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以“從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看中美關系新變化'為題的論文,1500字左右,謝謝......
反之,在具體協議方面,奧巴馬此行沒有給外界帶來太多驚喜。尤其在西方輿論界最為關註的幾大議題:人民幣匯率、伊朗制裁、雙方應對氣候變化與減低碳排放的具體承諾、中國改善人權狀況等,兩國領導人的發言與聯合聲明裏不是重申原有的承諾,就是略去不提。
在很大的程度上,互信是建立在雙方關系對等,以及同意擱置分歧的基礎上。相對於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等前任,奧巴馬訪華全程也展示柔軟身段與前任所沒有的低調姿態。
對奧巴馬訪華 ,中國媒體都正面評價
對於這樣的訪問結果,中西方媒體的報道與評論,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肯定與失望的區分,剛好對應在中西方輿論的分界上。
在中國,不論是官方媒體、市場化媒體或者門戶網站,輿論界普遍對於奧巴馬的訪問給予正面評價。連有“民族主義大本營”之稱的《環球時報》,昨天也壹改對美日等大國的質疑立場,以少見的積極筆調,肯定中美對“合作”的關註替代了此前的對兩國壹些具體分歧的議論。《環球時報》在其封面文章中這樣寫道:“隨便翻翻近代史,就知道中美這樣的大國合作對世界和平與繁榮意味著什麽。”
以年輕人為主要受眾的騰訊網,17日圍繞奧巴馬的上海演講制作了“今日話題”,其中幾個標題這麽寫到:“對話,奧巴馬比前任更溫和”、“沒有克林頓的火藥味”、“也沒有布什的壹味傳教”。至於奧巴馬在演講中對普世價值的宣言與對中國網絡管制的批評,則被形容為對中國“溫柔的鞭策”、“懇切的希望”。
西方輿論五味雜陳
與此同時,攤開昨天的《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英國《金融時報》,風景截然不同。僅有互信承諾而沒能產生實質協議作為成果的訪問被批評為“兩手空空”、“無功而返”、“過度忍讓”等。
美國輿論紛紛指出,奧巴馬是第壹個需要面對“會說不的中國”的美國總統。中國所持有的8000億美元美國國債,讓中美之間的實力天枰產生方向性的逆轉,而在軍事領域以及地區政治格局裏,中國的影響力也穩步增強。過去那種中國政府在美國總統到訪前夕釋放異見人士,調整匯率或經濟規則以為雙邊會談創造良好氣氛的日子,已經壹去不復返。西方輿論認為,奧巴馬的謙卑換來的只是中國的僵硬態度與沈默,中國讓步的很少,以贏家之姿勝出。
西方媒體的五味雜陳,說明了國際格局的變化需要時間適應。另壹方面,中西方都可以用更長遠的視角與眼光,去發現中美關系變化與美國溫和態度的意義。
中國近年出現民族主義擡頭的趨勢,這其實源自於中國社會在自身崛起過程中壹種對於外界的不信任與恐慌。在國家受辱歷史教育中成長的民眾對西方的“圍堵”仍高度敏感,所謂“西方亡我之心不死”的觀念仍根植於壹部分人的潛意識中。西方大國做出的“合作”與“不遏制”戰略保證,有助於緩解中國社會的潛在恐慌,扭轉民族主義激化的趨勢,這是奧巴馬謙卑訪華行的另壹種成果。它對於引導中國崛起道路的價值,可能不亞於兩國領導人在會談中所達成的協議。
如今,這個受到高度評價的戰略互信,是否能轉換成雙方具體合作方案與配合,是有待觀察的要點。所謂“***贏”,不應該是壹方居高臨下、趾高氣揚地要求另壹方服從;當然也不是壹方溫和委婉,另壹方巋然不動。必須指出的是,在相對實力上美國依然處於優勢,而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奧巴馬面對的民意壓力也在增大。
《金融時報》認為,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判斷奧巴馬與中國開展友好戰略接觸的政策能否奏效:即中國在幫助美國對付美方官員所稱的“全球重大問題”(如氣候變化、核武擴散、經濟失衡)上,提供更多實質性的支持。
中美互動未來的走勢,將讓外界看到雙方對於“***贏”理解與誠意。例如說,美國持續禁止高科技產品對華出口,或者中國繼續維持與自身經濟基本面不相符的低匯率政策,顯然都不是尋求***贏的表現。
今後,美國對華政策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第壹,加強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其目的壹方面是利用中國幫它解決問題,另壹方面,防止中國跟其他潛在的“老二”結成戰略同盟,同時防止那些潛在的“老二”過早地挑戰老大的地位。第二,在軍事上全面加大交往的力度和深度,尤其是高層往來,其目的是要準確地把握中國戰略的發展動向。第三,在經濟上深化合作,尤其是在金融領域和服務領域的合作。謀取更大的利益的同時,也希望通過金融和第三產業的合作來延緩中國崛起的速度和強度。第四,全方位地加強對中國社會和基層的滲透,主要是通過非政府組織和非軍事手段,目的是全方位地把握中國未來發展的總體方向。
基於這些新的判斷,美國對華戰略會呈現出幾個新的特點。其壹,美國將會從對中國能力的評估,轉向對中國影響力的評估上。下壹步更關註中國願不願意發揮自身影響力、怎麽發揮影響力,對美國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其二,意識形態之爭,更多地表現在發展模式的較量上。發展模式的較量比意識形態的鬥爭顯得和風細雨,但是會更加的深刻和全面。其三,對中國地緣的關註逐漸地由過去全力集中在中國的東南部,開始轉向全方位,尤其是加強對中國西部和西南部的關註。其四,對中國的外交手段,可能由官方轉向官民並舉,越來越多地以非政府組織、跨國公司、利益集團,甚至國內的代理人這種形式,在全面交往的過程中逐漸地弱化和改造妳。也就是說,今後美國對中國可能不是陰謀,更多的是壹種“陽謀”,不是軍事手段,更多的是非軍事手段,在跟妳進行深度戰略合作的過程中,逐步地消蝕妳的意誌,弱化妳的能力,最終將妳的崛起控制在壹定的限度內,始終與美國保持壹個所謂的安全距離,妳雖然是老二,但是跟我還有相當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