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怎麽陪孩子親子***讀?--《朗讀手冊I》最全讀書筆記2

怎麽陪孩子親子***讀?--《朗讀手冊I》最全讀書筆記2

在梳理《朗讀手冊1》的過程中,我清晰了整本書的架構,把真正啟發我的地方著重列了出來,這本書有很多數據和實例,希望家長們都去讀壹讀,沒時間的話就看看我的整理筆記。 本書壹***分前言、十個章節和附錄部分。

本文是《朗讀手冊1》的第三和第四章,主要介紹了怎樣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選書,朗讀時註意哪些問題。

作者認為,如果3歲以前大腦發展受到刺激,孩子的學習就會容易些;但3歲之後如果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且孩子的大腦結構沒有遭到情感或物理壓力的破壞,他壹樣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1、哪壹類書最適合嬰兒?

《鵝媽媽故事集》和蘇斯博士的作品,這類書比較押韻,除了印刷書籍,還可以找些光盤和磁帶。還推薦了“穿雨靴的小鵝”系列。

2、家長為孩子朗讀時,要時刻記住妳和孩子之間的身體聯系, 比如輕輕地拍打、撫摸和擁抱孩子,嬰兒的註意力比較短,可以每天數次。壹開始,可以指著書頁壹字壹字地讀,當孩子開始對書上的圖畫和妳的聲音有所反應,妳就可以開始和孩子談書,而不只是照著念而已。盡可能多的與孩子互動,妳可以提問,或插入些評論,來和孩子交流。

?3、看完韻文書後該選那壹類書?繪本。

?推薦丹尼斯·佛萊明著的《百寶書》和羅傑·普裏迪的《第壹次認識100個單詞》。還可以利用家庭和家人的照片制作出繪本,把關於孩子日常生活及周圍環境的照片加上說明,用打印機打印出來。

4、在孩子兩歲之前,給孩子重復讀少量的幾本書,比壹次提供大量的書好得多。 因為復習能增強學習的效果。

如果孩子總是要聽某壹本或幾本書,那麽滿足他吧。這叫浸入式學習,而重復聽故事就是浸入式學習的過程。

如果孩子很多問題,如果和故事有關,就盡快解答,如果無關,那麽可以說等我們看完故事再好好討論下。

5、如何處理孩子或學生可能不認識的單詞? 可以簡單講解下生詞,幫助孩子理解文章。

?6、如果我給孩子讀故事的時間都很少,怎麽還會有時間與孩子討論呢?講故事之後的討論非常重要,但沒必要每次都討論。當然,妳還是要抽出時間與孩子討論,因為閱讀非常重要。

?7、孩子從看繪本到讀小說,是不是壹個自然的轉變過程? 壹開始從短篇的繪本著手,再慢慢過渡到可以讀好幾天的較長篇繪本,然後嘗試壹些已經被分成許多方便閱讀的章節的短篇小說,最後才是100頁以上的長篇小說。

8、能給上幼兒園的孩子朗讀章節故事書嗎?可以。形式可以多樣,每次時間不用太長,比如30分鐘。

9、孩子多大了,就應該停止給他讀繪本了?好故事就是好故事,不管它到底是繪本還是章節故事書。 根據故事好壞,而不是孩子的年齡決定是否朗讀。

10、選擇長篇小說時,需要註意什麽?要找到適合朗讀的書,因為有些書只適合靜靜閱讀,在朗讀長篇小說前,大人應該看過內容,為孩子把關,也就是說孩子的程度是否能聽懂故事,情緒上能接受嗎,內容對孩子是否利大於弊,故事會不會使某些孩子不自在。看內容時做些記號,可以強調某些重點段落,並刪減枯燥乏味的部分。

11、什麽樣的書適合做朗讀材料?

對於大童來說,情節最重要! 故事是翅膀,情節就是扇起翅膀的風。還有壹點,故事要經得起朗讀者和聽者在日後反復地閱讀和傾聽。

對於嬰幼兒來說,情節不重要。給他們的理想的朗讀材料就是要有好的節奏和韻律,以及大量的重復。

對於兩歲半到三歲的孩子,理想的情節應該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壹下子就給他們讀太復雜的故事。

12、是否需要檢測朗讀的效果?

時間可以檢測朗讀效果----孩子們是否熱愛上閱讀。

這章內容非常實用,我把朗讀要領內容分成四個部分。列舉如下:

(1)盡早給孩子朗讀;

(2)只要時間允許,就經常為妳的孩子或班級朗讀。

(3)每天至少安排壹段固定的故事時間。

(4)自己先讀,標出妳希望縮減、刪除或詳細描述的內容,並不斷練習朗讀,才能輕松自如地朗讀故事。

(5)隨時準備壹本“應急書”,比如車上,背包裏,當開車或在醫院等待就診時,都可以讀上幾段。

(6)在班級墻壁上,或在家中臥室門後,掛壹張讀物表,讓孩子知道自己讀了幾本書。

(7)安排壹段時間讓孩子自己閱讀。

(8)以身作則,自己帶頭閱讀。

(9)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1)給剛出生到學步期的孩子朗讀的主要內容是文句重復的書,隨著孩子成長,再增加可預測情節發展的書和韻文書。運用《鵝媽媽故事集》來刺激嬰兒的語言能力和聽力。

(2)要註意變換讀物的類型長度和主題。可以從繪本開始,再逐步到文字較多、圖畫較少的童書,再到章節故事書及小說。

(3)偶爾讀壹些內容較艱深的書。

(4)家中如果有各種年齡段的孩子,如果相差兩歲以上,那麽分別朗讀。

(1)在第壹次讀壹本書時,與孩子討論壹下封面上的圖。

(2)在開始朗讀時,壹定要提壹下書名、作者與圖畫作者--不論妳讀過多少次。介紹下作者的情況就更好了。

(3)重復朗讀可預測情節發展的書時,偶爾在關鍵的詞或句子上停下來,讓孩子自己說出關鍵的內容。做壹個好的引導者。當朗讀到書中某個關鍵部分,但孩子還沒有意識到,妳應該停下來,小聲地說,“嗯——這裏很重要”。為了鼓勵參與,在時機適當時,請孩子幫忙翻頁。

(4)朗讀時,間或問孩子:“妳認為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以保證孩子參與其中。

(5)如果章節很長,沒辦法讀完整整壹章,那麽請在懸念處打住。

(6)如果妳讀的是繪本,保證孩子能看到圖畫。

(7)朗讀時要伴以豐富的表情,調整改變聲調,根據故事情節調整語速,不能讀的太快。

(8)有可能的話,根據書中內容加進壹些立體的活動。比如讀到《小塞爾采藍莓》時,準備壹碗藍莓與孩子分享。

(9)朗讀要有始有終,除非妳發現它是壹本壞書。

(10)好動的孩子或是不情願的讀者,給他們紙、鉛筆或蠟筆,允許他們壹邊聽,手裏壹邊忙活。

(1)讀完壹個故事後,抽出時間與孩子討論,但討論不是隨堂測驗,也切不可盤問孩子對故事的理解。

(2)當孩子提出有關文本的問題時,帶著孩子壹起查參考書或工具書,找尋答案。

(3)當孩子希望為妳讀書時,寧可挑選特別容易的,也別挑選特別難的書。

原理——不要抹殺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把閱讀和快樂聯系在壹起

1、別讀自己不喜歡的書,因為妳的厭惡情緒會體現在朗讀上,造成負面效果。

2、如果發覺選錯了書,立刻打住。

3、不要讓孩子負擔太重,選書要考慮孩子的智能、社交和情感狀況。

4、不要選擇許多孩子在電視上看過或聽過的書。但看完書可以看由書改編的電影或電視劇。

5、在選擇朗讀小說時,不要選對話太冗長的書。

6、不要被獎項所愚弄,選擇適合朗讀的書。

7、朗讀時不要讓孩子和自己坐得過於舒服。因為容易困倦。

8、不要對故事內容強加解釋。

9、別把書當成威脅。

10、不要企圖與電視競爭。比如妳說,故事或電視,請選壹樣,孩子通常都選電視。

11、朗讀時,孩子不停的提問,如果和故事有關,請耐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