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福
關於《山海情》的討論點,很大壹部分都集中在了04年的這個時間跨度上,因為相較前期的跨度,這個區間的變化顯得特別大,所以讓部分觀眾壹下子緩不過神來,也有些不太能接受,不過話說回來,這本就是章節式劇情的弊端所在,如果壹開始計劃的就是鋪開式的呈現,那自然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可能劇組導演都沒有想到,這麽壹部主旋律電視劇會這麽受歡迎吧。
這裏的突兀除了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的跨度,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得福空降老婆孩子的這處設定了,這也是觀眾討論最多的地方,小編壹開始就有種夢醒了的感覺,因為之前長時間沈浸在了黃土背景之中,這個跨度壹下就把人拉回到了現實,至於得福的這個問題,小編仔細想來壹下,表面上看似脫節了,但其實壹舉四得,更別說還是有壹些鋪墊的,只能說孔笙導演,受教了,都錯怪導演了。
首先《山海情》是壹部扶貧攻堅的主旋律劇,跳出劇本身其實是能看到劇情的發展方向,甚至結局的,這本就是壹個超長時間的跨度,如何在有限的劇集裏將那些需要體現的地方全部交代出來,這本就是導演頭疼的事情,而且大家註意壹點,《山海情》的最初計劃是只有16集的,所以說其實原本的跨度還要大壹些,而那些必要交代的事情中,得福的家庭壹定是其中的壹環。
所以這裏首先解決的是得福婚姻的問題,給了所有觀眾壹個交代。其次,還是這個主旋律的問題,《山海情》的重心註定是要壹直圍繞建設和發展來進行的,感情戲更多的是壹個必要的填充成分,所有也避免了註水的嫌疑,如果壹部扶貧勵誌劇變成了愛情婚姻劇,那就跑題了,而且這還是壹部獻禮劇,這個錯誤孔笙導演肯定是不會犯的。
第三點就是在第二點上面的延伸,因為但凡導演在拍的時候,往外面延伸了,就可能給壹部分觀眾留下口實,那些亂七八糟的話題如果泛濫開來,那整部劇的節奏都可能被帶偏,孔笙導演這麽安排也是斷了這部分的念想,不給他們機會,事實上,盡管是現在呈現出來的這樣,依舊還是有部分不和諧的聲音存在,只不過很快就被湮滅在主旋律之中罷了。
第四點就是,徹底斷了外界對於那些抱有得福和水花憧憬的念頭,這也是對於主旋律的把控,要知道,《山海情》中所有主要角色,他們不僅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對應的原型,更是代表了各自代表的那壹部分人,得福代表的就是萬千普通的扶貧幹部,普通到在劇中甚至沒有配角起眼,另類的張壹娟其實也代表著當年那些從大山走出去的女孩。
至於水花,同樣如此,她的勤奮,她的堅貞,她的整個命運,可以說都是那個時代的特色,水花在劇中代表的就是那壹部分讓人肅然起敬的人,如果來壹些其他操作,那就完全失去了原本該有的意義了,所以,這樣的安排反而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