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盈江地震地理特征
地形地貌:盈江縣屬喜馬拉雅山延伸的橫斷山脈之西南端,高黎貢山南延支系——尖高山的西南余脈構成的山區地形。境內中,低山與寬谷盆地交錯相間,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起伏較大。大雪山海拔3404.6米,為境內最高點;那邦拉沙河口海拔210米,為境內最低點。全縣山脈、河流、盆地與大地構造線走向基本壹致,形成由東北向西南直下的“兩山夾壹壩壹河”的地貌景觀,其地貌大致可劃分為以下類型:亞高山深切割陡谷地形 主要分布於支那鄉大雪山、大娘山,海拔2700-3404.6米之間。地形特點是山勢陡峻,河谷切割深,多斷巖絕壁,山脊多呈魚脊狀,高山峽谷,呈“V”型地形,瀑布發育,森林茂密。中山深切割陡坡地形 海拔2200-2700米,主要分布於盞西、支那、蘇典、猛弄、平原、昔馬、油松嶺至弄璋壹帶。地形特點是山頂多呈渾圓形,谷坡20-45度,河谷上部多呈“V”型,下部多為“U”型,森林茂密。中山中切割山坡地形 主要分布於海拔1400-2200米地區。該區沿褶皺軸發育而形成的長垣狀山脊與沿斷裂帶發育的河谷盆地平行相間展布,綿延可達數十公裏。其次為圓垣狀緩坡地形,山脊寬闊,溝谷水系發育呈樹枝狀,風化殼厚度可達數十米至上百米。低中山淺切割丘陵地形 主要分布於海拔800—1400米地區,多緩坡,壹般坡度15-25度。該區巖體破碎,沖溝較多,河谷多呈“U”型,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山間河谷沖積平原及局部洪積扇地形 盈江壩、盞西壩、支那壩皆屬此類地形。洪積扇多發生於壩緣溝谷出口處,為洪積物淤積形成。地貌總的可分為盆地(寬谷盆地和山間盆地)和山地。山地面積3673.60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85.2%,多屬中山、低山,無海拔3 500米以上高山,主要分布於東北和西南部,均屬橫斷山脈西南端、高黎貢山南延支系余脈。由於大盈江、檳榔江、猛戛河、猛來河長期侵蝕作用,將地表夷平為10個海拔各異、大小不同、起伏緩平的平原及盆地,面積638.48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14.8%。主要為第四紀沖、洪積物淤積層所形成,以河流沖積的砂礫層為主,後因地殼擡升,河流下切侵蝕,產生不均稱階地。盈江縣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土地面積130.21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3.02%;1 500—2 500米的1983.83平方公裏,占46.01%;800—1 500米的有1983.11平方公裏,占45.97%;800米以下的有215.5平方公裏,占5.0%。根據縣境區域內的分布和走向,可分為西部大娘山脈和東部打鷹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