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服飾之:華美富麗的氅衣
氅衣,是清代內廷後妃穿在襯衣外面的日常服飾之壹,也是後妃服飾中花紋最為華麗,做工最為繁縟,穿用最為頻繁的服飾之壹。清代氅衣的形制為:直身,身長至掩足,只露出旗鞋的高底。圓領,撚襟右衽。左右開裾至腋下。雙挽舒袖,袖端日常穿用時呈折疊狀,袖長及肘,也可以拆下釘線穿用。袖口內加飾繡工精美的可替換袖頭,既方便拆換,又像是穿著多層講究的內衣。四季穿用棉、夾、緞、紗隨所欲。與其他服飾不同的是,氅衣在兩側腋下的開裾頂端都有用絳帶、繡邊盤飾的如意雲頭,形成左右對稱的形式。衣邊、袖端則裝飾多重各色華美的繡邊、絳邊、滾邊、狗牙邊等,尤其是清代同治、光緒以後,這種繁縟的鑲邊裝飾更是多達數層。
作為清晚期宮中後妃便服,氅衣改變了滿族傳統服飾長袍窄袖的樣式,迎合了道光、鹹豐以後的晚清宮廷生活追求豪華鋪張、安逸享樂的風尚,很快被認可,成為後妃們必不可少的日常服飾之壹。
清代品月色緞繡玉蘭蝴蝶紋夾氅衣,是在品月色素緞上繡折枝玉蘭和蝴蝶,衣襟袖端鑲飾粉色龍紋絳邊、粉色緞繡邊、寶藍色萬字曲水織金緞邊。這件氅衣的圖案是慈禧太後喜歡的紋飾,玉蘭花暗喻慈禧的乳名“蘭兒”;氅衣的繡工非常細膩精美,比同時代的同類服裝做工更為規矩講究,是清同治、光緒時後妃服飾精品之壹,因此,也不排除這是慈禧太後的禦用服飾。
圖為清代慈禧太後著色照片,頭戴鈿子,穿寬袖大裾團壽紋氅衣,外套如意雲頭領,對襟排穗下擺坎肩,前掛念珠,手戴金護指。
清代絳色緞繡牡丹蝴蝶紋夾氅衣,是壹件典型的晚清風格的後妃便服。按滿族習慣,這類顏色較為深重的絳色或蘭色氅衣,是年長者日常穿用的。氅衣鑲有寬窄不同的繡邊、絳邊四道。雖用色不同,但鑲邊圖案與服裝主題相呼應,針腳工整平齊,做工講究精致,使之成為清代後妃氅衣中的精品。
清代粉紅色紗繡海棠花紋單氅衣,是年輕的後妃夏日穿用的便服。折枝海棠花喻意著“玉堂富貴”,是晚清後妃服飾常見的圖案之壹。鮮艷的配色使之洋溢著春夏熱情喜慶的氣息。芝麻紗面料的紗孔細密通透,代表著清代紡織技術的高超水平,也使穿著者涼爽舒適。因為面料輕薄,繡工的精致顯得尤為重要,這件氅衣的繡制,擘絲細過發絲,運針靈活嫻熟,使得繡出的花卉平齊細薄,用手撫摩幾乎感覺不到它凸浮於紗地表面。工藝之精湛可謂妙手天成。
氅衣,是傳統的漢族服飾,清道光以後始見於清宮內廷,清代內廷最初的氅衣並沒有過於繁縟的鑲邊,後來受江南民間“十八鑲”影響逐漸繁縟起來,這從壹個側面反映了晚清宮廷追求生活豪華奢侈的狀況。清末,氅衣與滿族服飾特點鮮明的袍服相融合並逐漸演變成旗袍,成為中華民族服飾中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