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指標來評價商業銀行體系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最早於1990年由著名的戰略思想家和管理學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提出來。他們把核心競爭力定義為“組織中的累積性學識,特別是關於怎樣協調各種生產技能和整合各種技術的學識”,突出強調價值鏈上特定技術和生產方面的專有知識,主要針對的是生產企業。而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無論內涵還是外延都要廣泛得多,表現形式也豐富多彩。
先進的技術和產品是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商業銀行競爭最終表現為業務的競爭,而業務的競爭又以產品為依托,產品是銀行核心競爭力形式化、外在化的表現。壹家銀行如果開發了成本更低、風險更小、質量更優、更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就必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對此,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也曾形象地比喻過:如果企業是壹棵樹,那麽核心競爭力應該是樹根,核心產品是樹幹,而最終產品是樹葉和花。但銀行產品的研發離不開現代金融科技的支撐,尤其是現代商業銀行更多地應用到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使銀行業邁入了全新的時代。因此,商業銀行要培育自己的業務發展核心競爭力,就要從產品、技術開始,依托先進的技術開發出獨到的金融產品,占領市場至高點。
良好的服務是贏得客戶持久信任的核心競爭力。銀行是壹個服務性的行業,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是銀行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商業銀行對服務的認識,並沒有隨著業務的發展、金融的改革和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而發生大的改進。
實際上,隨著金融業務向多樣化、電子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客戶對銀行的服務需求更多了、要求更高了。客戶面對多樣化的金融產品,需要銀行幫助審慎鑒別,以挑選適合需求、符合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而不能把產品壹推了事;針對產品的電子化和網絡化,銀行需要為客戶提供更安全的服務保障。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內聚人心、外樹形象的核心競爭力。在企業界有這麽壹種說法:壹年企業靠產品,十年企業靠品牌,百年企業靠文化,以及“小型企業做事,中型企業做人,大型企業做文化”。壹個企業獨特而先進的文化,能內聚人心,牽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外樹形象,獲得客戶和社會的認可和好感,培養出客戶的忠誠度。
優良的發展環境是吸引人才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壹切經營管理活動都由人來實現,人是決定核心競爭力的最終因素,並影響和作用於整個競爭力。所以,商業銀行要把人才的引進、培育、發展和提拔使用放在第壹位。
全面的風險管理是有效管理風險、提升效益的核心競爭力。市場經濟和金融體制的深入改革,既使商業銀行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無處不在的風險危機。只有那些風險管理水平高、有能力承擔高風險的商業銀行,才能獲得高收益的投資機會。這正是現代商業銀行有效管理風險、提升效益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
可喜的是,我國絕大部分大型商業銀行已日益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並把它作為壹項新興的核心競爭力來培育,正在建立全球的風險管理體系,覆蓋全面的風險管理範圍,實行全程的風險管理過程,推行全新的風險管理方法,以及構建全員的風險管理文化等。中小商業銀行也要根據這壹要求,盡快提高自己的全面風險管理能力。
此外,不斷創新的能力也是壹種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產品同質化競爭現象比較嚴重,同壹層面的金融技術也大同小異。在此情況下,誰的創新能力更強,誰的創新表現更優,誰就能獲得有別於人的核心競爭力。創新,可以是管理模式的創新,組織結構的創新,也可以是業務流程的創新,服務方式的創新,甚至是營業室內擺設的創新。
當然,現代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遠不止上述幾點,它是壹個綜合體系,不可能只有壹個因素起作用。但是,在各商業銀行競爭條件和環境基本壹致的情況下,突出其中壹項並著力培育,即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獨特性、差異性和現實性。這種特性越鮮明,越是其他銀行所不能復制、模仿,就越有競爭優勢(310368),越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從而贏得發展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