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基金壹直漲了好幾天了,今天我全部賣出了,這波操作對嗎?

基金壹直漲了好幾天了,今天我全部賣出了,這波操作對嗎?

現在我的心情有點復雜,先不多說了,截個交易記錄圖給妳們看。

沒錯兒,好買哥在9月這樣買入了半導體的聯接基金,11月份因為資金周轉所以選擇了暫時賣出,當然,也不是非得賣這只基金來做資金周轉,另外壹方面是琢磨著剛好半導體波動非常大,做壹個T也是很不錯。

但是,相同的歷史教訓再壹次出現在了好買哥的身上,那就是賣掉後的基金,再接回來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因為它跌的厲害的時候,想的是再跌跌再進去,漲的時候,覺得等回調再入,結果從11月15日賣出後的壹個月,我要不就是忘記,要麽就是猶豫,總之就是都沒接回去。

結果現在大家都看見了,半導體50最近每天都在漲,壹直漲在望塵莫及到新高……

哎…壹直走在牛X路上的半導體板塊

有人說,都在吹噓科技板塊,但是我看科技100漲幅也就還好啊。

為了給大家分清楚科技ETF和半導體ETF,好買哥還是和大家照例簡單解釋壹下這兩者的區別。

其實科技板塊是壹個非常大的概念,裏面包含了電子、計算機、通信、生物科技等科技領域。

而半導體就是包含在科技這個大板塊之中的,要是壹些集成電路、芯片、5G之類的,具體對比A股就是中興通訊、通富微電、士蘭微等。

這個板塊相對科技板塊來說,更為細分,而且也出了不少大牛股,比如如立訊精密、韋爾股份、北京君正等,可以說這個板塊真是遍地牛股,自然半導體ETF的漲幅就要比科技ETF要好了。

我們看看這個圖。

可以看見,雖然12月份A股市場人氣低迷,大盤也不咋爭氣,但半導體確實是萬綠叢中壹點紅,截至12月12日,基本是坐穩了A股漲幅榜冠軍的位置。

而相關基金更是表現優異,比如國泰CES半導體ETF(512760)這只指數基金(場內),截至12月12日再度大漲後,已經是連續第9個交易日上證,期間累計漲幅已超15%。

如果從6月上市算起,6個月時間上漲超過50%,遠遠跑贏滬深300指數的表現。要知道,這是指數基金!

而科技風格明顯的績優主動型基金則更為兇猛,Wind數據統計,截止12月10日,今年來基金凈值漲幅超過90%的***有十只,分別是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廣發創新升級混合、廣發多元新興股票、諾安成長混合、交銀成長30、銀河創新成長混合、銀華內需精選混合、交銀經濟新動力混合、廣發小盤成長混合、華安媒體互聯網混合。

不過說實話,現在半導體板塊漲幅那麽高,但海康威視跌的較多,感覺市場還是賭中美談判。

所以雖然不少券商都看好科技板塊,但漲的越多,風險越大,這時候我個人是不太會去追。其實這個時候大家應該學壹學外資。

我特地去看了最近外資的情況。大概在好買哥賣出半導體後,其實這個這個板塊被砸出了壹個大坑,北上資金卻沒有和我壹樣的慫,而是撿了不少便宜的籌碼,其中也包含了科技股。

現在大家看科技板塊飛漲,怕踏空,又不計成本的買回,還把半導體產業鏈上的股票買到普漲的時候,北上資金在幹嘛呢?在不斷吃進最近回調較大的白馬股。

所以好買哥後半段也踏空了,但最近行情下,大家還是別壹頭熱的去追了,揀點便宜的進行潛伏才是王道!

投資中的這些弱點

其實說到這,大家就應該看見,好買哥也不算是壹個投資小白了,但依舊是沒辦法完全克服“貪婪和恐懼”這種人類最深層次的心理。

而在買入之前,好買哥其實也清楚,這類題材,是值得好買哥堅定持有的,但由於波動太大,好買哥也不由自主的犯了壹個經常提的投資心理:

大部分人對於損失的厭惡通常超越了收益帶來的喜悅,這種損失厭惡的心理,其實是影響我們投資很關鍵的壹個心理因素。

因為在投資中,損失厭惡心理和短視是互相聯系的。妳越是頻繁地關註壹個投資組合,妳越可能看到組合帶來的損失,妳就越可能做出短視的行為。

而短視的行為是什麽?就是大家想抓住短期帶來快速收益的機會。對於好買哥這類普通個人投資者,其實也就是想基於K線圖形做壹個“高拋低吸”。

從我的血淚教訓來看,只要戰略上制定好目標後,那麽長期的視角是不可或缺的,但這樣的原則有悖於人類的本性。

我們大腦的思維方式天生是短視的。當我們面對壹個短期內能夠實現收益的機會時,確實很容易忘乎所以,忽略了以更長遠的眼光去分析。凱恩斯曾經寫道:基於純粹長期預期的投資是如此困難,以至於幾乎不可能實現。

這樣的投資心理始終無法克服後,那麽好買哥反思了壹陣子後,決定通過簡單的計算測試壹下如果當初自己選擇了定投會怎麽樣。

結果發現這類波動大的基金,定投竟然也非常適合。比如好買哥9月5日買入國聯安中證半導體ETF(007300),隨機選擇了每周的4日進行定投,每次壹萬元,贖回日選擇了12月12日,最後計算出來的收益率是11.55%。

(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

而自己不做定投,想做高拋低吸的收益才6%左右,足足少了6%的收益。更為重要的是,好買哥錯失了在底部增加籌碼的機會,白白浪費了這波大好行情!

痛定思痛,好買哥再也不幻想著能賺“高拋低吸”的錢了。這壹次以後,好買哥更加明白了壹個道理:

由於絕大多數人都在盯著短期的機會,從交易層面的角度看,短期的交易就是極度擁擠的。相反,中長期的機會往往並不擁擠。大家都想找短期漲10%的機會,這個很難。但是如果找中長期能賺10-20%的機會,可能沒有那麽困難。

和大家***勉之。本文系好買商學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於“好買商學院”。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