂的通才。科學研究本身,科學發展日新月異,每門學科都被無限細分,像歐洲中世紀達·芬奇那種橫跨建築學、音樂、數學、工程學、解剖學、地質學、植物學等學科的大師已壹去不復返。如今,哪怕是同壹門科學,現在也很難做到通識了。有人做過統計,在物理學領域,就算是壹個物理學家也不可能同時看完與看懂世界上三本頂尖級物理學雜誌的文章。
個人層面,壹方面,由於社會分工細化,壹個大行業分成許多小行業,每個小行業的從業者都各司其職,各領風騷,各自精彩。壹個人不可能做到行行精通,即使有這種才華與能力,也難有精力同時從事多個行業;另壹方面,這個社會需要的是專才,各個行業都聚集了大量具有競爭力的知識精英,而不是“萬金油式”的通才。除非他真有本事,行行都精通、吃得開,否則那種什麽都懂點、什麽都不精通的人,在社會上很難有競爭力。在差異化生存的時代,某些所謂通才教育往往是以“寬口徑”之名抹殺個性,削弱學生的競爭力,將學生推上“學無所用”的泥沼。
從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關系看,通才是大學教育的基礎——在社會精英的生涯之初就註意培養他們較為全面的知識體系、健全的人格以及科學的思維方式,專才教育則是大學教育的核心——培養出具有全面素質基礎且精通某壹專門學問的高級人才。有鑒於此,有學者提出大學教育應培養“T型人才”,這種人才在橫向上,具有較寬、較紮實的知識面,縱向上有壹門鉆研較深的專業知識,所謂“術業有專攻”。由是可見,通才教育最終還是要服務於專才教育這壹大方向。只“專”不“通”,固然不可持續,而只“通”不“專”,大學教育的意義也要大打折扣。
通才教育方可培養復合型人才
張漲
從個人層面來看,通才教育還有個名稱叫“全人教育”,壹個人要心智健全地發展,就得學習多種不同知識,只通曉某壹領域而對其他領域毫無涉獵,這樣的人知識結構有問題,性格氣質的塑造可能也會有偏差。但目前教育體制下,高中便開始文理分科,進入大學後實施某壹專業的教育,導致了壹系列問題的出現,比如理工科學生缺乏人文素養,表達能力不佳,人際交往存在困難,而文科學生則缺乏壹些基本的科學知識,缺乏理性思考、邏輯思維的能力。而實施通才教育,大學生均衡地接受各種門類的教育,不僅夯實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對於人的氣質培養也很有好處。社會學上有個“木桶理論”,最短的短板決定了壹個木桶的盛水量,只有通才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才不會有明顯的知識短板。事實上,很多名家皆是學貫中西、文理兼通的,如陳寅恪、辜鴻銘、林徽因等。
而從學校教育角度來看,能成為大師的學生畢竟是少數,但即便在就業層面來說,當下專業對口的就業模式已經越來越少,壹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最受用人單位的青睞。社會發展瞬息萬變,不斷有新行業、新職業湧現出來,這些崗位正是需要綜合素質較高的大學生去從事的工作。但學校教育往往滯後於社會現實,比如近年來流行的動漫制作、新媒體、互聯網金融等,既讓大學院校的專業設置難以無縫跟上,又具有學科交叉的特點,今後這種復合型工種會越來越多。因此,大學教育也該轉換思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某壹種技能,不如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通才教育看似不強調某壹方面的知識,但正是這種寬口徑、厚基礎的教育模式,給畢業後的自我提升帶來了更大空間。在美國,耶魯、哈佛等名校都有所謂的“核心課程”供全校學生修讀,涉及人文、歷史、科學、哲學、自然等多個領域,美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研究人才數量世界領先,與這種通才教育打好人才基礎不無關系。
上升到社會層面來看,當下的世界已變得愈加紛繁復雜,小到個人生活,大到公***政策的制定,都不可能只憑借某壹方面的知識就能做出正確判斷。通才教育培養出來的社會成員不論從事哪種工作,因為具有相同的“教育基因”,相互之間思維碰撞、達成***識的障礙更小;相比之下,專才可能擅長某壹方面,但相互之間缺乏***同的知識背景,孤立的存在著,不利於推動社會整體前進。舉個例子來說,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迫切需要結合人文精神的引領,在科技給人類帶來更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作惡的可能性,原子能、克隆技術、人工智能莫不如此。只有讓人文素質教育為自然科學提供人文導向,才能讓科學技術為我所用,促進發展而不是毀滅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