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贊美大連開發區的文章

贊美大連開發區的文章

開發區管委會張世坤的致辭全文: 25年前的10月15日,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前進的腳步,大連開發區在這裏揚帆起航。今天,我們在這裏歡聚壹堂,***同慶祝大連開發區建區25周年。在此,我謹代表先導區黨工委、開發區管委會向出席會議的各級領導,各位老領導、老開發,各位中外企業家和各界人士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 回首往事,25年歲月如歌,25載華章溢彩 大連開發區是全國第壹個動工興建的國家級開發區,從它誕生那壹天起,就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肩負著光榮使命的幾代開發區人,在中央、省、市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人民大力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飽滿的激情踐行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不斷推進科學發展、創新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壹個又壹個發展奇跡。經過25年開發建設,走過了發達國家近百年才能完成的工業化發展進程,現在開發區已經成為東北地區開放程度最高、產業集聚能力最強的區域之壹,成為國家級開發區中最具經濟實力、發展潛力和城市化特點的區域之壹。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截止今年9月,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43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1316億元,實現出口創匯547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99億美元,完成稅收收入604億元,多項經濟指標占大連市的四分之壹以上,年均增速超過40%。開發區總體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中等城市發展水平,成為助推大連、遼寧經濟快速增長的強大動力。 ——現代產業加速集聚。已有48個國家和地區在開發區興辦3000余個外資項目,內資企業發展到7000余家,形成了萬商雲集的良好局面。其中世界500強有48家進區投資,興辦項目76個,平均投資規模達7000多萬美元。全區形成了石油化工、先進制造業、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集群,汽車及其零部件、LED、風電、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正在形成,同時節能環保、旅遊、航空等新興產業正在加速向開發區集聚。開發區被科技部命名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基地,被信息產業部命名為國家級電子元件產業園,被發改委命名為信息產業國家高技術基地核心區。 ——城市功能顯著提升。從1984年的3平方公裏起步區發展成為規劃面積410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120平方公裏、社會總人口65萬人的新城區。全區已累計投入306億元建設基礎設施及公***服務設施,工業區、生活區、商務區、度假休閑區功能完備。特別是近幾年來,先後修建了東北領先、國內壹流的圖書館、大劇院、規劃館、網球館、市民健身中心、濱海及山地公園,使城區的服務功能得到顯著提升。正在建設中的小窯灣國際商務中心區,3—5年後將成為面向東北亞的國際性現代服務業聚集區,輻射東北的生產力服務中心和公***活動中心,是大連未來新市區的中心商務區。 ——改革開放成果惠及百姓。形成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比較完備的教育體系,開發區被中央教科所確定為全國第四個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三級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得到快速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領域不斷延伸,城市職工及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範圍和保障標準處在全省前列。對被征地征海的28000余戶、61700余人全部納入城市醫療與社會保障體系。2008年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1.8萬元、1.1萬元。失業率控制在3%以下。各種文體設施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2008年奧運聖火在我區成功傳遞。 ——開放型文化和黨建工作獨具特色。謀事有創意、幹事有激情、成事有影響在這片土地上得到了較好的詮釋;尊重勞動、尊老愛幼、崇尚成功、寬容失敗等中外文化在這裏融匯發展。黨員隊伍和黨的組織不斷壯大,造就了壹批素質較高、結構合理、適應對外開放需要的幹部隊伍。堅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了黨員幹部以廉潔的行為從事開放的事業。 ——示範、引領作用得到發揮。開發區在承接東北地區大型國有企業升級改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為腹地企業走向世界方面創造了巨大商機。 彈指壹笑漁村已巨變,瀟灑拼搏幾代人可歌可泣;放眼千秋新城正騰飛,任重道遠後來者氣壯山河。在開發區發展的史頁上記載著黨和國家領導人運籌帷幄、科學決策的歷史瞬間,是黨的對外開放政策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小漁村的簡易棚裏,凝結著老開發們創業之初的辛勤汗水,是他們的努力拼搏為我們築牢了堅實的發展基礎;在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中,在繁花似錦的園林裏,在星羅棋布的廠房中,在滿載貨物揚帆遠航的巨輪上,承載著數十萬打工者的創業理想,是壹代又壹代開發區人用9000多個令人難忘的日日夜夜,成就了大連開發區今天的開放偉業。我們把這種奮鬥精神稱作“拓荒牛”精神,這種精神應該成為我們為之驕傲的時代精神! 開發區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得益於黨和國家對外開放政策的指引;得益於原特區辦和商務部、海關總署、開發區協會的有力指導;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和大連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關懷厚愛;得益於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得益於兄弟市縣區和開發區的密切協作;更加得益於全區各界、各行各業開發區人的艱苦奮鬥、竭誠奉獻。我代表黨工委、開發區管委會向上級領導、兄弟縣市區領導,向歷任老領導、老開發,向支持和關心開發區建設的海內外朋友,向開發區的各位同仁,向為這片土地付出辛勤汗水的全體勞動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25年實踐回味無窮,25載經驗啟迪未來 大連開發區25年的滄桑巨變,濃縮的是我國改革開放高歌猛進的光輝歷程。25年的生動實踐給了我們很多感悟,25年積累的經驗值得我們堅持發揚。 實踐啟迪我們,必須堅持把開發區的發展放入國際國內經濟競爭發展的大背景中形成特色鮮明的發展定位。發達國家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開發區的發展定位壹定要納入經濟全球化來思考,納入東北大振興、遼寧大發展、大連大跨越中來確定。只有牢固樹立立足大連、融入遼寧、輻射東北、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全局觀念,才能實現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發展。 實踐啟迪我們,必須堅持把不斷解放思想作為深化改革開放的先導。無論形勢發生什麽變化,改革開放的信念不能變,解放思想的法寶不能丟。開發區在更加激烈的競爭中要始終保持領先發展的優勢,必須堅持把不斷解放思想放在首要位置,以敢想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大膽破解影響發展的突出問題,以思想的大解放促進經濟社會大發展、大跨越。 實踐啟迪我們,必須堅持把率先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率先發展是開發區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率先發展才能加快發展進程,提高發展質量。只有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生命線”來抓,才能為率先發展提供經濟支撐;只有保持規劃的前瞻性,才能為率先發展創造條件;只有堅持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兩輪驅動”,才能為率先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只有樹立環境是生產力的發展理念,才能率先實現區域綜合實力的穩步提升。 實踐啟迪我們,必須堅持把創新發展作為區域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要依賴科技,只有不斷完善科技發展平臺和科技創新體系,才能逐步優化產業結構,形成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創新發展要依靠人才,只有不斷創造和完善人才引進、培養、選拔和使用的良性機制,才能形成不拘壹格使用人才、有利於各類人才創業發展、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 實踐啟迪我們,必須堅持把務實發展作為攻堅克難的有力武器。開發區的事業是靠求真務實、奮力拼搏、艱苦創業幹出來的。開發區在新的起點上實現跨越式發展,仍然需要求真務實的創業精神、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才能以特別之為立強區之位。 實踐啟迪我們,必須堅持把和諧發展作為凝心聚力的基石。在開發區的開發建設中,始終註重協調社會各階層利益,將發展成果惠及職工和群眾;始終註重人的自身發展,堅持成大業與出人才並重,培養造就大批外向型人才;始終註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傳承優秀文化、弘揚現代文明;始終註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開展特色黨建活動;始終註重加強平安開發區建設,努力為投資者和人民群眾創造安居樂業環境。 新起點不辱新使命,新征程開創新偉業 回首過去,我們要加倍珍惜25年的發展成果和成功經驗;展望未來,我們深知使命光榮,更要勵精圖治,齊心協力在新的起點上續寫時代長卷。 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當好大連發展龍頭,充分發揮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核中核”的作用。我們要勇挑重擔、大膽探索、激情工作,真正做出壹翻無愧於前人又能激勵後人的開放事業,回首不驚。 壹是抓住用好發展機遇,當好經濟發展領先區。《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給大連開發區創造了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要繼續發揚開發區人勇於開拓、能打硬仗的“拓荒牛”精神,努力抓住機遇,創造性地用好機遇,盯住目標不眨眼,咬定發展不放松,不斷把開發區發展大業提高到壹個新的水平。我們有決心、有信心,經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實現主要經濟指標翻壹番,占大連的比重達到三分之壹以上;努力建設國際開放程度高、競爭力強、效益好、環境佳的國內壹流、全球知名開發區。 二是聚焦世界先進生產力,建設現代產業核心區。要圍繞大連市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按照核心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思路,加速現代產業核心區發展進程,扶強做大特色支柱產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打造石油化工、先進制造業、電子信息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做大汽車及其零部件、LED、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加速節能環保、航空產業集聚步伐,推動金石灘旅遊度假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度假休閑盛地。充分利用交通、物流等區位優勢和現代產業發展基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全面提升服務東北開放和遼寧振興的質量和水平,在大連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是拓展城區發展新格局,建設新市區精品標誌區。我們要優化布局,提升新市區核心區的整體功能。結合我市戰略規劃調整和組團式空間發展布局,確立三年城市化的發展目標,實施重大基礎設施配套跟進建設,積極推動與大連城市發展重心北移和“壹小時經濟圈”建設相匹配的城市功能性設施建設。加快小窯灣國際商務中心區、常江灣國際運動中心、登沙河臨港產業發展園區、城北工業區四大組團建設進程,主動承接並加速推進連接新老市區的跨海“大通道”建設任務,形成沿海推進、區域聯動、多點並舉、功能完備、梯次開發的良好格局,全力打造屹立於黃海之濱的大連時代新區。 四是繁榮興旺社會事業,建設協調發展示範區。按照“國際接軌、大連最好、功能完備、獨具特色”的標準,建設全國壹流的社會事業支撐體系。構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和保障救助體系,讓生活和工作在開發區的每壹個人,都能夠切身體驗到區域發展的成果,從而為推進開發區的新壹輪創業提供堅實保障。 五是融鑄區域發展之魂,建設先進文化引領區。文化是民族之魂,也是城市發展的軟實力。大連這個百年城市的魅力源自於獨具特色的開放型文化。我們要在全區著力凝聚“開放、創新、求實、高效”的開發區精神;大力倡導並努力實踐關愛企業、尊重企業家、尊重納稅人的尊商文化;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崇尚成功的創業精神;勞動光榮、尊重勞動、尊重長者、關愛下壹代的傳統美德;集中民智、聚合民力、成果民享的民生理念;在公務人員當中努力強化廉潔使手中的權力永不貶值;學習使之能跟上時代發展不掉隊;激情工作會使之身心健康。通過不斷加強特色區域文化的推廣,形成堅強有力的思想文化陣線,努力凝結區域發展的內在動力,不斷提升區域發展的“軟實力”。 六是按照精幹、高效的要求,建設體制機制創新區。創新是開發區發展的原動力和靈魂。要堅持管理創新,保持管委會“小政府、大社會、大服務”的體制優勢,創新政府管理運行機制,形成發展合力。要堅持科技創新,完善科技創新體系,著力把企業自主創新作為第壹驅動力。要創新投融資體制,放大財政資金的功效。要創新人才管理體制,營造有利於人才發展創業的良好環境。要積極探索區際聯動發展新模式,完善與金州等周邊區域合作開發的思路和舉措,為在更大的範圍實現跨區域聯合發展創出新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5年前,開發區以其先行先試和敢想敢為的創業精神,為改革開放做出了貢獻,積累了經驗。25年後,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我們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國改革開放有著無限美好的前景,大連開發區有著無限美好的未來,我們也壹定能創造出氣壯山河的發展奇跡,書寫出生機勃勃的壯麗篇章,鑄就永留史冊的時代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