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請各位懂槍的大哥介紹壹下

請各位懂槍的大哥介紹壹下

AK47

數字是發明槍得年代,AK47是蘇聯1947年生產出來的.АК-47是俄語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第壹個字母的縮寫,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動步槍,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自動步槍。

德國毛瑟Kar98K步槍

1935年,壹種在原毛瑟卡爾98步槍基礎上縮短了槍管的毛瑟步槍———毛瑟98K被德國國防軍采用,這也是德國國防軍使用的最後壹種毛瑟步槍。“98K”的意思是毛瑟1898式短步槍,K的意思是“Kurz”,也就是德文“短”的意思。因此,它的長度要比德軍在第壹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毛瑟98式步槍短。毛瑟98K作為德國軍隊的標準裝備在整個二戰期間服役,德國兵工廠在戰爭中制造出1400萬支。

德國MP44(StG44)突擊步槍

1944年底,德國的“大剪刀”突擊隊在白俄羅斯普裏皮亞特沼澤中執行偵察任務時被蘇聯紅軍死死圍住。眼看突擊隊就要被消滅了,這時德軍運輸機空投了壹批武器。“大剪刀”突擊隊獲得這種武器後如虎添翼,向蘇軍陣地硬撞過來,居然奇跡般地突破了蘇軍的防線。創造這壹奇跡的正是德國法西斯研制的“末日武器”———MP43JStG44突擊步槍。二戰爆發後,德國陸軍技術部設想研制壹種可像沖鋒槍那樣連發的步槍,這樣可保持沖鋒槍輕便的特點,且成本比傳統步槍低得多。經過集思廣益,黑內爾公司開發的MKb42(H)樣槍被選中。它仍然保持7.92毫米口徑,但所用彈藥的長度縮短1J3,減少了裝藥量,使得槍支在全自動射擊時更容易控制,然而希特勒卻對MKb42(H)提不起絲毫興趣。壹戰中當過下士的他使用過毛瑟式步槍,深信槍的射程是越大越好,而MKb42(H)的有效射程則比毛瑟槍退步了不少,致使德國技術人員苦心研制的、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的MKb42(H)問世伊始就遭到國家元首的冷眼。陸軍技術部深知希特勒脾氣反復無常。該部借用了沖鋒槍的名稱———MP43來繼續生產MKb42(H)。1943年,首批生產的壹萬支MP43樣槍被送到正在參加庫爾斯克會戰的德國SS第5“維京”裝甲師進行實戰檢驗,結果初露鋒芒。各部隊紛紛要求增加該槍的配備量。壹些將領從前線回來向希特勒匯報戰況時,極力贊揚了MP43的出色表現,並再三要求增加產量。此時希特勒才知自己受騙已久。慶幸的是,希特勒也了解到該槍的性能確實是非常出色,並親自將MP43命名為突擊步槍。就這樣,槍械家族又多了壹名新成員———突擊步槍。1944年,MP43易名為StG44型,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德國44型突擊步槍。

國產得56式 81式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仿制蘇聯7.62毫米步馬槍,將其定名為53式7。62毫米步騎槍;1956年仿制蘇聯CKC7.62毫米半自動步槍和AK47突擊步槍,定名為56式7.62毫米半自動步槍和56式沖鋒槍,至此我軍步槍全面更新換裝。20世紀70年代末的自衛反擊戰,促使我國加快了研制以突擊步槍為主體的班用槍族的進程。1981年我軍設計定型了81式7.62毫米班用槍族。它包括81式7.62毫米步槍、81-1式7.62毫米步槍、81式7.62毫米輕機槍。81式槍族具有射擊精度高、結構簡單緊湊、機動性好、火力猛、壽命長、重量輕等優點,能壹槍多用,彈鼓、彈匣等多數零部件可以在槍族各槍間互相通用。

97式警用

18。4mm防暴槍是我國自行研制的中口徑防暴武器。它為我國警用防暴武器又增加了新品種,填補了這壹領域裏的空白。 研制背景長期以來,我國警用武器壹直是從軍用制式武器中選用的,沒有壹個獨立、系統的裝備系列,在這個領域,我們遠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這些年,我國相繼生產裝備了38mm、35mm防暴武器,為平息騷亂、穩定社會秩序發揮了有效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國擔任治安保衛任務的警務人員,他們執行任務時所使用的武器絕大多數是7。62mm口徑手槍、沖鋒槍、自動步槍這些殺傷性武器。軍用制式武器的彈頭動能高、威力大、殺傷性強,因此許多場合下是不能隨意使用的,有時使用也容易傷及無辜,使警務人員不能得心應手地處理各種復雜場面。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防暴武器的發展先於我國,而且品種、規格十分齊全,其中12號口徑警用霰彈槍的使用尤為普遍。因此,我國有必要為警務人員研制壹種應用廣泛、適應性強的防暴武器裝備。基於這方面的需求,我國研制了97式18。4mm防暴槍。

戰術任務97式18。4mm防暴槍配用催淚彈、染色彈、防暴動能痛塊彈、防暴動能霰彈、催淚槍榴彈及殺傷霰彈,用於在50m距離內制服隱蔽在建築物內的暴力犯罪分子,驅散35~100m距離內非法聚眾的騷亂人群。主要裝備國內各級公安機關所屬刑偵、治安、巡邏、防暴等警種和符合《中華人民***和國槍支管理法》公務配備用槍規定的專職守護、押運人員使用。

我國的警用手槍、小型自衛手槍都經過了更新換代,唯有作為軍用的54式7.62毫米戰鬥手槍已經用了近50年,已很難滿足現代戰場對基層指揮員的要求。然而在研制什麽類型、多大口徑手槍上,卻眾說紛壇。選擇小口徑槍彈,其彈藥的威力小;研制10毫米以上大口徑槍彈,後坐太大,不利於操作。經嚴格論證,認定選擇口徑9毫米的手槍更為合適壹些。此外,9mm口徑還能夠與國際槍彈接軌,利於我國的外貿交流。據悉,當今世界各國生產及使用的手槍有百余種,口徑也從5.45~11.43毫米不等,其中有20多個國家以裝備7.62毫米口徑手槍為主,10多個國家裝備11.43毫米口徑手槍,而裝備9毫米口徑手槍的國家競達90多個。9毫米手槍彈又是北約的標準手槍彈,隨著東歐解體,裝備9毫米口徑手槍彈的國家呈上升的趨勢,我國槍械工作者就是按照“既便於內裝,又能與國際接軌,且列於外貿”的原則,經過不懈努力和艱難公關,終於研制出了國產新型QSZ-92式9毫米手槍及DAP92式9毫米普通彈,且該槍兼可發射世界上用途極廣的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