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石:為什麽香港的“衰落”不可避免
當然,從香港人自己的角度來看,他們的不滿是有理由的——經濟不振、房價高企、洶湧而來的陸客,甚至直接導致其生存環境的惡化。而香港人認為,造成這壹切的元兇,完全是大陸,以及與大陸關系密切的資本家所致。
鑒於上世紀後半頁的英殖時代,香港發展最為迅速、社會最有活力;而回歸後,香港卻逐漸停滯,社會矛盾不斷增多。這個強烈的反差,導致許多港人產生這樣壹個認識:如果擺脫大陸,實現政治獨立,那香港又可以像回歸前那樣,恢復亞洲四小龍的榮光,重享“東方之珠”的繁榮。
當然,對這些港人的臆想,大陸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是嗤之以鼻,而且無論香港怎麽鬧,也不可能真的獲得什麽獨立。
但必須承認的是,港人反陸情緒確實存在,而且正不斷增長。而這種離心力的背後,是香港人對現狀的極度不滿,以及對未來的失望和迷茫。說的直白點,是香港逐漸沒落的趨勢和現實,激發了港人的背離之心。
從地緣條件看,香港位於東亞大陸南端,是壹個天然的深水良港;同時,由於香港背靠水量豐沛的珠三角平原,這種地緣格局,使它能夠獲得壹定的腹地作為支撐。
港口是開展貿易的基本條件;水量豐富的低地平原,則是發展工業的最佳資本。既然同時占據了這兩個天然的有利因素,香港在海洋時代的崛起,便有了最起碼的可能。
但是,僅僅就憑這些,是不足以成就香港今日地位的。因為珠三角的沿海港口多的是,香港並不是獨壹份。尤其是廣州,不僅同樣是港口,而且地理位置更接近珠三角平原的幾何中心。而且,由於占據珠江出海口,這使得廣州可以憑借珠江水道,輕易的將影響力輻射到廣大平原乃至北部山區——就憑這份天然優勢,香港就拍馬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