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廣昌“孟戲舞,”的調查與保護研究_撫州到廣昌
關鍵詞:撫州 廣昌 孟戲舞舞
壹、孟戲舞的起源與主要的代表性流派
(壹)孟戲舞的起源
廣昌孟戲舞是壹種以作為拜神祭祖的民間戲曲,在江西廣昌甘竹鎮壹帶盛行,它是赤溪村曾家的《孟姜女送寒衣》和大陸村劉家的《長城記》兩種劇本的統稱[1]。孟戲舞起源於明朝時期,歷經五百多年的歷史,孟戲舞由赤溪村曾家的人根據當地的壹些神話故事改編成壹種特殊戲曲,並將此戲曲稱為“孟戲舞 ”。在1996年,經江西省文化廳批準,“孟戲舞”又稱盱河戲。孟戲舞壹般是在每年的正月進行演出,主要是用於拜神祭祖等民俗活動。演員在演出時所戴的面具在當地稱為“三元神像”。孟戲舞原來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現在保存完好的只有兩種,有曾家孟戲舞和劉家孟戲舞,之前本來還有個舍溪孟戲舞,不過在二十世紀60年代時已經失傳了。
(二)主要的代表性流派——曾家孟戲舞和劉家孟戲舞
廣昌孟戲舞主要的流派有曾家孟戲舞和劉家孟戲舞兩大流派,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如它們的劇本,還有它們出演形式,排練及繼承的方式都有著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孟戲舞裏最主要的還是曾家的孟戲舞,它是整個劇本的主要部分,曾家孟戲舞的劇本保存完整而且內容豐富。由於劇本非常長,把整個劇本都演完需要大量的演出時間。當地人就把它分為很多場來進行演出,該劇***分為64場,而劉家孟戲舞的劇本相比曾家孟戲舞的劇本來說起源要稍晚些,它是屬於明朝時期。它的整個劇本更長,其中***分為69場,要把整個戲劇演完至少需要花10個小時以上,***花4天把它演完。其次,在表演形式上通過調查不不難發現,兩者有較多的相似性,如都是在臺上放壹些桌子和椅子當道具,還有些自制的特殊道具用來模仿場景的。在演員方面他們也都有要求,表演的演員必須化好妝,穿好戲服才能登臺演出。
二、孟戲舞的舞蹈藝術特點
廣昌孟戲舞在甘竹壹帶流行,主要作為當地拜神祭祖的壹種形式演出,其聲腔和它的表演藝術歷來壹脈相承,代代相傳,期間沒有人去刻意的修改,至今依然保留著它的藝術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貌。在廣昌孟戲舞表演過程中,地方習俗潛移默化地成為廣昌孟戲舞的基本元素,這些元素再與廣昌人民的生活方式——婦女生活中勞作的體態——走路步子小、膝蓋微微半蹲,長裙包裹下的胯部左右搖擺等相結合,形成了民間舞蹈的壹個顯著特點即下身保持半蹲狀態,身體與手臂的每個關節都有彎曲, 使身體的各個部位組織成了壹個優美的舞蹈造型。
從其表演形式上來看,舞蹈所表達的內容含蓄動人,情感處理較為細膩,動作富有壹定的雕塑感,如手部的提腕掌心向上,腳部的勾腳旁掖腿,雙膝蓋保持彎曲,手腕的提壓,胯部的擺動,腰部的S型,跟隨身體動律變化的頭部動作等,這種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動律形態,顯現出了孟戲舞中孟姜女的自然體態。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孟戲舞別具壹格的特色,用婀娜的舞姿展現出想要表達的細膩情感,用舞蹈的方式讓世界了解撫州人民,感受撫州人民的智慧和較高審美能力。
三、孟戲舞的發展現狀及保護的思考
(壹)孟戲舞的發展現狀
廣昌孟戲舞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學價值,給中國民間戲曲的研修提供了珍貴的材料。在20世紀60年代初政府才開始慢慢了解孟戲舞並進行挖掘,在那個時候政府曾召集當地會孟戲舞的人和壹些研究人員壹起進行深入的探討,提出相關保護與發展措施,受當時時代環境的影響,當地學習孟戲舞的氛圍相當好,不斷有人參與和學習孟戲舞。政府給予孟戲舞的發展很大的支持,不斷提供資金促其發展。
(二)面臨的系列問題
如今的孟戲舞發展很不理想,出現了壹系列的問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這個21世紀的社會裏,經濟競爭壓力很大,當地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孟戲舞對年輕人來說毫無興趣,都是追求潮流的東西,追求時代潮流藝術,根本對民間藝術沒興趣。所以當地年輕人幾乎沒人願意去學孟戲舞,懂的人就更不用說了。而且曾家孟戲舞繼承的方式相當的保守封建,傳男不傳女,還不傳外姓,這就更阻礙了孟戲舞的繼承發展。
(三)如何繼承和保護孟戲舞
為了孟戲舞很好的繼承,我們應該拋開封建的思想,樹立新的觀念,讓當地的人們感覺到學習孟戲舞是壹種自豪感,然後就是加大力度宣傳孟戲舞,提高人們學習孟戲舞的興趣,讓人人都可以學習孟戲舞。政府加大力度對孟戲舞的宣傳,並派專業人人士進行指導,讓大家都能體會到孟戲舞的藝術魅力,從而吸引更多愛好與學習孟戲舞的人。其次,劇本是整個孟戲舞的根本,要求加大力度並完好無損的去保護好孟戲舞的劇本,不能讓劇本受到任何破壞。劇本的所有有關資料派專業人士重新進行整理和編排。最後,政府必須給予挽救和保護措施。應設立專項基金給予扶持,緩解當地藝人的經濟壓力,也促使孟戲舞傳承的範圍擴大,人員增多。此外,還應設立專項的保護機制,對孟戲舞實施較為規範的保護措施。加大力量做好孟戲舞有關的各項宣傳工作,呼籲社會各界人士關註孟戲舞,加入孟戲舞和保護孟戲舞。這樣孟戲舞才能迎來它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