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壹下起源於明朝的嬉魚燈?
歙縣汪滿田魚燈是安徽省黃山市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汪滿田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溪頭鎮,每到元宵節,壹道村俗文化盛宴 " 嬉魚燈 " 便會如期而至。
這個魚燈可謂是 " 大哥大 " 級別,龍頭魚身。
嬉魚燈從明朝建立時就開始出現,到清光緒初期達到鼎盛,是該村村民敬拜祖先、祈求平安的祭祀方式,承載著徽州人獨特的宗祠文化,祖祖輩輩,世代延傳,是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的活化石。
嬉魚燈時前面壹個人打著火把在前引路
魚燈到了祠堂前,先在祠堂前面橋上轉壹圈,然後對著祠堂禮拜三次
嬉魚燈前各家族在祠堂門前賽敲鑼打鼓,打的震天動地。
嬉魚燈的起源頗為神秘,壹曰明朝建立,百姓脫離元朝 " 韃子 " 統治,歡慶太平樂業,村民興起魚燈會,祈願 " 年年有余(魚)",魚又多子,亦祈子孫興旺。二曰汪滿田村中木架屋時常發生的火災是由村前光滑大石塌 " 火鏡 " 所致,程姓、葉姓屋尤易著火,因 " 程 "" 葉 " 乃 " 禾 " 旁 " 草 " 頂,易起火也。程、葉屋起火,汪姓自也殃及,遂以支堂房派為單位,興魚燈會五個(現在為六個魚燈會)。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日,以魚燈遊村," 灘花戲水 ",以水克火,當地人稱 " 嬉魚 "。
邊走邊鑼鼓
二魚嬉燈
魚燈所到之處家家放爆竹迎送,大魚燈口中亦不時噴出流星,似作答謝。每盞魚燈經過宗祠均要對祠堂門點頭擺尾三次,報告風調雨順,年年有余。行至柏枝園坦上,魚燈要依次打轉,舞蹈,謂之 " 灘花 ",喻於打子,兆村族丁旺。魚燈遊村數轉,最後出村口,神廟,返回祠堂滅燭放置,然後鑼鼓開臺,演戲酬神。
火把引路
到正月十六晚,所有魚燈都要遊到村後的小山墩上,將魚頭對著西山降的 " 火鏡 ",搖頭擺尾,此乃魚燈最後的高潮,在墩上面對 " 火鏡 " 鞠躬,懇請來年 " 平平安安、年年有余 "。
汪滿田魚燈在工藝上制作講究,魚架全部用毛竹青片,黃片不用,所用的紙全部是綿紙,綿紙韌性強,不易破損。魚燈形式多樣,彩繪魚鱗,頭有 " 王字 ",嘴有雙須,並裝有流星噴管,模樣生動逼真。大燈雄偉,長約七米、五節,高三米多,內點臘燭百余支,每燈有二十多人擡,小燈靈活,由兒童提遊。
魚燈內部框架結構,固定蠟燭。玩燈前點亮每壹個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